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知道,她喜欢的他是现在的他,那个他永远不能跟他相比。
从沁园出来,宓月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停止过,就连小宓熙也连连奇怪地朝宓月望去。“姐姐,你偷吃了糖吗?”
宓月笑眯眯地揉着小宓熙粉粉嫩嫩的脸蛋,“是呀,甜甜蜜蜜的糖。”
“我也要吃。”
“等回去了,给你泡蜜糖水喝。”
宓峥的脑子还在琢磨着先前的事,“姐,荆王下宣战书,是借了皇朝的借口向楚国开战,对吧?”
“对。”
“你之前不是说,荆国不会轻易向楚国发动战争吗?”
“那是之前。”现在的楚国因舒永泰之事,有些军心不稳,又失去一批将领。更为重要的是,舒永泰所掌的安西大军就在西面,与荆国接壤的地方。
如此重要的位置,突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故,荆王只要有点脑子都会想到,这是最佳入侵楚国的时候。不然,等军中交接完成了,新的大将军把安西大军顺利接管,就再没有这么好的时机了。
从中也可以看出来,荆王的野心有多大。
想必荆王也明白皇朝的意思,坐等他吞并周边小国,然后再来收拾。荆王图的是富贵险中求,明知皇朝的目的,他也要吞并,为的是两点。第一,荆国离皇朝太远,有鞭长莫及之势,而且皇朝现在的情况是不会轻易发兵的;第二,荆国在各分封国的实力仅为二流,还是二流之末。即使把楚国吃掉,最多为二流之首,离皇朝真正的心腹大患还差一个层次。
等荆国把楚国吃掉完全消化之后,荆国的实力又涨起来了,再吞并其他小国。没准,荆国也能位于一流分封国之列。
现在的天下形势,是大家都在拖,看谁死得快。并且都在暗处搞事挑事,试图消耗对方的实力。
“姐姐,若是让姐夫出来认定荆国有罪,是不是可以化解这一场危机?”毕竟,打仗是需要借口的,“荆国没有了借口,楚国洗清了罪名,就能寻求周边小国相助了。”
荆王野心勃勃,周边小国岂不怕步了楚国后尘?宓峥觉得应该如策法所说的那样,合纵连横。
“荆王不会给楚国太多的时间。”
宓峥能想到的事,荆王自然也能想到。
几个国家想搞合纵连横,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搞定的,十天半个月这点时间两国使者连个来回都没走完呢。
宓月打开窗口,看着外面繁华的楚王城。
她固然可以带着两个弟弟和侯府的下人离开,随萧溍去皇城。可是,她若是走了,这座对她来说,有着非凡意义的王城就要毁于战火之中了。
然而想守护一座王城,一个国家,光靠她的一己之力?难!难难难!
如果她请萧溍出来,只要她要求,萧溍必会全力相助于她。萧溍若是摆明站在楚国这一边,荆王必将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向楚国开战。
但是,萧溍是萧氏皇朝的皇长孙,他若是参与分封王国的战争之中,势必会损害到了皇朝的利益。
一个不为皇朝利益考虑,一怒为红颜的皇长孙,将使他在皇朝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那些拥护他的皇朝官员也将会对他失望无比。这一切,都不是宓月愿意看到的。
楚国是很重要,但对她来说,萧溍更加重要。
故而,她去找萧溍,只向他了解形势大局,并没有半句请他出手的意思。
这世上安有两全之法?
宓月透过窗外,看着王城街道两边忧心忡忡的百姓。
荆国的宣战书已传遍了楚国各地,面对强敌,百姓们除了焦虑和不安之外,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于皇朝来说,荆国吞没楚国,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但对楚国来说,却是灭国之危,对于楚国百姓来说,是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去王宫。”
宓月对车夫说道。
宓峥兴奋地问:“姐姐,你是不是有办法了?”
“你姐姐是人,不是神。”
“那姐姐进宫是为了什么?”
“给大王一些底气。”
楚国的士气太低迷了,战还未打起来,国家上上下下就一片灰败之象。
楚王正与慕容皓华说着开战的事,听到内待来禀宓月来了,便让人宣进来。
宓月带着两个弟弟走进殿中,看到殿中的舆图,便问:“大王在准备战争事宜吗?不知道派哪位将军去坐镇安西大军?”
楚王让宓月姐弟坐下,说:“孤思来想去,王将军最为英勇,他也曾跟你父亲与荆国对战过,对付荆军经验丰富,孤打算让他去坐镇安西大军。”
王将军所在的安北大营与离安西大营的距离最近,让王将军临危受命,可见楚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王,臣女刚刚去了沁园。”宓月没有转弯抹角,直接说道。
楚王连忙问道:“王爷怎么说?”
要说楚王不想去找豫安郡王帮忙,那是假的。但他更清楚,豫安郡王是皇朝的皇长孙,自有他的难处。没见豫安郡王都躲在楚国了,那帮皇叔还不肯放过他,杀手一批批地派来吗?
萧溍还未做过错事呢,那帮皇子就恨不得弄死萧溍,如果萧溍参与楚国荆国的战争,皇朝之上,众皇子绝对会借着这件事大肆打压萧溍以及支持萧溍的人。
宓月并没有把萧溍所说的全部讲出来,只挑了能讲的讲了,“......荆王显然是知道皇朝不会向楚国下讨伐书或者问罪书,仅提了上书的事,可见,皇朝是不会来管楚荆两国之间的事。也就是说,这一场战争,不管谁输谁赢,打成怎么什么样子,皇朝在明面上是绝不会参与进来。”
至于暗处怎么使坏,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楚王与慕容皓华得到这个消息,不得不说有种柳暗花明的惊喜,“但是,荆王的宣战书占尽了舆论上风......”
“荆王可以挑起舆论高点,我们也可以。”宓月说道。
既然荆国先拿萧溍的事来做借口站在正义这一边,楚国也能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