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担忧(1 / 1)

六零年代农场主 屠静 1037 字 2022-09-26

卫红和钟母在屋子里说话,这时候饭菜也上来了,钟母平时有客的时候不怎么上桌。一直蹲在厨房里吃饭。但是今天上门的是胡庸成,钟老爹不可能不让儿媳上桌。于是四面不大的小方桌就挤不下这么多人了。

钟母端起碗筷就站起来,卫红看了一眼,笑了笑。也跟着站起来。不过她走过去,确把小五放到桌子跟前说:“跟你大舅一块儿吃。”

胡庸成坐下以后,看了卫红一眼,钟老太擦了擦汗走进来,热情的招呼几个人吃饭。又搬了一个小凳子让胡念梅也坐在边角上。这小姑娘看到菜色虽然没说什么,但表情也没有多少欢喜。显然是吃惯了好东西,娇生惯养的。她坐在高凳子上蹬腿,被胡庸成按住:“好好吃饭。”

“爸爸,我不饿。”胡念梅怏怏的说。

见她不时往后瞄,卫红已经猜出女儿脑瓜子想的东西了。她很严厉的说:“好好吃饭!不然直接回家写作业,什么也不让你玩了。”

钟老太脸色有点僵硬,她还从来没见过吃饭都没劲丫头。小五小三看到肉都两眼放光,村里的孩子整天吃不饱。又瘦,又眼睛发光。看到吃的恨不得用手抢肉吃。而胡念梅面前还摆着一盘炒的油光水滑的腊肉,她还是没什么精神。

她心里纳罕,想,果然是街上的孩子。

四妮儿几个都没资格上桌。胡庸成看了。就把最小的四妮儿搂过来,轻声问道:“四妮儿吃不吃茄子呀。”

“吃。”她清脆的说。

胡庸成就夹了一筷子到她碗里,还给四妮儿夹了肉。他说:“多吃些,个头长高点。”说完,在她头顶虚晃了一个半寸的高度。小丫头就笑起来。端着碗,苹果脸蛋红扑扑的。看得胡庸成心里软了半截。

四妮儿挺高兴的,她觉得这大舅不错!

他看乖女的模样,再看了看外甥,钟家的条件也不怎么好,几个外甥都瘦瘦弱弱,忍不住有些心疼起来。他抱着四妮儿上了桌。依次给几个外甥夹菜。

二妮儿高兴的脸色涨红,这可是亲舅舅,尽管没从钟母口里得到答案,但是她打心底希望这个高高大大的,说话也温和的大伯是她的亲人。

“谢谢大舅。”

“谢谢大舅。”

胡庸成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钟老爹拉起家常。这两家人头一次见面。按照华国人的传统,上了酒桌,酒过三巡,就没有什么避讳了。胡庸成住在镇上北城。这些年经历和工作都交代了一遍,钟家的情况他也大致了解了。

越是了解,他就忍不住心里生疼。

他问了钟母工作的地方。见是奶牛场,忍不住说:“现在村里公分能换多少粮食?”

钟老太对这个熟,她说:“一个大工能换十斤米了。”

果然,一听到这个,胡庸成就放下酒杯。

原本还存在犹豫,他两手交叠在桌前,开口:“现在麻纺厂的工资一个月差不多有三四十。在村里还是差了不少。”又询问大屋刘大队的情况。然而大屋刘比陈家村还穷一些。公分换粮食也少。

钟老爹为人很好面子,说到这里,就不肯往下吐露了。

“那城里人麽,当然过好日子。”钟老太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恨不得拉着胡庸成说个没完:“那可是吃商品粮!”

....

傍晚,四妮儿站在磨坊,和吴家苗苗姐一起,两人费劲的推着磨盘慢慢的转圈。淡黄色的玉米糊糊从石磨里挤出来。一个人推,一个人负责倒玉米,推着推着,吴苗苗就问道:“四妮儿,这人真是你大舅呀?”

“嗯。是啊。”她哼哧哼哧的推着磨。卯足了劲。

“我听他们今天都在说呢.....说你们家攀上了个有钱亲戚,马上要当城里人哩。”

“谁说的?”四妮儿终于从地上抬起头。

吴苗苗低下头,其实都是从她两个大姐嘴里听到的。话到嘴里,就成了:“大家都这么说,说那个大伯是当官的哩。唉,真是你亲舅舅,那也挺好的呀.....”

她这么想,心里忍不住的艳羡,娘以前和钟婶子一样当丫鬟,可是如今钟婶子娘家人找到了,而她娘还是没娘家兄弟撑腰。还要看妯娌的眼色。

她虚岁快十岁了,懂了一些事情。就对家里的状况十分担忧起来。

铃铛和钟母出身一模一样。都是以前地主家的丫鬟,也都是孤女。可是钟婶子的运气就好些。当年十里八乡村花。不是这样,她也嫁不了钟家的独子。而铃铛相貌次一些,又嫁到吴家来。更不提后脚来了个刘红霞。刘红霞是刘七叔女儿。性格争强好胜。她娘明里暗里吃了不少苦头。就连七姐妹,也被她忽悠着二老送走了三个。

要不是她四妹已经长大了,不好送。指不定连最小的丫头也送人了。

“我娘要是生个弟弟就好了。”吴苗苗说。

钟四妮儿安慰她:“等你们长大了,你婶子也管不了你们了。”说实话,铃铛的性格比她妈还闷,就算生了个儿子估计也没胆子和刘红霞较劲。

谁知听了这话,吴苗苗停了下来,她的忧愁细细的从石磨上碾过,变成凝视着远山的声音:“她啊,她打算让我大姐去说亲好收礼金哩。我可愁死了。”发愁的是,等到她也到了十四五岁的年纪,会不会也成为刘红霞眼睛里和捞礼金的工具。

“.......”

四妮儿纳闷:“你大姐今年不是虚岁才十六么?”

紧接着她又说道:“你大姐要说亲啊,我怎么没听过什么消息。哪个村子的?”村子不大,有点风吹草动,尤其是男女说亲,一般都是隔壁村或者就是本村里知根知底的人。不用多久,都能传扬出去了。

所以这个年代,在农村搞对象,尤其是未婚男女,都非常的慎重。

“我听说,不是咱们这里头的。”吴苗苗脸色骤然的变了。她小声附耳在四妮儿耳边说:“你也别问了,我是听我婶子那天在外面说的.....”

她觉得四妮儿年纪太小,根本不懂嫁娶的意思。对四妮儿说的一通话纯粹是无处发泄的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