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 家庭聚会,各家眼色(2)(1 / 1)

卫笙对二姨一家印象一直不错,她与丈夫为人老实朴实,当年父亲重病,也只有他们家宁可出去借钱都为母亲筹来了三万块。

更是扔下店铺生意到朝南医院帮忙照应,对此卫笙一直感激于心,后来赚了大钱也没少帮衬二姨一家子。

刚落座,大姨杨立芳就酸溜溜地挑起了话头,“人家现在有房儿宽裕,孩子不学习也不用着急,哪像咱们。看着没?吃饭都得来大饭店咯!老太太真是一点情分不念,临走谁都不惦记,就惦记小春儿。”

二舅舅杨立万嗤笑道,“妈那时候是病糊涂了,现在说那些还有啥用?当时我闹着分房你们咋一个个都不吱声,现在马后炮还有啥用嘞?”

杨立春面红耳赤,吭哧道,“都是自家兄妹说这些干啥,妈那是惦念我和解放照顾她这么些年,怕她走了,我俩没个落脚地方这才把房子留给我。”

“哦,那你的意思是咱们没出力,没伺候过?我和大哥厂子里多忙你又不是不知道,起早贪黑地,老二也天天在外面跑买卖,立英腿脚不好使,修车铺子又离不开他男人,敢情你们住一块顺带照顾就有功啦?”杨立芳挑起眉梢,找茬的劲头一目了然。

杨立春和卫解放对视一眼,心想这要是提出卖房搬去朝南,在座众人还指不定怎么反对闹幺蛾子呢。

这时还是老大杨立平开口了,“行了行了,难得坐在一块少絮叨两句吧,事不是都过去了嘛,再说这房子也就是立春住着,难不成还能给卖咯?谁现在也不差个住的地方,倒是立春家要是不跟妈住一块就没个落脚地方了。”

卫笙坐在座位上听着众人谈话,淡去的记忆更是如潮水上涌,这一番对话都与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如果没有记错,接下来父亲就该步入正题了。

转头去看,果然,父亲卫解放有些紧张地在桌子下面搓了搓手,然后双手握拳放在桌面开声道,“今天请大家来吃饭……其实是有个事想跟大哥大姐们商量一下。”

大舅妈徐慧珍顿时哎呦一声,笑道,“瞧你客气,有个啥事打个电话不就完了,干啥还这么大排场。”

这虎台大饭店是虎台县的最老招牌,虽然饭店整个布置在卫笙看来异常老旧和不上档次,粉色的桌布以及有些掉漆的桌椅,但却是公家的御用饭店,即便市里下来领导都是要在这宴请的。

自然,在这虎台县象征着身份的大饭店请上一顿,对于普通的工薪阶级也颇为不易了,所以在刚才卫笙一家子到来前,众人就猜测着卫解放这是闹哪一出?

毕竟卫笙家的条件即便不算太差,但也绝对算不上好,也就是个市场买菜家里煮饭的条件,好端端地怎么要请大伙来这吃一顿?

老大杨立平淡淡一笑,“有啥事直接说就是。”

“既然大哥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掖着了。大家伙也都知道我自打十五年前来了咱们虎台县,就一直在第四中学当老师,到现在也还只是个老师,房子房子没分着,职位也没啥提升。”卫解放深深叹了口气。

卫笙静静地听着,想当年十四岁的她还十分懵懂,对父亲的这些话难以理解,可如今再听来却是不同的感受了。

“以前大家都看好铁饭碗,但改革开放了,经济转型了,下海从商不再是丢人事了。既然这工作没啥前途,我寻思着就干脆辞掉!自己干!”他一口作气将话说完,抬头看大家的脸色。

老二杨立万顿时拍了拍巴掌,“说的太好了,谁说不捧着铁饭碗就丢人了?我这一直自己捣鼓小买卖不也活的挺好?也没让咱家杨迪受过穷。”

对于他的话众人不置可否。

但对于卫解放的话却都深以为然,眼下虎台县已经有不少例子证明,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是很有利可图的。

“只是这做买卖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有做好的也有越做越穷的,解放啊,你想好了?”杨立平放下筷子点了根烟,看样子似乎颇为重视。

杨立万接口说,“那还有啥想的?我是支持妹夫这么干,破老师有啥当头,赚一年钱不抵人家二道贩子倒腾一趟货的油水,说干就干!自己想开就行,赚钱的道道还不多了去了?”

杨立芳想了想,也跟着点头,不过说出的话可就不好听了,“你要早点想通自己做买卖发展起来,至于让老妈子临走为了你们俩不顾咱们?”

卫解放点了点头,“我想好了,有个项目已经考察过一段时间,跟一个老朋友合伙开个厂子,不过咱们虎台县已经不少做的了,反倒是朝南市很有市场,如再说我家就在朝南,在那边做也有个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