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好消息(1 / 1)

“我们能不能再用一遍上次的办法?”

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过去,说话的依旧是刚才提出问题的年轻小将。

听到上一次的办法,所有人的脸色都难看了起来,显然响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甚至有一些出现了干呕的反应。

不过有一些人的眼睛却亮了起来,上次那个办法造成的效果极好,再用一次也未尝不可,大不了这次一个月不吃饭。

但更多的人却轻轻摇了摇头。

还是安君山开口解释了一句“上次的办法最多算一个奇谋,可一不可二,这一次那些牲畜的草料恐怕是突厥军队守卫最严密的地方,很难有故技重施的机会。”

说完之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后,大厅之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息。

“实在不行,就只能暂时停止边关的商队贸易了。”

紧挨着安君山的都指挥同知路然咬了咬牙,有些不甘地说道。

“也只好如此了。”

“就这样做吧!”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突厥军队突破防线……”

……

在实在想不到办法的情况下,几乎所有将领都只能无奈地表示了赞同,包括安君山都有些认命了。

帝辛一直没有说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给他时间,他有信心训练处一支不弱于突厥骑兵的队伍,但问题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

边关最重要的便是军队的战斗能力,若没有一支足够强悍的军队防备外敌的入侵,经济发展的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在两个月之前他就已经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然而不管是人员的挑选还是马匹数量的准备都需要时间,其中最困难便是挑选战马。

不是随便一匹马都可以成为骑兵的战马,马的严苛程度甚至超过了对于人员的挑选,这也是大离骑兵一直弱于突厥骑兵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大离也是引进了突厥优良的马种之后,与本地的战马二次配种进行优良之后,才有了现在勉强可以和突厥正面抗衡一下的骑兵。

而到了现在,帝辛集整个边关之力才堪堪将骑兵多扩充了三千,加上原本的飞豹军才一万两千多人,而这三千骑兵还没有形成战力,一旦放在战场上甚至不用交手就有可能混乱起来。

不过……

帝辛眯起了眼睛。

按照他所了解到这个世界突厥的资料,再加上这个世界如今文明程度的桎梏,突厥最少还要一个月天气彻底转凉,粮食开始紧张的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而再有一个月才能达成统一意见,再加上统合军队,转移百姓等等……

最起码要到即将入冬的时候突厥才能聚集起足够的军队打到大离边关。

如果有这近三个月的时间作为缓冲,帝辛就能训练处足够的兵力,在突厥军队到来的时候主动出击,给他们一个惊喜。

但是现在却早了快三个月的时间,反而是给了大离边关所有将士一个惊喜。

怕不是几个月之前突厥部落刚刚退去草原深处就有人开始筹划再次南侵大离边关的准备了。

而这个人是谁帝辛大概也可以猜得到。

降临到突厥部落中的界主,而且那个界主还降临在了最大最强的阿史那部。

因为个人的原因损失两万军队,如果换成帝辛,就算他是裕王殿下,也肯定会被卸下镇关大将军的官职,押回京城审判,就算最后没有什么事,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突厥人口比大离少的多,损失两万军队的代价相对大离来说也重的多,相应的罪也会更重,除非这个人是突厥所有部落的首领大可汗。

然而虽然没有明说,但界主降临的时候却默认不会降临到类似一个国家皇帝身份的人身上,否则的话其他界主也就不用玩了。

帝辛猜到了突厥那边有界主的存在,同样并没有小看任何界主,但按照正常的发展那个界主就算看出问题所在,也需要大量的时间重新树立起自己的话语权才行。

然而,在大败损失了两万军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什么太重的惩罚,甚至还能继续以阿史那部的名义游说其他部落再次南侵大离,这个人在突厥部落中的地位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高。

帝辛并不知道是大可汗以自己的威信替阿史那思顶住了上次大败带来的后果,但事情发生了他也不会怨天尤人,也会承担相应的后果。

不知何时,大厅中已经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不说话的帝辛。

所有人都在等着帝辛做最后的决定。

帝辛并非优柔寡断之人,也没有什么妇人之仁,既然现在最后的应对方法是在雁雀关进行防守,那就这么做好了,现在储配的粮食和武器也足够和突厥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守战了。

他倒要看看,是雁雀关先抗不住压力,还是突厥军队先断了粮。

帝辛还没有来得及下令,突然神色一动看向了大厅之外,随即,一个不男不女的尖锐嗓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圣旨到,镇关大将军接旨。”

帝辛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上一次边关大败两万突厥军队,逼得突厥各部退回草原深处,捷报传到京城之后,朝廷理应有所封赏。

虽然不知道为何隔了这么久的时间,但三天之前就已经传来了消息,封赏的圣旨会在三天左右到达,让他做好接旨的准备。

算算日子,今天也差不多了。

以帝辛的记忆力自然不会忘记此事,但突厥军队南侵的事无疑更为重要,因此他就下意思忽略了这件事。

接圣旨是不能耽误的,帝辛也只好暂时停下针对突厥军队南侵的会议讨论,转而开口说道“咱们稍后再议此事,各位大人先随本王出去接旨。”

说完之后帝辛便率先走出大厅,众将领则按照官职大小跟在帝辛身后。

庭院当中,十几个带刀侍卫分列两边,当中站着三个太监服的宦官。左右两个宦官微微躬身做出恭敬的样子,最前面的太监则昂首挺胸,高举的右手上握着一卷黄色丝绸卷成的卷轴。

这个太监帝辛也认识,正是当初传旨他升任镇关大将军的那个太监。

看到帝辛带着所有官员出来之后,为首的太监微微点头示好,然后高声说道“圣旨到,镇关大将军上前接旨。”

哗啦啦。

除了帝辛之外,不论是官员,护卫还是那两个小太监都集体跪了下来。

宣旨的太监也不介意,上次在京城裕王殿下接旨的时候就没有下跪,他已经习惯了。

双手展开圣旨,他凝神静气,不男不女的尖锐声音再次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关大将军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