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先机(1 / 1)

叶绥所说的事情,乃是整修江南道水利。

在赵三娘说出“好山好水”四个字的时候,叶绥脑中有什么骤然闪过,随后她终于记得了,前世永昭二十六年的事情。

那一年,江南道的确出现了大事情。夏天之时,江南道连降暴雨,造成洪水肆虐,便出现了洪灾饥荒,导致民不聊生。

随后,皇上令太子前去江南道赈灾,结果却出现了常平仓仓储空虚等事,令得江南道饿殍遍地白骨满野,太子遂因赈灾不力而被废。

当她细细回想的时候,就想起了那首在京兆街头巷尾传唱的童谣:

山好水亦好,千里无一稻,太子位不保……

这童谣说的便是永昭二十六年的事情!

太子被废后,国朝便正式进入了争储时期,五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和十八皇子等人都卷入了这场争储角力中,直到永昭三十七年,太子人选才最终定下。

现在回头看过去,便发现江南道这场洪灾对朝局的影响有多深远。

在这场洪灾发生后,朝廷当然会追查根源,发现这场灾祸不仅是天灾,还是人祸!

江南道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常平仓空虚,这才是这场大灾祸的真正原因。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本座记得,十六年河内道豫州也发了洪水,第二年工部官员奏请整修水利,户部划拨了巨大的银两用在此,持续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汪印这样说道,眉目间有寒意。

整修水利距离现在还不足十年,怎么能说年久失修?

更重要的是,他记得各地官员呈上来的报告,都言“整修妥当,无一遗漏”,当然,那些银两都花了精光。

叶绥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半令,惟其如此,才能说得上人祸。那些整修的银子,多半没有用到实处。”

如果七八年前水利真的整修妥当,河堤不会处处奔溃,洪灾问题不会如此严重。

“还有常平仓,尤其是江南道这样的地方,常平仓仓储本应很充足才是。真等到了洪灾发生之后,才发现常平仓已十仓九空。”叶绥继续说道。

天灾加上人祸,所以江南道那场洪灾才会那么严重,影响才会那么深远。

不然,皇上怎么会因此而废太子?

太子平庸无能,越是到后期便越显现出来,实在非储君人选,废了乃难免之事,但是江南道那场灾难,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她没有亲眼见过江南道洪灾的惨况,但是却见过从江南道来到京兆的流民,也曾听官员描述过“人易子相食”……

江南道物华丰饶,这里比国朝其他各道都要富足,结果却要易子相食,可见这一场灾难的惨烈。

汪默了默,随后说道:“阿宁,你的意思是,本座要先查核江南道水利和常平仓的情况?”

叶绥点点头,期待地说道:“没错,不管这场灾难是不是会发生,查核江南道水利和常平仓,大人一定会有办法吧?”

她心中多少有些懊恼,江南道的洪灾,她本应早就想起来的,却始终没有想起。

不是赵三娘说到“山好水好”这四个字,她或许还不会想起来。

“本座知道了,你无须担心。”汪印看到她脸上有懊恼之意,想了想,便说道:“阿宁,你无须懊恼,便是你能察知到将来事,也不是恰到好处成为先机的。”

阿宁身上的秘密,他早已知道,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觉得是一件幸事。

洞察先机,周备行事,这固然是好,但如果这样需要靠阿宁想起某些事的话,他宁可不要这先机。

他心疼阿宁……

他眼中的怜惜心疼如此明显,叶绥不可能没有发现,她顿觉心中一暖,起伏不定的心似被慰藉了一样。

是了,的确如半令所说的那样,即便她重新活了一次,也不可能时刻都能记得前世的事情。

前世已经过去,今生才是最重要的,她全副心神都系于今生,一切俱从今生出发,会不记得前世的事情,有何值得懊恼?

她本就不是先知贤圣,只是侥天大幸得知一点先机而已。

她朝汪印柔柔一笑,眉目舒展开来,笑道:“半令,我明白了……”

汪印也笑了,握着叶绥的手紧了紧,道:“那就好。整修水利和常平仓的事,本座会有办法的。”

过了两天,司天监商易在紫宸殿禀道:“皇上,司天台五官正查看了各地的气候状况,推测出今年乃灾年,臣结合天象星宿,判断灾殃当在夏时,臣担心河内道、江南道一带会出现洪灾。”

判断天文气象,这本来就是司天台的职责,因而听到商易的禀告,永昭帝的神色沉了下来。

“司天台的确没有看错?”

“回皇上,司天台根据各地情况和星象,所得出的结果便是这样。”商易这样回道。

夏时未到,他也不敢说必定会有这一场洪水。何况……确定这场洪水是否到来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国朝水利设施情况。

于是,商易这样禀道:“皇上,为谨慎起见,臣以为当令工部整修水利,以备不测。”

“整修水利?朕记得,几年前户部曾划拨银子整修水利,应该不会出现问题的,大范围整修乃劳师动众,不过让御史台前去查验查验,倒也无妨。”永昭帝说道。

他既然想到了查验水利状况,自然想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那便是常平仓。

既然御史台查验水利,那么就顺便查验各地的常平仓好了。

最后,帝王这样吩咐道:“灾年消息,不得泄露半点!朕会让人去查各地水利和常平仓状况,你先退下吧。”

“是,臣知道了。”商易恭敬地说道,内心暗暗松了一口气。

总算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