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后事(明天上架,请多多支持)(1 / 2)

三国雄儿传 日新说313 1655 字 2022-09-19

汉中,赤坂。

春夏之交,雨过天晴,满山葱郁。姜绍站在山坡上往下瞭望,只见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木,像一道绿色长城般前后相接,山下不远处有汉水潺潺流过,路边草丛里冒出了许多深的浅的不知名的野花。

赤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驻兵于此,可以兼顾防御傥骆道、子午道、沿江水而上多个方面的敌人。

蜀汉军队在这里修建有营寨,常年驻扎有守备兵卒,昔年曹真发兵多道伐蜀进攻汉中时,统兵御敌的丞相诸葛亮更是曾经在此驻军过。

此次魏国大举伐蜀,汉中几乎全境沦陷,赤坂也落入魏军手中,钟会麾下军队撤离之时,顺手一把手烧毁了这处据守险要的营地。

得亏魏军撤退时间紧促,否则不仅营地没了,民户也要十去八九。敌将钟会定会效仿曹操,下令军队强行迁徙汉中百姓,将蜀汉治下人口顺带裹挟而走,抓去充实关中等地的户口。

“将军,文章的后半部分,可还要作何修改?”

被姜绍带在身边当作秘书使唤的记室何攀见姜绍一动不动,若有所思,只得无奈出声提醒。

现在重要文书的起草都需要他操刀,姜绍还会额外给他布置一些诸如编排军戏奇奇怪怪的任务,忙个不停的他无心风景,只能埋头案牍之间。

“哦。”姜绍瞥了瞥何攀递来的文章,抿嘴不言。

汉城大捷之后,军中高层将校各有见解,那些传言率三军北伐的,有说打关中的,也有说打陇右、河西的,说法不一。

但这些天马不停蹄在汉中各地跑,实地调研的姜绍内心跟明镜似的,他比其他将校更清楚脚下这片土地的实际情况,这大举北伐——

根本就举不起来!

缺乏现实客观条件,仅靠主观意愿和煽动国仇家恨来推动北伐,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已经在准备上书向军中建言方略了,这次可不是之前含金量不高的命题作文了,而是实实在在有调研才有发言权的调研报告了。

众议纷纷,既然知道北伐不可行,那就应该抢在官方明确方略之前上书博个先彩,立住自己一贯先知先觉、晓畅军事的人设,在无形之中继续增强自己军中的话语权和权威性。

所以上书的文章,姜绍已经打好了腹稿。

开篇自然要恢弘大气,高调宣扬大将军率军击败魏国大军,取得汉中大捷的赫赫战功,然后才是深入分析汉军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击退钟会大军的原因。

归根到底,就是大汉天时地利人和都胜于贼魏。

天时是国家延绵四百年,汉室虽衰,天命未改,昭烈皇帝兴于巴蜀,顺天应人,汉室复兴乃天下大势,不可阻遏;

地利是汉军熟知蜀中地利,据山川之形胜,破邓艾于绵竹,退钟会于剑阁,魏纵有武骑千群,无用武之地;

人和是大将军武略无双,非庸将钟会所能匹敌,麾下将士踊跃效命,岂是劳师无功、顿兵坚城的贼兵所能抵御······

但汉军也不是十全十美,文章篇幅过半,笔锋一转,又指出了汉军当下存在的问题。

一是几番恶战,军中兵将凋零,新军良莠不齐,各军新旧混杂,每次作战军中都需简拔选锋,此举用于夜袭、斫营,无往而不利,却非持久之计,一旦开大阵,对大敌,想靠这几千选锋之士制敌,必败无疑;

二是战后汉中残破,后方空虚,深入敌境与魏军再战,军力民力都无法持久,后勤也供应不上,可谓是收拾残破费经营······

到了这里,后面的重头戏也就到了。

文章必须说明白当务之急是经营汉中、整饬防务、聚拢人心、安内攘外,而不是北伐冒进、博个生死,并连带着要提出符合实际、有的放矢的一二三几点措施来,以期能够彻底打动阅卷的上位者。

想到此处,姜绍长长呼出一口气。

经过一连串的事情,他算是看破了,管你三国还是魏晋,不管什么朝代,干成事的诸多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最关键,而掌握体制内核心权力的领导者,无疑就是那个关键少数之一。

吹哨者、闯入者这些角色,姜绍前面已经干过了,为了救亡图存,把局面搅得天翻地覆,自己也差点掉了脑袋。

所以现在他想在剧烈危机过后转入推动者、建设者的角色,这就必须学会说服关键少数,尝试在时下蜀汉这套体制内一步步实践自己的想法,使得蜀汉这艘破船能持续向好的方向行驶。

这篇文章,就是他投石问路的第一颗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