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咒?我这辈子就见过布袋和尚念过咒,要说念咒驱邪我还能相信,念咒治病,我还真没见过。
“那,现在很多小孩子吓到了,去找人叫魂,不就是祝由科么?”我看着吃黄瓜吃的津津有味的七爷问道。
“可以归为祝由科。”七爷点点头:“不过也是最基础的祝由科。高阶的祝由科,是可以用咒语来影响人的心智,甚至控制人的动作。西方所谓的催眠术,其实就是祝由科的一种,不过他们用的方法太笨了,祝由科要高阶的多。”
我点点头:“那现在世上还有祝由科高手么?”
“有。”七爷瞅了一眼一直在一边啃猪肘子的老蛤:“民国时期,祝由科曾经辉煌了一段日子,可是后来-经过十几年的混战,多数人都死掉了,剩下的一部分人多数去了海外,还有……”
七爷说到这里忽然停下了,沉吟了下说道:“我倒还真想起一个人,祝由科高手,按照年龄来看,或许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我一愣,急忙将画卷取出来展开:“就是这个人,您看认识么?”
七爷一边摇头一边看着画∠,卷:“我自然是没见过她的样子,她比我太师父都大好多岁哩!我只是想起民国初期有那么一位年轻的祝由科高手,不过只露了几次面就消失了,后来听说带出了几个女徒弟,再后来就没有消息了。这人修为极高,据说有一次被鬼子抓住,她竟然凭借祝由科的异术迷惑或者控制了看守士兵,大摇大摆从军营里走了出来,没人阻拦。”
靠!这也太神奇了吧!我要是有这种功夫,那干点什么不行!
“我只是从你说的年龄上分析,应该有可能会是她。”七爷说道:“而且也符合能够活一百多岁的条件,那位前辈的修为着实很高。现在嘛,反正我是没遇到能够打得过我的祝由科高手。”
我耸耸肩,将画卷收起,开始跟老蛤抢食!
吃罢午饭,接到了梁若伊的电话,说明天应该有雨雪,是个好机会,要我们马上回去。
临走的时候,七爷特意留意了下柴老五他们有没有跟来,我并没有说那只铁盒子的事情,现在的七爷,以为柴老五他们会有可能跟着我们寻找汉甲。
确认没有被跟踪,我们才坐车赶回到了首阳山的旅店中。
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不到五点钟,梁若伊将我们叫了起来。我起床打开窗户一瞧,外面雨雪交加,还伴有大风,看样子今天永宁寺遗址那边应该没什么人过去,是下墓的好机会。
一行五人草草吃过了早饭,检查了下随身物品,确认无误之后顶着夜幕,冒着风雪徒步向永宁寺遗址走去。
差不多有半个小时的样子,我们进入了一条小路,走了大约五六分钟,就看到了那座巨大的永宁寺的塔基。
乖乖,我去过最大的塔是无棣县的海丰塔,单从塔基来看,这座永宁寺要抵得上五六座海丰塔的面积,着实让我有些惊讶。
“七爷,咱们要从塔基直接打洞进去?”我惊讶之余朝站在塔基上测量着什么的七爷问道。
“开玩笑啊你!”老蛤拍了我肩膀一下:“先不说这塔基要是被打了一个洞,下面的永宁塔墓也就不牢固了,就算是我们能打一个洞下去,我们怎么填上啊?到时候那些文物保护专家看到了还不得报警啊!”
我一愣,心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那怎么办?”
“七爷在寻找甬道,我们打通甬道进去便好。”老蛤说道。
我点点头,这种事情,还是直接交给老蛤与七爷办最好。我看向另外两人,那布袋和尚依旧站在那里捻着佛珠诵佛,梁若伊估计怕冷,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什么表情。
“差不多了,跟着过来吧。”七爷貌似找到了线索,在地上摆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上面系上了一根绳子,拉着绳子朝着一个方向走过去。
我抬头看去,七爷所走的方向是一片小树林,那甬道应该就在里面,我们四人迈步跟了上去。
七爷走进树林之后,步算了一个位置,拉紧绳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弧线,然后将绳子剪断。
我看着七爷沿着弧线在地上划拉着什么,大约五分钟之后,七爷在弧线的边缘画了一个圆圈:“老蛤,在这里打。”
老蛤点点头,走过去先从包里取出了那根又长又细的铁管儿,装好之后扎了个马步,双手一用力,直接将铁管插入土中,这一下,就没入一米多深。老蛤提了提裤子,轻喝一声,猛地再往里插,“噗”的一声闷响,把老蛤给晃了一下:“咦?七爷,打穿了竟然!”
七爷也是一脸疑惑,走过去示意老蛤将铁管抽出,看看了没入的痕迹:“不到三米深?”
“是啊!”老蛤点点头。
七爷从底部掏出了一团泥土放在鼻下嗅了嗅:“最近没人挖过,看来这里之前被改建过,要不然绝不会这么浅的。直接挖吧!”
老蛤应了一声,顺手递给我一把折叠铲。
我耸耸肩,瞬间觉得自己很像是游戏里的辅助角色,平日不能补兵只能干苦力,关键时刻还得当肉盾!
雨夹雪越下越大,我们身上虽然穿着户外的防雨衣,但是刺骨的冷风也差不多吹透了,我跟老蛤还好,活动着身上有热气,其他三人都在一边直跺脚。
半个小时后,老蛤一铲挖空:“有了!”
我们挖出了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洞口,下面露出了黑乎乎的甬道。
梁若伊刚要过来瞅瞅,却被七爷喝住:“等等!有尸气!”
老蛤听罢急忙向后撤了一步,我也下意识往后撤去,就见那甬道中竟然飘出了一团黑乎乎的气体,后脑顿时一阵发凉,但是转眼间就恢复了正常。而那团黑色的尸气,不一会儿就被风吹散了……
“哈,这里面一定有一件汉甲!”七爷看到黑色尸气顿时兴奋地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