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1 / 1)

十国帝王 我是蓬蒿人 1548 字 2022-09-26

(第一更)

寿春。

四镇八州的镇军陆续赶到,寿春城外的唐军与日剧曾,合同连营的规模也在逐日扩张,渐渐的,城防坚固但城池并不太大的寿春,就成了汪洋中的一座孤岛。

在李从璟的预计中,四镇八州将调集将士三万、民夫十万左右,前者的任务自然是在寿春一线作战,后者除却保障寿春大军的后勤供应,还要担当一部分辅兵的职责。在某些时候,拣选民夫中的青壮上战场,也不是不可能。

人海战术,在当下某些时候仍是适用的。

唐军对寿春城的攻打重新开始。

李从璟依旧每日驾临战阵,他不直接指挥战事——那由李彦超负责,只是起监督战事与激励士气的作用。随着秋日日深,天气在不断变凉,他也不再站在棚车上吹风,而是于军阵中安坐在胡床上,多有显得有些轻松写意。

孟平在涂山击溃刘信所部后,俘虏逾万,大部分都给送到了寿春。对这批俘虏,李从璟当然不会吝啬使用。无论如何,攻打寿春城池是一件伤亡很大的事,驱使俘虏冲锋在前很有必要。

李从璟并不在乎这些俘虏的伤亡,战争总要死人,要俘虏去死,总比牺牲自家部曲来得强。当然,若是有俘虏作战英勇,立下战功,李从璟也不会吝啬将其收编,便是重用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百战军本部,则携涂山大胜之势,带一部分吴军降卒,顺江东下,去攻打濠州。郭廷谓带溃卒退保濠州,正是士气低迷之时,合该穷追猛打,李从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淮水东线唯濠、楚两州,兵力被刘信抽调大半,如今防备不甚严密,虽有钟离、盱眙、山阳三镇,但其地军事力量并不能与寿春相比,也没有高审思这等人物去加固城防、精练士卒,攻打起来要比寿春容易得多。

若是淮水四镇皆如寿春,那濠、楚两州也就不用打了。

为了充实百战军战力,加速攻略濠、楚二州之进程,李从璟分派了五千侍卫亲军东行,去支援孟平。

只是眼下,寿春城的战事依旧进展缓慢。

“淮南依为屏障的江北防线,着重在寿春、钟离、盱眙、山阳四镇。而要最大限度发挥这四镇防御作用,就必须有援军自大江北上,与其相互呼应,利用江淮水道与城池,将江北防线由线串联成面,构成一张节点坚固的防御大网。定远李德诚,与先前的涂山刘信,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李从璟的胡床停在高九尺、长宽皆三丈的木质平台上,他身旁摆有一张小案,莫离就坐在小案后,此时出声道:“在这张蛛网中,城池是节点,河流、官道是网线,兵马是蜘蛛。一静一动,动静相合,便能显现出江淮防线的威力。说起牢不可破也好,坚不可摧也罢,这都是轻的,更重要的是,这张蛛网弹性十足,各方唇齿相依,因有水道之便利,支援呼应都在旦夕之间。一旦入侵者举止不慎,陷入蛛网之中,就会被束缚手脚,左右失顾,而后就要被这张大网蚕食扼杀。”

“我军要破解淮南这张防御大网,首先得捕杀蛛网上的蜘蛛,使这张大网失去活力;而后攻略节点,打破蛛网上的各方支援,我军每攻下一个节点,就能够掣肘数方,而我军每失去一个节点,就会四面皆敌;在前两者都做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军便能与淮南争夺这张蛛网的主导权。但无论如何,蛛网依旧是存在的,不会毁灭,改变的只是节点的所有权,以及行走在蛛网上的蜘蛛到底是谁。”

“由此观之,淮水四镇,不过是阻挡我军进入这张蛛网的边缘节点。夺下淮水四镇,我军便能进入这张蛛网,夺不下淮水四镇,我军连进入这张蛛网的资格都没有。而若是不顾淮水四镇,一头撞进这张蛛网中,淮南主庸臣奸、兵弱将怯也就罢了,如若不然,便是有十万大军,在我军不熟悉水道、没有水师的前提下,最终也会被淮南在这张蛛网中打得稀烂,最后恐怕连退路都没有。”

前方战事激烈,杀声震天,寿春城上与攻城云梯上,不时有军士下饺子般掉落城下,每一刻都有无数股鲜血奔涌洒落。

李从璟目光沉静,“世人都说天下如棋盘,借莫哥儿此言,天下何尝不也是一张由城池、山河构建的大网?只是形势不如淮泗这般明显罢了。”

莫离点点头,继续道:“孟平涂山击刘信,潞王定远战李德诚,前者已然大胜,正向濠、楚二州而攻,是为一举夺下淮水四镇,后者则是与这张蛛网中最大的那支敌方蜘蛛决战,前者关系到我军进退之道,后者则关系我军能否占据夺下这张蛛网的主动权,两者皆万分紧要,一个都不容有失。”

“淮南经营江北防线多年,根基稳固,虽是被动防守,实则形势于彼有利。金陵人才聚集,有如夜空繁星,只要他们缓过气来,有徐知诰这轮皓月率先明亮,谁知会发出怎样夺目的光芒?”

“昔年朱温挟天子令诸侯,在中原势力大成,群雄低首、四方归附,何等不可一世!可在与杨行密一战而败之后,终其一生与其子嗣两代,都不敢再向淮南用一兵一卒,是其不愿乎?是其知其不可为也!”

“如今,我军进军淮南,要夺下江北,用兵之法首重一个‘快’字,唯有快,方能不给江北各州县从容布置之机,方能不给金陵人物发光发亮之机,方能不给淮南调兵遣将之机,方能让我军避免被这张大网束缚手脚,陷入泥潭。”

最后,莫离沉声道:“寿春未克,濠、楚二州未平,而潞王在定远县,与李德诚已有三战,却三战皆平,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从璟沉吟不语。在定远县,李从珂三战李德诚,战绩为两平一胜,因为胜仅小胜的关系,所以莫离说他三战皆平,倒也无可厚非。

“侍卫亲军新编,战力虽有,整合之后到底未经大战,还不能称精锐;李德诚在淮南素有半壁长城之美誉,与周本合称淮南双壁,所带将士也是淮南精兵,三战三平虽然让人颇难接受,细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李从璟如是说了一句,态度上不置可否,又补充道:“以战练兵。李从珂先有两平,后有小胜,可见侍卫亲军正在成长,假以时日,未必不能与殿前军相媲美。”

侍卫亲军暂且无法与寻常殿前军相比,就更不必说百战军;李从珂的才能与李德诚孰优孰劣,一时也不好言说。但李从璟不惜暂停寿春战事,也给李从珂凑齐了与李德诚相当的兵力,当然不会只希望他与李德诚战平。

整编后的六万侍卫亲军,两万留在洛阳,在大唐削藩时坐镇中央,有定海神针之效,四万出征寿春,李从珂拉去三万,支援孟平五千,又分兵一部去盛唐,眼前剩下的,就够在寿春城外做救火队员。此时李从珂在定远县不胜,于大局极为不利,而李从璟也无兵可调作支援——总不能调四镇八州的镇军,少了没用,多了影响寿春战事。

但李从璟身边也不是就没有机动兵马了。

三千君子都。

但不可轻动。

莫离望着激战的寿春城,感叹道:“高审思真是一员良将,涂山俘虏,至今仍是吴军衣甲,我军驱之攻城,令其与寿春吴军同袍相残,这等时候,城上吴军竟然不曾军心崩溃,真是难得。”

原本这些涂山吴军,要来相助寿春吴军,与他们并肩杀敌,抗击唐军。不曾想,转眼之间就成了敌人,来到城头与己生死相斗。双方都是吴军衣甲,在城头拼杀得你死我活,这种落差与心理冲击,足以令人崩溃,而寿春吴军竟然还能力战。

同袍同袍,同一件衣袍,同样的衣袍。

李从璟忽然抬头。

他听到了哭喊声,夹杂在吴军将士的喊杀声中。

寿春城头的吴军,将手中利刃送进同袍身体,再将他们推下城头送上黄泉,这样的战斗足以让有些人泪水夺眶,嘶声哭喊。

是内疚,是悲哀,还是愤怒?

哭声、杀声,谁又分得清?

一名城头寿春军,将跃上城头的“吴军”逼到女墙上,横刀掠过对方的咽喉,温热的鲜血溅在他脸上,冲散了两行悲愤的热泪,在将对方的身体从城头推下时,他哑着咽喉对这名熟人嘶喊道:“吴郎,走好!”

亦有一名受伤的寿春军,在身旁同伴被冲上来的“吴军”砍倒之后,嘶喊着冲向对方,抱着那人从城头摔出去,“国贼受死!”

李从璟双眼微微眯起,负手站起身,面向眼前的人间炼狱。

他心头响起一阵悲壮浑厚的旋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何谓战争?灭杀人性而已。”他李从璟身后,不知是谁低估了一声。

大争之世,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礼崩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