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您的系统已升级(求推荐票!)(1 / 2)

关于公司和招人的事,周昆也是在这几天和对接的一家收购团队的沟通中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因为原本的他对于开公司的了解也仅仅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网上随便看点资料也就懂个皮毛,误以为自己精通里面的门道其实p都不懂也很正常。

不过周昆的优点在于敏而好学,不懂就问,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不会仗着自己是老板的身份就随意指手画脚,外行指导内行。

而是找出他信得过的专业人士,在保证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全程交给他们来做。

这也给他节省了不少的工作量,不用事必躬亲,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

当老板还那么累没必要,又不是为了赚钱。

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至于你说要是大方向把握错了怎么办,那就重新再开一个呗。

反正哥有钱,不在乎。

因为是一对一收购,而且收购对象也没有什么特别严苛的要求,所以在做好计划确定目标后收购团队就开始做尽职调查。

所谓尽职调查也叫做“审慎调查”。

指在收购过程中收购者对目标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经营和财务情况、法律关系以及目标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潜在的风险进行的一系列调查。

而周昆他们做尽职调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收购的公司有隐性的债务。

查账是很麻烦也很无奈的事情,因为账面上都能做的很干净。

普通的查账大家都懂,但是很多隐形债权是无法查到的,比如说在别地方签了个名字盖了个章,这笔帐没有记录却真实存在。

所以如何规避债务风险是一个大难题。

做尽职调查主要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虽然周昆不在乎钱,但是你让他拿钱去援助那些小姐姐可以,帮别人背锅还债免谈。

专业的团队也没有让周昆失望,在高额的奖金激励下,短短一个礼拜的功夫就帮周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算上买壳的钱和支付给并购团队的佣金,周昆加起来只花了二十万不到就买了两家账目干净,经营历史清晰,无隐性债务,注册资本有好几百万的企业。

所以周昆现在出门在外,也是可以正儿八经的被称呼周总了。

毕竟名下也是有百万企业的人了,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资产,但糊弄外行人是绰绰有余。

然后又让专业代办去跑腿注册了一家公司,目前还在走流程中。

主要也是考虑到周昆想要进军的领域太多,放在一家企业下面容易出现混乱。

至于税务人士提议的离岸公司和国内公司,个人三方交叉持股,改变注册地等避税手段,周昆倒是没有采纳。

劳资开公司又不是为了赚钱,多交点税有啥不好的。

不怕多交税,就怕少交税,税这个玩意交的越多越好。

而且注册地就给我放在钱塘,哪怕没业绩,没收入,也要给我想法子去交税。

没办法,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虽然周昆的行为让众多专业人士深感不能理解,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奇葩?

人家开个公司恨不得税能少交一分是一分,还要想尽法子去骗税偷税逃税。

这位倒好,一毛钱都还没开始挣呢,就在想能不能多交点税。

但毕竟给钱的就是大爷,只要钱到位,什么姿势都可以有,不会也可以学。

而且有不少人心里也起了点小心思,这老板看起来人傻钱多挺好骗的,虽然嫩了点,但人家大方啊。

正好不是也在招人嘛,干脆和他混吧,所以就偷偷的给周昆投了简历,问能不能到他手底下跟着他干。

周昆惊讶过后也是来者不拒,这些人可都是资深从业人员,税务、财务、法务、业务、管理、咨询应有尽有。

后面挖墙脚挖着挖着干脆一箩筐的把整个团队都挖了过来,让vertu对接的那家投行惊了个呆。

特么不是出去接业务的吗?

怎么业务干着干着团队全跟人跑了?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不过在周昆许诺不菲的赔偿金和签署不同业竞争协议后,对面的老板也就罢了休。

仔细一算好像还是自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