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一个警卫也道:“可是难得了。”
原本崇尚艰苦朴素穿补丁为荣的作风,也在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家的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的不一样。
夏倾沅他们去的大山,看起来就在他们大院的背后,可实际走起来,还是有一段路程。
她们走了约半个多小时,才到山脚下。
夏倾沅抬头仰望着巍峨的大山,有种静穆的宁静。
随着微风吹过,竹林的叶子相互碰撞,沙沙作响。
阿香道:“夏姐姐,待会进山,你要跟着我。”
山里小路纵横,一个不小心,就会走岔了。
夏倾沅从小基本上也只是在村子里的橡胶林里跟着去割橡胶和捡橡胶子,到还没有进过这样的大山。
她知道深浅,点了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
夏倾沅和阿香一路,阿壮自己一路,不过都是在附近十几米之内的地方,并没有隔得太远。
他们大概向上走了几十米,阿香就首先发现了一棵竹笋。
它隐在枯败的竹叶堆里,阿香用木棍一拨,就发现了它冒出的尖尖。
看起来还是一根刚长出来不久的竹笋,笋尖距离地面不过十公分的高度。
云省的竹笋不比南部和东部的小根细笋,长得要更为粗壮。
若是大棵的,会有成年人的腿部那么大。
阿香先是把旁边的枯叶都扒拉开,竹笋露出地面的部分又多了一些。
这些部位的颜色要更浅,看得出来是一棵嫩生生的竹笋。
她用带来的小锄头,顺着竹笋的旁边都挖了一切,好让竹笋更多的部位露出来。
然后,她对凑在旁边看的夏倾沅道:“夏姐姐,你让开一些,我要挖了。”
于是,举起小锄头,对着竹笋的根部就挖了下来。
阿香下手精准,竹笋很快完整无损地被挖了出来。
阿壮听见动静忙跑来看:“阿姐,你太快了。”
阿香笑道:“那你得抓紧了。”
阿香把竹笋装进她背着的竹筐里,对夏倾沅道:“夏姐姐,你看会了吗?”
夏倾沅连连点头:“学会了。”
夏倾沅学着阿香的样子,眼力好,下手又准,她的心里惦记着她的螺蛳粉和凉拌竹笋。
她这一竹筐装满,就已经是好几十斤了。
这座大山在家属大院的后面,夏倾沅后来才听说,这是市政厅当时在做规划的时候,一起给买了下来。
怪不得,这里鲜有人踏足,竹笋也格外多了。
除了竹笋,他们还采摘了很多的野生菌类。
能吃的不能吃的,阿香每一种都带她辨认了。
担心菌子被压坏,阿香还摘了几片大的树叶,将叶子用小草串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大的袋子。
这样,就可以用来装菌子了。
夏倾沅不由得感慨:“阿香,你真的是太能干了。”
阿香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们那时也没上学,整天就往山里跑。
这见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这些,都是阿爸教我们的。”
阿香的话也提醒了夏倾沅。
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的生活比起汉族人们,要困苦一些。
汉族人尚且有很多只是上了几天扫盲班的,何况是他们?
她还记得有一次,她跟阿香聊天的时候,阿香说起现在寨子里有些孩子可以去上学时候的向往。
原来,她没上过学。
夏倾沅不禁有些替他们姐弟俩可惜。
因为他们都是特别聪慧的孩子。
夏倾沅道:“我之前上过学,识得几个字,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每天来送菜的时候,我可以教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