只不过叶凡用的是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完全是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取穴的,手法也外乎常规的提插捻转四种。效果是有,不过和阿吉相比,显然差了一大截。
叶凡忽然想起下半部《仙授秘方》来,从科室老主任那里得到后也曾研读过,不过因为一直没找到医生的工作,没有实践的机会,也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
趁着苏瑾返回地下医务室取破抗针剂的空档,叶凡好好回忆了一下。
他记得《仙授秘方》下册上面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针灸(针灸其实是分为针刺和艾灸两种的),第二部分是推拿(推拿其实不单单指按摩,还包括正骨理筯等),第三部分是汤液(也就是最常见的需要用水煎的中草药),第四部分则是丸散膏(也就是手工制作的各种剂型的成药)。
这些也就是中医治疗的四大常规方法,当然了,还有现代针灸科或保健场所常用的刮痧、拔罐、放血、火疗以及高中低频理疗等其实也是属于针灸的范畴,至于曾经风靡一时的拍打疗法、拉筯疗法什么的显然是属于推拿范畴的。
其中起首的针灸篇也是以歌诀形式写的,全文如下(括号里是叶凡根据字面意思自行解读的)
头面疾病针至阴,腿脚有病风府寻。(即头面的疾病宜取至荫穴,腿脚不灵应该取风府穴)
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即心胸的疾病宜取少府穴,脐腹疾病应该取曲泉穴)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即肩背的疾病宜取中渚穴,腰膝强痛应该取交信穴)
胁肋腿叉后溪妙,股膝肿器泻太冲。(即胁肋侧身病宜取后溪穴,大腿膝肿应该取太冲穴)
阳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效真灵。(即荫部肿大应该取百会穴)
顶心头痛口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即头晕目眩应该取涌泉穴)
鹤膝肿痛移步难,尺泽舒筋骨痛痊。(即鹤膝肿痛应该取尺泽穴)
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即水泛横溢应该取曲池穴)
其患若要早安愈,加一风府再用针。(即安神止痉应该取风府穴)
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深刺去不仁。(即手臂拘挛应该取尺泽穴)
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即腰背挛急应该取曲池穴)
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下针病即差。(即痔疮便血应该取承山穴)
哮喘发来不的寝,丰隆刺入三寸涤。(即哮喘发作应该取丰隆穴)
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针效如神。(即脘腹胀满应该取阴包穴)
打扑损伤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即跌打损伤应该取阿是穴)
腰背承山立作效,甄权留下意无穷。(即腰背疼痛应该取承山穴)
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灭散即时疗。(即脚膝久痛取昆仑吕细穴)
风痹萎厥如何治,大杼曲泉效真灵。(即风寒湿痹取大杼曲泉穴)
当时只觉得所列穴位也平平无奇,而且加起来不过二十个穴位左右。
叶凡记得最为公认的是《针灸大成》有361个穴位(含单穴和双穴),在大学课程《针灸学》里一共是有409个穴位名,共830个穴位,其中有60个是单穴,而剩下的770为双穴或多穴。
就算是和《仙授秘方》成书同时期的《灵枢经》记载的穴位也远不止这么点。
按理说,发展的总是有所超越的,就如同现代科技要远远领先于古代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记录的这么些个简单的取穴方法未免太笼统也太简单了,效果真的能好得了吗?
叶凡不免心生怀疑。
不过,他突然想起自己这些天修炼的道家内功心法,不是同样就简简单单的十二式吗?但是修炼下来威力之大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叶凡自己可是深有体会的,特别是昨天给大胡子王大锤肚子上的那一拳头,就算是专门习武的练家子至少得有十年功力才行。而他只不过修炼了短短一周而已。
还有那个阿吉,当初治疗大小姐吴雨霏的时候不也才取一穴而已吗?同样是针入片刻则症状消失。
所以,并不是越复杂越详细的东西就越好。
好比是被后世称为经方的《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医圣张仲景用药从来都是寥寥几味药,可是每每都能屡起沉苛,效如桴鼓。
中医发展了几千年,为何现代中医又开始追捧经方了呢?
就是因为经方指导了一种辨证论坛的思维,而不是按症状或者病名去治疗,后世发展的时方何止千万,可是单单病症与方药对应,或者所谓的方证相应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有没有探究发病的本质呢?如果一切都只停留在表象,那么中医治疗和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痛有什么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检测出来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些病名都不可能从古代医书找寻得到,按图索骥根本行不通。
中医疗效越来越差,人们对于中医信任度越来越低。中医发展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显然已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