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我问你,以你所处的位置,你应该知道苏联现在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吧?尤其是经济上。”陈耕问道。
“没错,苏联的问题非常严重,”在中G中Y办公厅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加上这段时间是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时刻,这方面是办公厅的工作重点之一,罗未来对现在的苏联的了解远比普通人多的多:“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现在在苏联有这么一个笑话,说现在的苏联是一列铁轨已经到了尽头、无法继续前行的火车,每一任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个危机,斯大林的方式是下令讲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的处理方式则是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的方式则是下命令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晃动列车,造成列车还在运行的假象;而现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做法则是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并且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但是谁都没有真正解决没有铁轨对问题。
“是啊,不改革不行了,”陈耕点点头,却是忽然向他问道:“但苏联的改革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层就意识到了苏联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开始对经济进行改革,随后的勃列日涅夫也在进行改革,现在的戈尔巴乔夫还是进行改革,你凭什么认为戈尔巴乔夫就会成功?”
“……”罗未来愣住了,老半天才眨了眨眼:“老三,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陈耕定定的望着罗未来:“老大,你不觉得苏联就像是一个得了重病的病人,此前的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在帮这个病人治疗表面症状,而没有从根子上进行处理,在拖延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现在的苏联其实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么?”
“啪……”
罗未来手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
一脸骇然的望着陈耕,罗未来颤声道:“老三,你是说……你是说……”
“没错,我的意思是现在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苏联政府以及苏共、戈尔巴乔夫的做法都只是拼了命的给这个病人打各种抗生素,甚至是打吗@啡,但却没有对症下药,所以……”陈耕缓慢的、但是坚定的望着罗伟来,说道:“苏联的结局已经注定了,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你是说……苏联会垮台?!”
“没错。”
“可是……这怎么可能?”和这个时代的所有国人一样,罗未来也觉得不可能,那可是苏联啊,哪怕他们的问题再多,那也是苏联啊,怎么能垮了呢?
事实上不但咱们不信,连苏联人自己也不信不是?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老祖宗的话说的好:花无百日红么,”陈耕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而且我分析,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具体地说不会超过4年。”
嗯,现在是1988年,苏联关门大吉是1991年年底,还有3年多一点的时间,说不超过4年正合适,这个回答简直完美。
但罗未来却是彻底懵逼,他觉得自己整个人生被彻底颠覆了:老三认为苏联最多4年就会关门大吉?
如果不是对老三有着足够的了解,如果不是陈耕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精准眼光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罗未来根本就不会认真陈耕的话,但现在,虽然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却不敢不将陈耕的话当做一回事,而且他更加好奇,陈耕凭什么敢做出这样的判断?
陈耕为什么敢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原因很多,比如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且围绕月球进行飞行,但他们的汽车却缺乏足够的动力,故障率频出并且油耗惊人;他们的雷达可以准确找到和锁定几百公里之外的目标,但老百姓的家用电器却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于连苏联人自己都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不应该在苏联出售,而应该被送往阿富汗……
“但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只要去看看这两年中苏边境贸易的种类和贸易量,就不难得出个结论,苏联现在的经济基础根本撑不住他们的上层建筑了。”
在认真的思索了良久之后,罗未来终于抬起头来:“所以你觉得苏联人会考虑把这两个发动机的技术转让给你?”
“嗯,”陈耕应了一声:“当然,这个过程肯定很简单,但我对这个前景很乐观。”
“我是一点都不乐观,”罗未来苦笑一声,他还是无法接受陈耕陈述的这个可能,当然,别说是罗未来了,在苏联对全世界“saygoodbye”的时候,全世界都懵逼了,何况是罗未来这个共和国中G中Y办公厅的基层小干部?“不过算了,反正钱是你们自己的,你们爱怎么花怎么花,反正如果事情不成那钱也丢不了,成了对国家也是一件好事。”
“哈……这么想也算没错,”陈耕也笑了:也是,自己和他们解释这么多干什么:“你就当我是在碰运气好了,成了咱们就赚了,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是吗?”罗未来深深的看了陈耕一眼,好一会儿,他终于还是没忍住:“不过你真的这么看好……看衰苏联?”
“不好看衰,是如果我能写死亡通知书的话,我会直接写一个死亡通知书发给苏联,你知道我们公司现在的中苏贸易很厉害吧?”
“怎么能不知道?其他几个军区为了这个都差点儿打起来。”
陈耕听的也笑了:“回头我把这些贸易资料给你一份,这些都是苏联经济最详实、最真实的资料,另外还有我们的贸易人员的一些见闻、分析报告,你看了这些东西之后就会发现,苏联的问题会比他们说的、咱们看到的还要严重的多。”
“好吧,”罗未来犹豫了一下,还是鬼使神差般的答应了下来:“不过……老三,你为什么……”
“呵呵……”
陈耕笑了笑,没回答,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说出来就没意思了,都兄弟,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我怎么能视若不见?
————————————————————————
不知道中航技总公司是怎么想的,或许是他们不认为苏联会同意将这两款发动机的技术转让给润华实业,又或者是他们认为就算苏联转让了这两款发动机的技术也不会对中航工业体系下的各家企业造成威胁,亦或者是这个汽车工厂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在罗未来连同整个考察团队回去之后不到半个月,中航工业总公司就向润华实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航工业总公司支持润华实业从苏联引进D—36和D—30K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的做法,但国家不会提供任何资金方面的支持。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都不会说出口的前提:润华实业必须与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企业一起搞一个汽车厂,否则这事儿免谈!
既然这样,那就谈呗!
润华实业的态度很明确,谈是可以谈,润华实业也诚意十足,甚至在分红方面都可以做一些让步,但有几个原则性的条件必须获得认可:第一,润华实业必须拥有绝对的投票权;第二,大家都可以派人过来,但所有的人都必须通过润华实业的考核,并且在今后的管理中有足够的人事权;至于第三么,对于中航工业总公司提出的增加名额的做法,润华实业很坚决的予以了回绝:就是之前说的这几个,一个都不能增加!
为了缓和大家的不满情绪,润华实业将产能做了部分调整:皮卡车的产量暂时不变,但面包车的设计产能增加了50%,也就是面包车的设计年产能为30000辆。
润华实业的回复一出来,整个中航工业瞬间沸腾了!
面包车的产能增加了10000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年增加了大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分红总额!这意味着每家企业每年都能多分最少几百万!
那还犹豫什么?中航工业系统内的企业的眼睛都红了,总公司顿时压力山大!
这个时候的陈耕在干嘛呢?嗯,陈耕正在跟电装株式会社中国区的负责人田中信一郎吃饭聊天。
田中信一郎觉得宝宝心里简直苦的不要不要的,润华实业都说不欢迎自己了,自己还得腆着脸凑上来,何止一个“贱!”字了得?可不贱不行,谁让电装跟丰田汽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呢,现在丰田汽车急得跳脚,别说自己只是电装株式会社在中国的负责人了,如果有必要,哪怕是电装株式会社的社长,该上来的主动送“贱”上门的也得送“贱”上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