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忘恩负义(2 / 2)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1062 字 2022-09-28

直到凌晨时分,王鉷亲自研磨,动笔写了一封信,一封检举信。

杨慎矜是杨家的后人,是前朝的皇亲,隋王杨政道之孙,杨政道是前朝杨广与萧皇后的次子,可以说是杨家血统最纯正的嫡系一脉。

有这么一层不可忽视的身份,给王鉷操作的空间就多了。

**********

现今的御史大夫是崔隐甫,是一位资历极高的长者,开元初迁洛阳令,理有威名。九年,自华州刺史转太原尹,人吏刊石颂其美政。十二年,入为河南尹。十四年,代程行谌为御史大夫。

程行谌是裴旻的老上司,当年对裴旻很是支持,即便裴旻走了,他留下来的诸多制度都未改变。

但随着程行谌年迈退休,崔隐甫的上任,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的御史台,早非昔年的御史台了。

不论御史大夫崔隐甫,还是几位御史中丞,都不及裴旻有魄力。

当然也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他们得不到李隆基的全力支持。

昔年裴旻的魄力,主要还是来源于李隆基的器重与支持。

少了这种支持,裴旻当前的制度,御史台自然执行不下去。

匿名检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不过原来武则天时期的铜匦制度依旧留了下来。

御史台还是能够收到匿名检举信的。

这日御史台就收到了一封极具重量的“检举信”。

侍御史卢铉不敢怠慢直接找上了崔隐甫。

崔隐甫一脸肃穆的看着检举信,肃然道:“快,快去将宇文中丞叫来。”

宇文中丞正是宇文融。

御史台的主事大佬是御史大夫,但往往御史大夫都不是干实事的,靠的是资历辈分。

真正掌权的通常是御史中丞,就如当年的裴旻,现在的宇文融。

宇文融看着检举信,低声念道:“杨慎矜身为杨家后裔,隋家子孙,心中一直计划克复隋室,家中藏有诸多谶书,与妖人史敬忠来往,推演星象,谈论国家的吉凶……”

宇文融的眼睛也是一片震撼。

现在朝廷谁不知道杨慎矜、王鉷是李隆基目前最宠信的人物,是朝廷经济改革的大功臣,此事要是属实,不易于引发一场政治风暴。

“此事,应该如何处理?”崔隐甫上了年岁,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宇文融沉吟了半响道:“查,一查到底。这检举信写的很详细,不论人名还是什么,都跟亲眼所见一样。检举之人,必然对杨慎矜非常了解。这事关谋反,万不可大意。”

这事根本经不得调查。

王鉷太了解杨慎矜了。

杨慎矜最大的爱好就是谶纬之学。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

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

由于谶纬本就是人为制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刘宋以后屡加禁止。

隋炀帝杨广更是正式禁毁图谶书籍,谶纬之书大量散失。

唐王朝对此管得有些宽松,故而研究谶纬之术,并不算罪。

然而杨慎矜身份地位尴尬特殊,身为杨隋后裔,推演星象,研究谶纬,意欲何为?

不是屎,也是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