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闲不住的神捕(1 / 1)

独断大明 官笙 1009 字 2022-09-27

张太后拉着王瑜阳的手,一边走一边低声说着什么。

王瑜阳头上冒起细细的汗珠,张太后完全将要将她当做皇妃培养——她完全没有准备。

心里忐忑着,也无法与张太后争辩什么,只能由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随着张太后来到景阳宫。

曹化淳早就迎了出来,恭敬的行礼道“奴婢参见太后,见过王小姐。”

张太后淡淡点头,目光向里面张望。

王瑜阳就万分头疼,这连六部尚书见了都客客气气的司礼监大太监向她问好,她也只能慌忙的曲身回礼,一个字都不敢多言。

张太后没有见到朱栩,转向曹化淳道:“皇上呢?”

曹化淳又一弯腰,道:“回太后,皇上刚刚睡下。”

张太后眉头一皱,旋即道:“又病了?找太医看过了吗?”

曹化淳摇头,道:“皇上只是觉得有些疲倦,便想睡会儿,让奴婢有事就叫醒他。”

张太后神色担忧的点点头,朱栩实则像她的半个儿子,在他身上,她比小永宁还花心思,想了想,拉着王瑜阳向前走去,边走边说道:“皇上身边一直没个女人,难免大意,这次病来的十分凶险,昏睡了好几天,王小姐,你就辛苦辛苦,先在皇上卧房里照顾几天……”

王瑜阳自然能听得出张太后话里的夸张,就是感冒发烧,哪有什么凶险,可她也没办法说什么。听着张太后一副要将她送到皇帝龙床上的意思,心里挣扎着道:“太后,是不是……太着急了一点……”

张太后自然知道这些,轻声笑道:“宫里的规矩都是做给外面人看的,最重要的还是皇上,你照顾好了,日后少不得一个贵妃位分……”

见张太后说的越发赤.裸,没有拒绝余地的王瑜阳越发头疼,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朱栩。

朱栩年岁渐大,张太后也要避讳一二,站在卧室门前,对着王瑜阳交待道:“你先在皇上房里待几天,等他身体好了,到时候先给位分,等大婚之后,慢慢升上来,不显眼,不用担忧……”

张太后现在完全化身了包办婚姻的母亲,热切的不得了。

王瑜阳脸颊发烧,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暗自祈祷皇帝现在醒了,拒绝张太后的好‘好意’。

可并没有,隐约还能听见里面的呼声。

张太后将王瑜阳推进去,然后转向曹化淳板着脸道:“认真的看着,皇上有什么事情,立刻传太医,通知本宫,不得耽误,知道吗?”她还在记恨曹化淳等人让朱栩湿着衣服睡觉的事。

曹化淳也察觉到了,连忙躬身道:“是,奴婢知晓。”

说完,张太后又看了眼王瑜阳,笑眯眯的就走了,留下已经进了朱栩卧房的王瑜阳。

王瑜阳目光在朱栩卧房里扫过,除了偌大的书橱,一副桌椅,就剩下一张大床,皇帝的睡姿很不雅,半裹着被子,近乎横在床上。

曹化淳目送张太后离去,走进来看了眼朱栩,轻声对着王瑜阳道:“王小姐,皇上的卧室一般不准外人踏入。”

王瑜阳先是一惊,旋即大喜,连忙快步走出去,对着曹化淳道:‘是,曹公公……那个……我现在可以出宫了吗?’

曹化淳怔了怔,这个他还真说了不算,想了想道:“王小姐,这件事需要请示太后。”

王瑜阳哪里敢去见张太后,现在又没办法出宫,她蹙起眉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看着曹化淳道:“曹公公,那,我现在做什么,顺天府那边很多案子要等我办……”

王瑜阳这句话,立刻就让曹化淳想起了刚才傅昌宗等人来的事,笑容忽然多了起来,道:“王小姐放心,宫里的案子不比外面少,等皇上睡醒了,怕是就有个大案子要交给你。”

王瑜阳听到这里神情就振奋起来,道:“曹公公,能不能先透露一二?”

曹化淳侧身,示意王瑜阳向外面走去,同时笑着道:“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就是明年的科举试题,被提前泄露了。”

王瑜阳双眼发亮,这可是大案,必然牵扯朝廷高官,她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一边走一边问道:“明年的科举不是还有半年吗?怎么试题就泄露了?”

曹化淳笑了笑,语气有着一丝不屑,道:“并不是已经决定的科举试题,只是皇家政院的教授们出的模拟题,目前还没有定科举试题。”

王瑜阳不自觉的背起手,面露沉吟之色,轻声自语道:“这么说,皇家政院内部肯定也是知道的,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了。要么就是外面不知情的人做的,要么就是内部别有用心的人,只是他们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曹化淳听着,笑而不语。

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或者对于皇帝来说,都无关紧要,科举会照常进行。

王瑜阳却思索不断,出了偏殿的门,抬头望着天色,俏脸映衬着阳光,依旧在想着这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目的,只是为了破坏这次科举吗?还是有别的不可告人的阴谋……”她低声自语。

曹化淳看着王瑜阳的背影,那习惯性的动作,脸色微动,这与皇帝还真有些相似。

这么瞎猜王瑜阳自然想不出办法,奈何曹化淳口风太紧,她问不出什么,最后被安排在另一处偏房‘休息’,却还是忍不住的在思索这个大案子。

兵部忙过了大涝也没有闲下来,今年的武举也要开始了。

从大明各处赶赴京城的武举人不知道多少,都想要在今年的大比上崭露头角,以晋军职。

从辽东坐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这几日在京城到处闲逛,好在他不同于其他人,喜好风月,青楼勾栏是必去之处。

他爱好武艺,走到哪都带着佩剑,见到像似武艺人就恨不得上前切磋一番。

京西大营的一处教武场,两个年轻人在边缘看着,随意的闲聊,其中一个人道“长伯,你不是有祖上荫封吗?何必还要来京师考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