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网络文学还没有兴起的时代,杂志社每个月的稿费,才是她最稳定的经济来源。
有这么多的好处,问心怎么可能会轻易错过,心里很感谢初星编辑对她认可,提供给自己一个这么重要的消息。
对作者来说,跟对一个编辑比什么都重要,问心对白欣韵的印象非常不错,决定对她‘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以此来感谢她的知遇之恩。
不知不觉,一颗友谊的种子,在彼此心里种下,将来必会开出繁花似锦,结出累累硕果。
与白欣韵结束通话后,问心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始考虑写个什么样的故事,去参加这次征文活动。
问心很清楚,现在她还没有自我放飞的资本,写出的作品必须适合大众读者的喜好,毕竟最后的投票权,掌握在读者的手中。
想要获得好成绩,就不能脱离群众,一篇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才能在投票环节,为自己拉到好票数,这次问心打算写一篇走心的故事。
在脑海里,接连构思了几个小故事,都因为不够感人,被问心否定掉。
《读者周刊》的读者,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更成熟、更理性,想要打动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贴近生活,才能让他们能有代入感。
第一次出现卡文现象,问心感觉脑子有些乱,让她静不下心来写东西,干脆关掉电脑,出去走走,换换脑子。
去超市买了点日用品和食材,问心走在大街上,看着身边错肩而过的路人,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位面。
路过一个小区门口,问心看到花坛边上围着一大堆人,从里面传来一个老妇人撕心裂肺的哭声。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心停了下来,想看看这里出了什么事,有没有自己能帮的上的。
不一会,警车来了,从车里下来了两位警察,
围观的路人赶紧让开道,让警察进去办案,希望警察能帮到那位老妇人。
通过警察与老妇人的对话,问心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一个小时前,老妇人从幼儿园将自己三岁的小孙女接回来,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碰到两个问路的行人。
热心的为两人指了路,老妇人回过头一看,发现小孙女不见了。
原本以为小孩子贪玩,又已经到了家门口,她应该跑进去找小朋友玩了,老妇人没多想,赶紧追进去寻找。
哪知,老妇人里里外外找了好几圈,就连小区里认识的人,都帮着她仔细找了一遍,还是没有看到孩子的踪影。
这时候,老妇人真慌了,突然意识到,刚才她多半碰到了拐孩子的团伙,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报了警。
这个时代,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社会治安也有些乱,向这类走丢小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为小区外没有摄像头,警察做好记录后,留下了联系彼此的联系方式,安慰了老妇人几句便离开了。
警察离开后,老妇人坐在花坛边上,跟邻居和路人哭诉道:如果找不回小孙女,她也不活了,她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
看着这一幕,问心感触很深,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那些拐卖儿童的人渣,从此失去了欢颜。
这个老妇人将永远活在自责中,她的儿子与儿媳妇,极有可能因为这事,夫妻失和,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问心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此时她知道这次征文活动,自己要写什么了。
回到家,问心放下手中的东西,打开电脑,思如泉涌,很快就将一个故事的大纲写好了。
这篇《寻找回家的路》,讲述一个小女孩从小被拐卖到一个偏远山区,养父养母买她的目的,是想把她养大后,让她嫁给自己弱智的儿子。
小女孩子无意中得知了真相,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一心想离开这里,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在她十一岁的时候,碰到一个进山收药材的个体户,小女孩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他,并恳请他带自己离开这里。
个体户很同情小女孩的遭遇,在他离开的时候,将小女孩偷偷藏在货物,带她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