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曹操一系从上到下,遍布朝廷的每一个角落,偏偏大部分人都是有功之臣,而且是剿灭乱党的大功劳,自己不可能不封赏。
所以他只能看着曹操一系一下子占据了近朝廷上下近三分之一的席位。
对于曹操的发迹,朝堂内百官比天子感觉更为明显,之前天子议政,堂下站着还稀稀落落,现在朝会的时候,大堂之下站得密密麻麻。
身边一下多了这么多新的同僚或者上司,让谁能觉得习惯。
不过即使这样也没人敢说什么,毕竟且不说这许县周围曹操安排的用于保护“天子”安全的几万大军,就是这许县内动工修建内外宫殿的民夫也全是曹操的人。
早上敢熊着胆子进行反对,没准晚上就被埋在某段高墙或者宫殿的下面了。
再说了,经历过董卓李傕两人篡权的百官,也不会害怕曹操出手,毕竟比起前面两位,曹操还算是文明人。年纪大的想着只要自己安规矩办事,虽然不说还有上升的机会,但安享晚年是没多大问题了。而年轻的着开始思索着怎么巴结曹操了。
毕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曹操起势已经是大势所趋,既然没办法阻拦,那如果不在考虑加入的话,就真的如同那螳臂当车了。
对于这事,天子比百官还难受,但他能安稳的活到现在也不是易于之辈,既然挡不住,那就不挡。毕竟曹操所在的位置北有袁绍公孙瓒南有袁术孙策,夹在中间的他在没有想到办法解决掉一边的时候,是不敢对自己动手的。
毕竟董卓李傕还有西凉可退,曹操这位置可是一点退路都没有。
而另外让他感到惊喜的是曹操的阵营之中有不少人忠心于汉室,特别是那个被曹操看做左膀右臂的荀彧,他在面圣之时,激动地感激涕零,那模样做不得假,在后来自己几次交谈后,察觉他的确是一心向着汉室之人。
在这百官都隐隐以曹操为主的时候,突然从曹操阵营中钻出来一个一心向汉之人,怎么可能不让他激动。
不过荀彧虽然忠于汉室,但对政治更为敏感的他也察觉了天子对曹操的排斥。长于政事的他很快就明白这种排斥的来源,在历尽了董卓李傕这一系列把持朝政的事迹后,天子对这种有军事实力,而且还在朝中影响巨大的人物有天然的厌恶和不信任之感。
如果天子有着足够的能力,荀彧也愿意拉他一把,至少以荀彧在曹操势力和文人之中的地位,自然能轻松帮到天子。
可惜的是,荀彧为此几次面圣,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当今天子虽然有着野心,但志大才疏,而且比起管理天下,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对朝堂的控制。
虽然有急智,但眼光短浅,还偏偏喜欢搞帝王心术,明里暗里挑唆他与曹操进行对立。
对此荀彧十分的失望,但刘协毕竟是天子,为了保全大汉最后的名声,他最后下定决心,继续跟着曹操干,让刘协当一个“隐天子”。
在他看来,虽然目前的刘协能力不足,但他只要有足够的后代,在后代之中,总会有得了一个能继承大统的传人。
只要汉室血脉不失,汉室不倒,那么大汉就还能继续延续。
而他看来曹操哪怕野心在大,也最多就霍光之流,等到曹操死去后,这朝政自然就会在百官的平衡下重新回到汉室的手中。
但至少现在,一心向汉的曹操任然是他荀文若最好也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这个转变很快就被刘协发现了,荀彧虽然在涉及汉室权威的问题上寸步不让,但是在军事和政治上依然毫不犹豫的坚定的倒向曹操一方。
这让刘协十分的生气,他认为这是一种背叛,在自己掏心掏肺之后,换来的是荀彧背叛了他的好意。
不过荀彧现在可没心思管天子的心情,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他控制住朝政,而曹操控制住兵力之后,有天子在手,能轻松的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清除敌手。
比如说南边的袁术。
曹操不继续追击袁术,一来是以夏侯宇的意见,只要袁术还活着就是在持续的降低汉室的威望,虽然这个降低对已经低到谷底的汉室来说属于一点添头,但也可以用此来让士子对朝廷感到失望。
二来曹操手中将士以之前的青州兵和夏侯宇带回来的这一批精锐西凉兵组成,两方都不擅长水战,而且手中又没有船只,对于扬州这种需要大量船只进行水上战斗的地方,曹操的确有些无可奈何。
第三就是袁术毕竟是袁家嫡子,虽然袁绍和袁术关系十分恶劣,但两人毕竟血亲,若是他们互相动手也就罢了,若曹操动手的话难免给袁绍留下把柄和借口。之后他在统一看黄河以北后只要想南下,那么随时可以以此借口发动战争。
最后曹操目前势力已经饱和,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理扬州事物,这样一来即使花费大力气将这扬州打下来,最后也是为其他人做嫁衣。
对此荀彧和曹操商量了一阵后就上表天子,江东孙策孙伯符乃是破虏将军孙坚之后,其人勇烈又忠于汉室,在袁术称帝后第一时间脱离其麾下以明其志。
如此忠臣正是大汉需要之人,所以表起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然后令其进攻袁术余孽。
虽然对于曹操和荀彧感到不满,但是他也从其他渠道了解过这孙策,的确如两人所说是对大汉忠心之人,所以就点头答应了他们的上表。
很快议郎王誧就带着皇帝的文书南下江东,找到了孙策。
看到文书后孙策虽然接下了文书但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兵马,只是一骑都尉的身份有些太低了,向王誧透露想要得到个将军的封号。于是派人向王浦透露了这个意思,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
然后他高高兴兴的领兵去与吴郡太守兼安东将军陈瑀汇合,准备同去讨伐袁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