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的智商不容乐观。”
季铭的黑子们,以及几个垃圾营销号,混在里头,说什么“要不说还以为季铭拿定影帝了呢”“入个围就当自己拿奖了”——不过也没有粉丝去理会他们,粉丝还是很整齐划一的。
原先季铭的团队也挺担心的,粉丝太多了,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新粉丝加入进来,实在不好管理。结果他们也没想到,惯性这个东西,包括粉丝的强大程度,因为一直以来的约束,大家都以遵守这种约束为荣,每个粉丝都在广而告之做季铭粉丝的“守则”——毕竟,现在季铭粉丝这个身份,已经成为粉丝链条中非常高的一家了。
之前比如什么星爷粉、华仔粉啊,梁影帝粉,都有高度,至于鲜肉流量粉就只能靠战斗力了——季铭粉丝是同时具有高度和战斗力的粉丝,一旦形成了优越感,大家就都想要去维护住,不想掉份。
结果一直到今天,季铭庞大的粉丝,竟然也还能维持的相当好,比如不去理会营销号,不去搞刷屏式推荐——就是那种点进话题,全是刷成就,刷公益,千篇一律,一看就跟传销现场似的。
不过媒体是不怕骂的,尤其是很多恰烂饭的自媒体。
以至于在威尼斯电影节进入第三天的时候,中国网友就觉得影帝就是季铭和杰昆之间的争夺了……也是醉了。
……
3号上午,《默》在威尼斯首映,红毯很热闹。
《兰心大剧院》全力助阵,《继园台七号》的配音张爱嘉也来了,再加上同样入围主竞赛的意大利电影《马丁·伊登》的主创——他们是受爱丽丝·洛瓦赫邀请而来。当然,还有《默》自己的人,季铭,爱丽丝、文晏、桃红、元泉,全是女性,把季铭挤在中间。
在《小丑》爆红之后,低调是不可取的,也是对电影的不负责任。
所以红毯上,季铭也是功力全出,加之《默》作为意大利导演的作品,也有本土优势,红毯上的欢呼声是相当惊人的,至少是到目前为止最热火朝天的了。
如果等一下电影反馈不好,就是个让人尴尬的鲜明对比了。
独眼浪的记者给自己的稿子想了一段词儿“在电影幕布揭开之前,《默》和季铭在意大利受到的欢迎和热情,丝毫不逊色于大火的《小丑》,无论是红毯现场的尖叫和欢呼,以及那些闪动不停的镜头,还是本地报纸上版面甚大的报导,这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是对这部电影,也是对季铭的,作为一个中国记者,尤其希望看到这么受欢迎的华语片和华语电影能够真正在成色上征服异域他国的观众。”
入座,等待电影开始。
“唔,这个导演的镜头很缥缈啊。”一一对开幕镜头做了个评价:“咦,怎么,是个默片啊?”
最开始的十几秒,昏睡五年的杨鸣醒过来的那一段,他躺在床上,镜头从整个房间拉到他的脸部的大特写,然后看他睁眼,思索……这么一段都是没有声音的,把音轨掐掉那种——《默》当然不是默片,爱丽丝这个处理,只是将这种醒来做了个暗示,以及开启幻想世界的欠揍,就像是通过了一段黑漆漆的隧道,信号在钻出隧道的时候,才重新归来。
所以杨鸣起身之后,声音就随之而来的,一一莫名松了一口气,如果是个默片,这就是过于挑战观众的审美了,实验性质也太显著了,转过神来才想起这个开场,一种道不明的感受渐渐升起。
季铭的表演,很不同啊,一一跟同事对了一眼,就知道双方都有这样的感觉。
杨鸣醒来之后,回到红星舞团,在女神老师那里出现尴尬的反应,拿衣服遮住了一下,现场很多人都了然地笑了一声,一一也不例外,笑了会儿:“很流畅啊这个导演的镜头,桃红真的漂亮,典型的梦中情人。”
然后杨鸣在回舞团的过程,跳了《醒来的牧马少年》,以及《凤·涅》两支舞蹈,让不少人惊叹的很,尤其是中国的观众——都知道季铭会跳舞,也有人看过他在粉丝会上的视频,但在电影里看到他穿着朴素的黑色舞蹈服,严整地跳出一支舞蹈来,还是相当让人惊讶的。
很快,杨鸣在旁人的议论中,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并不像一个卧床五年的人,它充满活力——现实正在入侵这个幻境。
他冲到了一个僻静的练舞室里,撕开了自己的衣服——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大的尺度。
“wow,”一一小声惊呼了一下:“所以这是个超现实的故事?”
同事点点头:“之前不是都说跟《黑天鹅》有点像么,估计也是舞蹈演员出现了臆想之类的吧。”
一一蓦然反应过来:“我是说季铭这次的表演很不同,应该是一种不真实感的漂浮感,因为他把这种漂浮感几乎放到每一个动作里头,导致后来我们习惯了,那种异样反而消退了下去。”
“这个处理很困难啊。”
“当然,一般来说这种漂浮感,都是通过电影技术来实现的,比如调色、调光之类的,通过表演来实现,我一下都想不到还有其他的例子——而且真的很入骨入肉啊。”一一啧了一声,突然住口。
此时杨鸣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充满活力的身体,他意识到有些事情并不正常,四肢的轻微扭曲,眼神大特写里变脸式的的挣扎,唰唰唰的,这一段的一幕幕几乎能够组成一张多幅的画,如弗洛伊德·培根的自画像,意味深长。
啊,多少人轻轻惊叹出声。
排练室外,有人在喊杨鸣,咔一下,这油画一样的画面碎裂开来,他手忙脚乱地穿上衣服……现实一次一次在这个幻想世界里突进,停滞的数码表,五年前的宣传单,不够优秀但像极了五年前自己的青年舞者……
电影的节奏是很紧凑的,因为本身时长就比较短,90分钟的电影,去除了不少冗余的画面,让它的可看性变得更高了,不然搞个120分钟,大量的长镜头,情节换面,很多人容易睡着。
杨鸣最后登台跳《寂静湖》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老师,笑了一下,竟让一一想到一个词“赴死的祭品”——接下来那段舞,就是献祭之舞了。
现场的呼吸都细了很多,尽管大家都只是电影爱好者,但《寂静湖》这支舞的高妙之处,已经超越专业的藩篱,尤其它本身还处于整个电影的叙事中,有大量的情感和剧情的铺垫,很容易帮助行外人感受里面的情绪。
美的惊心动魄,这是舞蹈。
惊心动魄的美,这是燃烧的杨鸣。
而这惊人的过程中,还在快速地切入青年舞者的消失,演员们的变色,观众席回闪到五年前的样子……舞台顶部的光像一个窗,缓缓关闭:
“家属确定放弃了是么?”
结束了。
一一张了张嘴:“呃,整个电影是个梦?垂死之梦?”
“梦?”同事想到那些惊心动魄的暗示:“最后说放弃,应该是一直在维持生命的病人吧,如果他并没有睡着呢,也许他只是不能开口,但还醒着呢?”
“……这么绝望?”
在一声显著的,长长的叹息之后,放映厅里的每一个座位上,都响起发自内心的掌声。
短短几分钟之后。
意大利影评人罗伊就在自己的脸书主页上发了一条短短的“影评”——“现在,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杰昆还是Ming吧。#伟大的威尼斯#伟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