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我没有出声(1 / 2)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2036 字 2022-09-27

赵佳人忽然说道:“有件事,必须提起警惕,朱家居然把东西送到婚礼上来了,而且都是上好的辽东珍珠,比起后世人造珍珠,这些野生珍珠的价值可是高的多了。”

“朱纯臣也算是机关算尽,这件事我知道,朱纯臣几乎骚扰了所有在帝都的嫁给长老的宫女家属,也难为他可以查知到底谁知道这些消息,花钱是不少的,一句话,就是想让儿子出来。”

赵佳人冷笑一下,“这大明朝的司法也够黑暗的了。”

梁存厚说道:“一点也不黑暗,干什么都是光明正大,哪怕朱元璋为百姓考虑多多,也架不住手下老兄弟的情绪,给予他们的待遇是不错的,什么八议啊,换句话说,得士人者得天下,所谓农民,在他们眼里就是牲口了。”

赵佳人说道:“还是不能放啊。”

梁存厚叹息道:“我们本想让孔家和朱家咬起来,却忽视了,他们本身的能量早已消耗殆尽,而其实力一个在山东,一个在帝都,实际上,派说书人到处散布对对方不利传言,已经是能力上的极限了。”

“也没什么,无非是几百年优越的生活,早就把这些家族养废了,也许他们善于偷鸡摸狗,但一旦将事情上升到了各种机巧算计的斗争方面,这些大明贵族,就太让人失望了。”

梁存厚最初的时候,也想过吸纳一些帝都城内所谓的人物,但稍微一对比,就惊讶的发现,这些人实在不堪大用。

且不说原历史上这些人在李自成面前的做派,哪怕是之后多尔衮进城后,其表现出的跪舔节操也不说了,单说他们之后的政治斗争,堪称是无能至极,不然,为什么清初的政治版图,很快就让渡给了那些历届科考的读书人。

问题也很简单,无论是成国公朱纯臣家族,还是衍圣公孔家,都是那种吃着多少代铁杆高粱的人物,衣食无忧下,平日里就是计算着如何收取受贿,赚取钱财,最多的斗争也不过是家族内部谁承袭爵位,谁占据更大的财源,内斗内行,但是外战嘛,外战需要点的技能点有点多,实在是做不到,做不到啊。

因此,这场官司在帝都,竟然成为了帝都人民茶余饭后的消遣和乐子,毕竟两位原本高高在上,可以说是在街上随便打杀个人,都是可以不负责任的。

虽然也就是两个公子哥互相捅刀子的事情,但随后朱家渐渐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孔家居然表现出一种对于抛弃出卖帝都旧贵族的倾向,才被脑子不清楚的朱小能公子捅刀子的。

虽然朱家也找了一些相识的官员书生去说好话,甚至派出家丁走狗散布消息,什么新朝廷是引蛇出洞,等你们发财了,就要杀鸡取卵,派东厂挨个把人抓进去。

甚至有人无师自通编出了一段短诗:朝廷杀贵族时,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贵族,接着朝廷对付高官,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高官,然后朝廷杀富商,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富商,后来朝廷杀儒生,我没有出声,因为我是农民,最后当朝廷开始对付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但是,那些忤逆的刁民,自然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长久的压榨,虽然很难让普通百姓生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心思胆量,但也清楚明白这些贵族和自己不是一起的。

之后,长老会随后发力,五文钱背后的文宣部门出手,将这首诗给改了那么一点点。

……因为我是农民,最后,贵族,高官,儒生,富商,这些人都杀光了,他妈的天下也就太平了!日子怎么一天比一天好了。

这一下子,可是将老百姓的心思打开了,是啊,虽然这些年,杀了不少以前的贵人,但是天下不但没有大乱,反而一天比一天日子好了起来。

虽然不少儒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说着,当今是圣天子在位,天下太平,实际上是奢望把这种阿谀奉承的话传到长老耳朵里,好让自己一步登天,朝为田舍郎,夕为天子客嘛,可惜,长老们崇尚的是从屌丝到将军,从办事员到总理的一步一步升迁上去的人,对于这些妄图幸进的人,可是完全看不上。

那么,事实上,这件事已经表明了一件事,无论是大明旧官僚,还是儒生代表,对于朝政都毫无影响力,这个事实震惊了他们。

之前,许多士人虽然没有混进帝都新朝廷,但是想着,要管事,总要找他们儒生吧,因此也不着急,也有人想着做派,做起了遗老,每日抨击帝都朝政,连铁路这样的善政,也被编造了推平坟地,有辱祖宗的话题。

他们原本是希望,只要长老会搞什么狗屁的“言论自由”,那么就必然会对他安抚起来,到时候就可以花差花差了。

但是,以太阳报这样的流氓走狗,不但没有走儒生们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道路,反而格调越来越低下,越来越没有底线,彻底的抛弃了正道啊。

最可恨的是,依靠着成国公世子和衍圣公世子争夺花魁,最后衍圣公世子依靠谈吐不俗,出口成章,将那花魁征服,而后成国公世子反手一刀的戏码,还有后续,各种大明贵族,知名士绅大儒在青楼里争风吃醋的故事也一轮轮的出炉了。

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士人们自己也发现,他们几乎失去了舆论的掌控能力,至于忽悠几十个人几百个人,抬着至圣先师的牌匾去砸太阳报报社地点,殴打这些有辱斯文的败类,抱歉,那地方就挨着一处兵营,而且是大兵们最喜闻乐见的识字课本……

也有人脑洞大开,用着小心思,也想多舆论阵地,所谓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自然有人占领,至于占领不占领,也全凭脑子好用与否了。

虽然没有太阳报那样的印刷机,但这个时代的各种印刷机本身不少,帝都作为大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之地,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各种精通科举的印书作坊,搞一个小型报纸,有样学样的做起来,能有多难。

不过很快,他们就领教到了,什么叫做长老会税多,没几天,上门的税吏瞪着眼睛,哪怕你是某某科的举人,哪里是国子监,也逃不出纳税的义务啊。

咬牙凑钱,也有几家缙绅小心翼翼送来的体己钱,鸿儒报也应运而生了。

但是比起低俗庸俗媚俗的太阳报,鸿儒报的生不逢时也非常正常了,受众问题。

在后世的21世纪,识字率早就已经不是问题,普及教育,简体字的媒体大众下,人们要考虑的是分流,喜欢看花边新闻的去头条,喜欢无脑的去养猪场,喜欢……

总之,你喜欢什么,自然有人给你应付。

但在这个时代,书生才几个人,会有多大的动力去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