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2章 我是清都山水郎(1 / 2)

刀来启示录 王斌_ 1873 字 2022-09-22

话说西牛罗洲清都洛阳城,有一家书香人家姓宋,世代单传,耕读传家。

唯独到了未一代,弟兄九个,因都是天性孝友,并未分居,最小的功名也是秀才,其余是举人、进士。

宋家兄弟非常团结友爱,家庭里融融洽洽,颇有天伦之乐。

只是一件美中不足:弟兄九人,倒有八个有伯道之忧,膝下无子嗣,只有第八子名叫子丹的,弱冠之年,娶了青梅竹马,结为连理,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只是子丹到了不惑之年,爱妻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采臣,自幼聪明诚笃,至性过人。

一子承桃九房,又是有钱的人家,家中当然是爱得如掌上明珠一般。

偏生他又性喜读书,奈何采臣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聪明绝顶,每次考试却屡屡落第,因此被清都众人戏称“落地状元”。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得状元意难平。

宋采臣的父亲叔伯,虽然因心中有憾,但是却也不强求,只求采臣此生无忧无虑,安康快乐即可,不可被功名所累而郁郁寡欢不得志。

宋家老大名江郎,生的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得过秀才功名,又酷爱舞刀弄枪,可谓是文武全才,素来喜欢结交江湖绿林好汉,邀请这些江湖侠客家中做客。

宋采臣也因此,年幼时分见过不少江湖草莽英雄,见这些侠客义薄云天,豪气干云,悬刀佩剑,好一派侠客风流,对江湖心神向往。

奈何家中叔伯,父母皆是希望宋采臣高中状元,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宋家迄今为止就差一个状元了。

天意如此让宋采臣不得状元之梦,叔伯也不强求,只是希望宋采臣此生无忧无虑。

宋采臣自幼也跟宋江郎学过一些拳脚功夫,被父母发现后,训斥怒叱,父母不希望他粘上江湖草莽气息。

好在宋江郎为采臣求情,说是他最听不惯,‘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说,既然这样就让采臣习武,博得文武双全美誉,也是为了强身健体,尽显好男儿英勇风采。

宋采臣父母听闻大哥之言,知其良苦用心,便也不再训斥宋采臣,但他们还是希望宋采臣全心全意放在功课上,考取状元,弥补宋家遗憾。

宋采臣因年幼接触,不少来江湖豪杰,这些绿林好汉都是宋江郎在江湖上认识的侠义之士,宋采臣年幼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举止优雅,谈吐不凡,深得这些江湖好汉所喜爱,经常给他讲些江湖上那些传奇侠客,神话剑仙的流芳百世的传奇美谈,更有绝美狐仙与书生的哀怨缠绵的爱情故事。

诸位侠士说他小小年纪就长得这么俊俏,成人之后定是翩翩君子,长大了赴京赶考,若是夜宿山上寺庙,定会有绝美狐仙前来与他秉烛夜谈,把酒言欢,对酒当歌,花前月下,书生狐仙,笑谈江湖风云,大话红尘风月。

宋采臣那时候可对这些江湖奇人异士,鬼狐仙怪的志异故事,十分痴迷,在他年幼的心间,种上一颗仙侠江湖的种子。

或许,就是因这心结,宋采臣总是在考场上发挥不佳,屡战屡败,事与愿违,赢得“落第状元”的美誉。

清都洛阳城,人人知晓宋采臣才高八斗,七步成诗,博古通今,奈何与状元无缘。

今年秋考又名落孙三,这是宋采臣最后一次赴京赶考,终究天公不作美,让宋家不得状元之愿。

宋采臣便向父母叔伯,表明心中意愿,从此以后再也不入考场,他宋采臣今生又不是非要考取功名,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才能关耀门楣,光宗耀祖,既然天意如此,何必强求。

宋采臣才高八斗,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是为状元而生,而是为自己而生,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

宋采臣告别家乡清都洛阳城,一众父老乡亲,带上亲人的美好祝愿,以及丰厚盘缠川资,在父母叔伯依依不舍之下,告别家乡,背着书箱,负笈游学,周游天下,寄情于山水之间,做一个逍遥快活的山水郎。

宋采臣离开清都洛阳城,便做了这首后来名扬天下的诗句:“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故而洛阳城中之人,美誉他为‘山水郎’。

此诗一出,西牛罗洲从此无状元。

天下春秋以来,天下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宋采臣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这句话乃是曾经儒门一位姓谢的高人听闻宋采臣所做此诗所言,让鸿蒙天下众人,对这位落地状元山水郎,十分好奇。

江湖上只闻其诗,不见其人。

宋采臣自从离开清都洛阳城,乘坐贯穿西牛罗洲的通天大运河,一路向北,欣赏沿途佛域风光。

最后在灵山云舟渡口乘坐飞天云舟,从西向东,历时三个月,横渡汪洋大海,在东胜神洲南域雁荡山渡口降落,这是宋采臣第一次踏上东胜神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