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春色,草飞莺长。
杨侑和窦建德在院子里踱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事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事情办妥了小半,以乐寿为中心,河间郡的良田正在逐步开垦,同时,应杨侑的要求,多处地方种满了大树,其中一些大树还是从别处移栽而来。在移栽前,不少农夫进言,说这等大树一旦移栽,恐怕难以成活。但杨侑还是决定移栽,他有他的想法,更有极深的战略意义在里面,别人自然无从知晓。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幽州城,已经做好了准备,防御突厥南下,而在恒山郡正定县,苏定方正在积极备战。虽然他曾经败给了李世民一仗,但杨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还是让他守卫正定县,防备井陉关的唐军。
杨侑十分清楚李世民逗留在并州的原因,他对河北的失败,必然不会甘心。而伪唐在并州经营多年,还有相当强劲的实力,东出河北,是非常有可能的。
并州因为有连绵千里的太行山,除了太行八径,几乎无路可走。隋军想要仰攻并州,不占地利。所以杨侑的下一步计划,是配合李靖,横扫山东,然后三面夹击中原,那时候,天下就是隋唐争霸,而大隋占据了天下四分之三,更有陇西可以直接出兵关中,这形势,就越发明显了。
然而,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杨侑是远征高句丽,然后抵达的河北,粮食无法从江东运输过来,这就决定了,杨侑只能依靠河北的力量,自力更生。
杨侑之所以首先将目光放在山东,除了李靖已经抵达彭城郡,除了因为山东的地势较为平缓,瓦岗实力最弱之外,还因为李密与王世充有着极大的仇恨。王世充之弟王世辩就是死在李密的手中,而李密的心腹谋士柴孝和,同样是死在王世充的手上。攻打李密,他得不到任何的支援,这就是杨侑思考的方向。
虽然说伪唐和伪郑同样闹翻,但中原和关中、并州相接,攻打就显得不利。两者相比较,显然攻打李密,是最好的选择。
窦建德今日来,吃了不少杨侑送的长白山人参,头发竟然渐渐转黑,显得年轻了许多。听了杨侑的计划,他低声道:“陛下,何不争取徐元朗?”
徐元朗,作为隋末的一个反贼,他势力最大的时候,占据了山东一半,琅邪郡、高密郡、东莱郡,甚至齐郡、鲁郡的一部分,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但是,此人没有多大的雄心,似乎只满足争霸一隅,做他的草头王。这是徐元朗的局限性,一个人有多大的志气,就有多大的勇气。
在势力达到最顶峰之后,徐元朗面临李密的强势进攻,整个琅邪郡已经丢弃,余下高密、东莱,人口相对较少,而且高密境内多丘陵,粮食产量不足,徐元朗支撑不了多久。
杨侑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所谓的反王他一点都不在意,只要剥夺了他们的军权,然后将他们闲置在京师,自己再实行仁政,造反的几率非常小。再说了,锦衣卫不是拿来看的,这一点,杨侑有着足够的信心。
杨侑正要回答,独孤武师走了进来,双手抱拳,道:“陛下,这是从洛阳送来的密报。”
“洛阳的密报?”杨侑伸手接过,片刻后,摇摇头,笑道:“王世充大难不死,竟然逃出了荆襄。”
窦建德闻言,也摇摇头,道:“此僚虽然幸运,但恐怕接下来,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杨侑并不在意杨侗能不能杀死王世充,争霸天下,正奇相辅,还是需要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辗平所有的敌人。能杀死王世充固然好,不能杀死,杨侑的损失也不大。而杨侗的成长,则让杨侑欣慰。
两人说着,独孤武师又递上了一封书信,道:“陛下,这是另一份密报。”
杨侑一愣,这又是哪里的密报?拆开一看,却是方德写就的信里,方德说,李建成正在赶往长安,接下来,恐怕会有打的动作,而齐王李元吉已经掌握了一支军队,兵马足有两万。
这些消息,杨侑在意料之中,所以杨侑一点不奇怪。李建成兵败之后,作为伪太子,他需要回转京师,向李渊禀明一切,必然不会留在并州。让杨侑关心的,是方德在信末提到的一则看似简单的消息,伪唐的工部侍郎温大雅秘密赶往潼关。李渊似乎对这件事情非常紧张,温大雅刚刚进入潼关,就将潼关封锁,因此方德得不到任何消息。
温大雅是工部侍郎,他去潼关做什么?这一点,让杨侑陷入了思考之中。
与此同时,温大雅已经让人将王世充的消息传达给了大唐皇帝李渊。
当李渊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整个人都笑了,他非常清楚王世充是一个爱慕虚荣之人,既然他想要盟主,李渊有什么舍不得呢?当初他刻意奉承李密,称他为天下反隋志士的盟主,让李密得意忘形。而最终的结果,是李密混的越来越差。
“盟主?”李渊笑了,王世充利欲熏心,为了一个盟主,将自己置于火上,李渊又何乐而不为呢?他迅速写了一封书信,让来人转交给温大雅。书信送出去不久,太子李建成回来了,他只带着他的三千东宫六率士兵,余下的,都留在了并州,此外,平阳公主李秀宁、驸马柴绍也都留在了并州。
李建成回到长安,没有先去东宫,而是在第一时间,去拜见父皇。他一眼就看见李渊变得更加苍老,他知道,父皇是因为河北战事的悲惨收场而变成这样,这是儿子的无能,才造成了父皇的忧心。想到此,李建成快步走上前,跪倒在地上,道:“不孝子见过父皇。”
李渊看见太子平安回来,心中也大喜,太子李建成在大唐立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和李世民一文一武,构成了大唐立国的根基。李建成虽然没有参与太多的战争,但每一次的战斗,都与李建成分不开,粮草辎重的调配,民心的安抚,经济的恢复发展,都是太子辛辛苦苦建下的,而最让李渊欢喜的,是太子的仁慈、孝顺,日后他登基称帝,必然是一个明君,能够继承李渊的事业。
李渊见儿子风尘仆仆的模样,心中一酸,他急忙道:“建成,一路辛苦,快快起来。”
“多谢父皇!”李建成站起身来。
李渊吩咐宦官端上茶水,两父子就在书房里说话。经过李建成更为详细的述说,李渊明白了这一次战斗的前因后果。李渊久经沙场,立刻猜到了杨侑这一次的目的。一想到此子如此阴险,李渊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说起来这一切还是李世民太过于大意,如果在幽州他建立了足够的情报系统,又或者是在乐寿四周,广布斥候,杨侑偷袭的机会就非常小。可是话又说回来,谁又能想到杨侑突然出现在幽州呢?或许这一切,就是命吧。
两父子谈了一会,李渊对太子的计划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李建成也明白了父皇正打算捧一捧王世充,甚至不介意让他当所谓的反隋盟主的事儿。不过听到长广公主要远赴洛阳,嫁给唐王王仁则的时候,李建成略略沉默,但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相比大唐的霸业,一个女人真的算不上什么。
李建成在听了父皇的计划之后,点头赞同,如今大唐需要的是时间,关中、并州需要耕种,恢复国力,让王世充拖住杨侑的脚步,是英明的决定,为了让王世充支撑的更久一些,可以有限度的支援。
两父子算是达成了共识,李渊将温大雅写的书信交给了太子,李建成仔细地看着,忽然指着一处,询问着父亲。因为在书信里,温大雅提到了李密也派出了使者。这个消息,李渊曾经解读过,但他有些猜不透李密的想法。
李建成却想得比较深远,他觉得,李密是不是想要和王世充和解?毕竟,如今李靖北上,杨侑占据了河北,对山东的李密已经形成了夹击之势。如今李密最大的敌人不是王世充,而是杨侑。
李建成认为,李密应该是想要和王世充化解双方的仇恨,甚至,有结盟的企图。李渊听李建成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一些可能。李密和王世充结盟,这对于大唐来说,反而是好事,反隋同盟建立,是符合众人的利益的。
想到此,李渊让李建成速速查清楚此事,李建成点头答应,站起身来,施礼退出。李渊想了想,写了一封书信,让人赶往并州,转交给李世民,李渊在信中叮嘱,这一次,一定要小心谨慎。吃一堑,长一智,他希望李世民能尽快成长起来。
而李建成回到东宫,迅速召集了部下,让他们想办法一定要弄清楚李密的真正目的,这样,大唐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李密真的想要与王世充结盟,李建成不介意做一次中间人,团结一切反隋的力量,全力遏制逆隋的发展,这才符合大唐的利益,符合李建成的利益。
众人听见李建成的叮嘱,纷纷表示,一定尽快查清事情的真相,不久,众人退去,李建成强撑着身子,进入书房,开始批阅这段日子积攒下来的折子。--54384+d4z5w+151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