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的时代,并不是超前的制度就是一种好制度,还要因地制宜。
贺今朝对于陈昂提出来的粮长制度,直接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参谋一起参详,他并不了解。
“主公,这粮长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证大明最主要的财富来源:田赋,以巩固朱明的统治。”
军师吉珪率先开口:“主要是防备吏胥的侵吞。”
“可我也没觉得防备住了贪污受贿。”
贺今朝扇着蒲扇,大夏天的,几乎都不会出征打仗。
就算是训练士卒,也都是早晚凉快一些。
甚至为了夏收,贺今朝给许多士卒放了假,去自家地头看看收成。
“主公将来若是夺得天下,便会成为天下最大的地主,同样麾下立功的士卒也会如此。”
丘之陶最近在贺今朝的主持下,新娶了夫人,越发的敢说了。
反正自家主公是个造反头头,荤素不忌,也无需像明廷一样小心翼翼,免得陷入党争。
雄主从不会让属下因言获罪。
贺今朝用蒲扇指着他道:
“丘参谋说的好,以后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我意定下规矩,立功将士可以奖励田地,最多不超过一百亩,然后另有赏赐。
同一个村子同姓兄弟多了,也要分家,否则容易在村镇闹出更大的乱子和势力来。”
像大明亲王赏赐一万亩到十万亩不等,公侯百官数百亩到上万亩之间。
他们没成想贺今朝就给一百亩土地!
“主公,赏赐田亩之事,全凭主公做主,但是这个同姓之事,怕是。”
贺今朝摆摆手:“以后最好莫要出现万家寨、陈家营这种了,地方实力太过强大,容易对抗官府。
更何况以后的土地不会只有这点,保准他们愿意迁走。”
对于万家寨,首先贺今朝便是不能随意屠村的,以后他还要在晋西北这片混呢!
就等着夏收交粮的时候诛心呢!
“主公,绝不可复设粮长。”一直是吏胥的杨玉休深知其害:
“大明田赋,分为夏税(麦)和秋粮(米)两部分,粮长的第一任务便是征收秋粮。
征收分为催收、经收、解运三个主要程序,刚开始的时候,催收最为简单,难得的是解运。
待到漕粮改为军运后,催收便最为紧要。”
杨玉休见贺今朝示意他继续说:
“主公,刚开始粮长官三个程序,可是到了后面,开始分工,粮长便有了正副、大小种种之分。
名称越来越繁琐,人数增加的更多,但朝廷的任务越发难以完成。
还要征集粮夫,这里面让谁去不让谁去的操作性也多了。”
丘之陶也在一旁填话道:“主公,臣整理文书时,想起一个记载。
正德年间,仅苏州就欠了朝廷八百万石粮草,只因朝廷没有建立粮仓,这些粮食便全都落入了粮长手里。”
杨玉休也知道贺今朝不晓得这其中的门道,便掰开了说:
“主公,粮长下乡催征,是侵越里长、甲首职权的。
而且大明官府只追责粮长,不会追责里长甲长以及欠粮人家。
再加上洪武时期,粮长可直接向皇帝汇报,待到永乐迁到北京。
粮长便只能与户部汇报,户部也不会拿个粮长当个人,这差事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