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积重难返(2 / 2)

省委大院 纳川 3037 字 2022-09-28

王一鸣一下车,就见大家鼓掌欢迎。王一鸣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向院子里走去。

王一鸣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宿舍、食堂,然后到学校的会议室和学校的领导座谈。

校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姓魏。他汇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王一鸣问他:“好的方面我都看到了,你就不用多讲了,你就说,现在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魏校长尴尬地笑了笑说:“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的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现在人才流失严重,每一年都会走七八个年轻的骨干老师。”

王一鸣问:“你作为校长,一个月多少钱?”

魏校长说:“我是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奖金加上职务津贴,有2400多。我们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也就是一千六百多块。不如到发达地区打工了,他们到广东,随随便便一个月就是三千多块。”

王一鸣看了看他面前的一包香烟,原来是硬盒的“中华”。心里想,你一个月就二千多块钱,敢抽这么好的烟,看起来你这个校长也不清白啊。

其实,对于基层这些有实权的科级干部,他们的日常开销基本上不用动工资的,他们可以办不少具体的事情,每个月光收礼一项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此外,学校的工程基建、办公用品的采购、食堂的承包,方方面面,只要牵涉到财政支出,他们都有发财的机会。你可不要小瞧这个正科级的校长职位,管了上万学生,几百个老师,随便弄弄就是不少钱。保守估计,一年弄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是轻轻松松的。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挺高的,喝酒一般情况是茅台、五粮液,抽烟基本上都是玉溪、中华了。

其实这些情况王一鸣也懂的,在当前的社会里,当官光凭工资收入,没有外快,谁也活不好。他王一鸣都是省委书记了,每个月多少钱?也就是区区五六千块嘛!这是2003年的中国,西江省是西部落后地区,不是北京。在北京,就王一鸣这个级别的干部,随随便便也有一万左右了吧。

如今在官场上混的人,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手里有实权,什么工资不工资的,你吃喝嫖赌,什么都可以用公款报销的。虽然国家给你的合法收入并不多,但是,只要你当上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你就能立即实现财务自由了,公家的钱就是你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哪怕你就是县城里的一个科局长,只要是一把手,你照样出门有专车,天天到饭店吃喝,都是公款埋单。到了春节、中秋节,到家里送礼的下属照样排成队。

这些问题不能深究,都是中国特色,短期内没办法改变。在目前的游戏规则下,换了谁当省委书记,也没办法一夜之间就让一个省风清气正。这样的事情毕竟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积重难返嘛。

王一鸣压抑住自己的性子,继续问魏校长说:“老师待遇低,你这个校长自己就没有想什么办法?”

魏校长说:“想了,只能从学生身上捞钱,提高收费标准。”

王一鸣问:“现在你们一个学生读一年高中,需要多少钱?”

魏校长说:“标准不一样。正取的学生一年的学费是六百八。高价进来的,学费不一样,差一分就是一百块。最高的有人交了三万多,就为了能在县一高读书。这些都是有钱的家长,家里开矿的或者是做生意的。”

王一鸣扭头问胡润东:“你们县农民平均年收入是多少?”

胡润东说:“去年报的是3800。”

王一鸣问魏校长:“正常情况下,养一个高中生,一年需要多少钱?”

魏校长说:“正取生学费六百八,生活费一年需要一千左右,再加上买衣服、鞋子的钱,一年最少两千块吧。”

王一鸣说:“收费还是高啊,怪不得许多农村孩子上不起学了。”

魏校长尴尬地笑着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啊,高中教育不算是义务教育,国家拨款少啊。”

这个时候孙玉梅插话说:“王书记,上个月我刚刚去教育部开过会,明年我们省就可以实行高中阶段的 义务教育了,教育部为我们省一年就增加了二十个亿的基础教育经费,明年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高中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到时候孩子们读书,仅仅出一些自己的生活费,那样负担就轻多了。”

王一鸣说:“好,这个好。这样农村孩子上学就不那么难了嘛!”

魏校长一听满脸堆笑,一连声地说:“是的,是的。”

王一鸣说:“好,我最后说几句,谈一点看法。目前从你们学校的硬件设施来看,作为一个地处山区的县级高中,已经非常不错了。现在的问题是,收费怎么样要降下来,让农村的贫困孩子上得起学。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改变山区的面貌,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引进是一部分,但绝大部分还是要靠教育。教育是农村家庭真正实现脱贫的最重要途径。过去有个说法,一个家庭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这个家庭就脱贫了。因为大学生一毕业,国家分配工作,立即就成了城里人,就有工资了;而现在情况变得更复杂了,一般的农村家庭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到高中,已经要花不少钱,考上大学,又是几万甚至十几万,这样就出现了农村孩子上不起大学的问题。为了孩子能够上大学,农村家庭只能是债台高筑。农村孩子大学毕业一旦找不到工作,还不如那些早早在外打工的。人家至少没有欠债。于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就应运而生了。长此以往,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从长远来看,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样对农民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

“我们西江省是西部落后地区,是欠发达地区,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要大力发展公办教育,积极促进民办教育,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孩子上得起学,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农村贫穷的代际遗传。为此,我们的各级政府要加大政府投入,宁可少修几条路,少盖几座楼,也要把教育搞上去。搞好教育也是重大的政绩。组织部门要注意,我们今后的干部提拔,也要参考你这个地方教育搞得好不好?是不是更公平了?不能是一边城市建设搞得花团锦簇,而教育却搞得一塌糊涂。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会议室里大家立即群起而响应说:“是这个理,王书记说得对!”

王一鸣这一段讲话掷地有声,秦书海、孙玉梅、胡方达、彭天宇和那些厅局长们都急促地在笔记本上记着。

省教育厅长黄志强更是全神贯注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着,生怕漏掉了一个字。考察一结束,他马上就要在厅机关开大会,传达王一鸣书记对全省教育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

跟着王一鸣采访的省电视台和《西江日报》的几位记者,有的正在录音,有的正在摄像、拍照。估计今天晚上对于他们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领导们休息了,这些记者还要连夜赶稿子。这些跟着大领导视察的记者也是真不容易。新闻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经过记者们的努力,估计明天早上的《西江日报》上,这些东西都会在最显著的地方出现。电视台就更快了,记者们马上会把新闻视频传回到电视台,今天晚上的《西江新闻》肯定会作为头条发布的。

经过《西江日报》、省电视台、广播电台这样一搞,从明天开始,说不定全省不少地方的领导马上会开会学习王一鸣的最新讲话要点。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们的革命工作,就是大领导讲话,下级领导学习、传达讲话,更下一级的领导边学习讲话,边在工作中落实。这也是中国特色。

座谈会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几个教师代表也做了发言,谈了一些具体的问题,集中在教师的待遇问题、住房问题上。教育厅厅长黄志强做过说明后,王一鸣又一一做了表态。

时间很快就要到下午五点了,秦书海靠近王一鸣,征求了一下王一鸣的意见说:“王书记,差不多了吧?还有几十公里的路要赶呢!”

王一鸣说:“好,那就这样吧!”

魏校长提出教师们想和王一鸣合影留念。

王一鸣说:“可以,可以。”

于是就在学校的大门口,王一鸣和大家合影留念。

离开江左县城的时候,王一鸣一路都在仔细地打量着这座山区的县城,也记住了这个县的县委书记胡润东的长相。总之一句话,这个县委书记挺能干的,是个人才,应该提拔。

可以这样说吧,今天胡润东中了一个大大的彩头。就凭他给王一鸣留下的这个好印象,他胡润东就完全可以飞黄腾达了,回头王一鸣交待一下省委组织部的秦大龙说:“我去江左县视察,发现那个县的县委书记不错,挺能干的,你派人考察一下,看能不能用?”

你说秦大龙他敢不用吗!

用不了多久,胡润东就被提拔了。

有时候,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大人物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人一飞冲天!

进入龙江市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四十分了,这个时候天边出现了一大片的红霞,非常艳丽,在落日的映照下,龙江城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分外妖娆。车子走在龙江大桥上,王一鸣看到一江碧水静静地流淌着,一艘艘货轮在江里穿梭着,江边修建了一座座新的广场,市民们在那里三三两两地散步、锻炼,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安静而悠闲,和省城的喧嚣和拥挤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