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意见(1 / 1)

大明锦绣 宗辰 1003 字 2022-09-30

李府。

曾毅如今来李府和自家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这一点,在李东阳所有门人弟子当中,曾毅是唯一一个。

不管旁人有说曾毅恃宠而骄或者什么的,曾毅其实也是有所耳闻的,只不过对于这些传闻,曾毅只不过是一笑而过。

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些事情他明明能够以更为简单的方式做了,何必去走弯路。

旁人说闲话,那是看着眼红,曾毅又不傻,他心里自然是能够把握好这个度的。

“你是说殿下要查两位国舅?”

李东阳神色凝重的看着曾毅,两位国舅什么德行,他心里自然清楚。

甚至他也上折弹劾过两位国舅,只是,此事他这弟子曾毅若是搀和进去……。

李东阳沉吟,主要是担心皇后那边,枕边风的威力,可是不小啊,若是陛下因此而……。

“也不是要查两位国舅,只是要查当铺被砸的案子。”

曾毅轻笑了一声,开口道:“传闻此案和国舅有关,但具体是否真的有关,或者是和哪位国舅有关,还是这两位国舅全都被牵扯进去了,这如今还尚未可知。”

李东阳一手捋着下巴的胡须,脸色阴沉,两位国舅什么德行,整个京城的所有大小官员就没有一个不知道的。

所以,若说此案是国舅做下的,他其实是没多少怀疑的,毕竟敢在京城打砸店铺的,普通人还真没几个敢这么做。

所以,此案最后查到国舅身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你想查,就查吧。”

李东阳突然笑了起来,神情也变的有些和善:“此案太子殿下既然要查,你为殿下的伴读,岂能拒绝?”

李东阳这话虽然是最为普通不过的话了,可是,听在曾毅的耳朵里,却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曾毅是当今太子朱厚照的伴读。

所以,太子要做的事情,曾毅不必考虑那么多,尽心去做就行。

只要不是那些胡作非为的事情,就算是出了错,当今圣上也不会责罚的。

曾毅嘿嘿笑着,一手挠了挠头尴尬的看着李东阳,道:“其实吧,今个学生和太子提起恩师您,说就算是恩师您也会对这个案子大力支持的。”

“毕竟恩师您性子……心存百姓,不会纵容……。”

李东阳老脸抽搐了一下,看着他的这个可以说是十分满意的弟子。

“你倒是会给为师戴高帽。”

“这案子,就算是要查,最好也是悄然无息的查,别闹的满城风雨,最终的结果,若是真和两位国舅有关,让殿下直接报与陛下也行,或者你来见为师,由为师和内阁诸位内阁大学士商议也行。”

说完这话,李东阳瞪了曾毅一眼,道:“这个案子可能牵扯到了国舅,事关皇家威严,切不可胡来,不可同湖州府的那案子一般,闹的满城风雨。”

对于曾毅这个弟子,李东阳可以说是十分有九分都满意的,唯独剩下一分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曾毅胆子太大,行事略有冲动。

不过,这点在李东阳甚至是内阁其他大学士及皇帝看来,还是因为曾毅太过年轻,没有经验,没有经过磨砺,所以,这点可以接受。

毕竟谁都年轻过,都经历过这个冲动的年纪,而且,这也未必就算是不好的习惯。

最起码曾毅在湖州府查案的行为看次冲动不按规矩查案可却没出丝毫的差错,这就是能力。

但是,如今这个案子,可是不能冲动的,若不然就算是李东阳和内阁几位大学士能护着他,也必定是要多少吃些苦头的。

虽说有些时候,吃些苦头是好的,对于年轻人而言,是一种磨砺,只是最近有一桩差事李东阳想要让曾毅去做,不想因此而出了什么差错。

毕竟李东阳心里清楚的很,就算是查出是国舅府砸的店铺又能如何,至多是赔些银子,禁足一段时间罢了。

而若是因此耽误了正事,那可就不划算了。

只不过,此事如今还未定下,所以不便透漏。

曾毅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道:“恩师放心,学生知道轻重的,断然不会把这事脑的人尽皆知。”

说完这话,曾毅顿了顿,道:“皇家的面子,肯定不能落下的。”

“更何况,打砸店铺,这事放在皇亲国戚身上,算不得什么的,毕竟是没有伤人。”

“只是太子殿下心里不痛快,看不过此事,所以要彻查。”

曾毅这番话,其实就是告诉李东阳,他心里什么都清楚着呢。

“好。”

李东阳点头笑了起来,曾毅能够明白这些,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也就不用他在过担心了。

“殿下身边的那阉贼,你可是要防着一些。”

“切莫让他在把太子引向坏处。”

李东阳叮嘱曾毅,他所说的阉贼自然是指刘瑾了,宫中的事情,他会试批阅试卷之后就知道了。

虽说曾毅的法子已经让太子有了明君的迹象,可是,这阉贼终究是个祸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世上的恶人啊,总是要被清算的。”

曾毅笑着,在他眼里,刘瑾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对于刘瑾这种人,曾毅从来不奢求他能够弃恶从善。

只不过,曾毅对付人,不喜欢那种直接算计,而是喜欢隐藏在幕后推波助澜,让其自取灭亡。

因为曾毅始终相信,任何的算计都会有疏忽和漏洞,唯有推波助澜,不会被发现,就算是被人觉察了又能说些什么?

就像是之前,曾毅参加会试的时候刘瑾的举动,他早就猜到了,但是他却不想法防备阻止,而是任由刘瑾闹腾,甚至还让谷大用也别拦着。

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算是推波助澜的一种。

不作死,不会死,

这句话用在刘瑾的身上,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

李东阳点了点头,师徒两个都是聪明人,话不必说那么透,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这其实也是最轻松的交流了,不用解释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