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听了叹口气,“这个位子让多少人为之着迷疯魔啊,皇后也着急了,迟迟见不到实际利益,文荇几个也入朝办事了,越发受你器重,她心思不定也是难免的。”
“可朕已经足够偏心文麟了,我不能拿百年的江山儿戏,如果文祁是儿子该有多好。”
皇帝最后一句话带着压抑的低吼,用尽力气抒发心里的憋屈,遗憾和不甘心。
太后能理解他的心情,国事家事是不同的但也是扯不断。
“哀家想着留道懿旨和嬷嬷用来辖制皇后,我很担心她会频频插手姐弟之间的事,慢慢地总会影响到文麟的,那样文祁何其无辜,对她又是何其残忍凉薄。”
太后咬紧嘴唇,带着一丝严肃和替孙女委屈的心,似乎也是感同身受,曾几何时她也是被委屈的那个啊,那种心情她在理解不过了。
皇帝握着母亲的手,“娘,都过去了,有儿子在呢,朕会留下一道公开的旨意和后手,不会让文祁委屈的,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我女儿身上,我不允许,朕容不得。”
“嗯,给宗室留一份密旨,我不能完全信任皇后了,哀家老了,我唯一惦记的就是文祁了,这孩子是真心孝顺,一心一意为大齐为萧家鞠躬尽瘁,不能没个善终啊。
何况她拿的军权若是将来他真的登上帝位,会不会觉得应该收回军权呢?这是所有帝王放不下的心思,那文祁又该如何自处呢?哀家实在难以安枕啊。”
皇帝正是因为顾虑这个问题,所以才担心忧虑,要给女儿留下保命的后手才行,就害怕万一母子联合起来逼迫文祁,那她该如何伤心难受啊,最痛的是来自亲人的捅刀啊。
“朕正是因为想得太多,所以才说要留后手,您别担心,我会安排好的。”
“嗯,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不是我偏着文祁,璘哥也是我养大的我一样疼爱,可他注定了会有很多东西等着他去拿,可文祁的每一收获是她用命争回来的。
你没有看到过她身上的伤痕,每一道都让人触目惊心,都是必死之局,她不该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
太后想起文祁身上错落的疤痕,忍不住泪崩,只看到伤口就已经吓得心惊胆颤了,当时遇到危险时文祁是怎么忍着痛熬过去的,她无法想象。
皇帝抹了把脸,眼眶里有点晶莹之色,一时无言以对。
“你说有女人封王的么?”太后突然问道。
皇帝愣了一下,随即反问道:“您的意思是……?”
太后摆摆手,“不,我只是想起了文祁儿时的笑话,说我也要当个王爷,这王爷分男女么?也没这个先例啊。”
说完又觉得自己的提议不太靠谱,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摆摆手意思是你别当真,我随口说的。
皇帝却当了真,歪着头在琢磨,“如果能做成呢?不试试怎么知道?何况文祁现在的功绩和能力未必不行啊,正经说就算是封王我父皇也一定能同意,这对文祁来说也是一种另类的保护了。”
太后瞪大眼睛,“我随口一说的。”
皇帝摆手,“不,我之前并不是没想过,只是试探过后遇到的阻力比较大,我在琢磨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成这件事。”
太后笑了笑,“这我可不懂,不过你父皇是个善于运用人才,不吝啬封赏的人,常常不拘泥一格。”
皇帝笑着点头,“是呢,我父皇有些举动和想法十分的大胆,但每每收获良多很有前瞻性,这一点儿子就远不如父皇。
所以当年父皇说我的性格不适合开疆拓土,更适合做实务,如有需要还得要一个胆大心细的人辅佐我才能成就一番野望,我也没想到这个人会是我的女儿。”
太后慈爱的笑了,“这倒是连我也没想到的事。”
母子两个说了说话,太后有些累了,皇帝服侍母亲躺下,这才离开。
心里一直在琢磨着封王的事,想了想交了睿王和端王来说话。
“皇兄,您找我们?”
睿王和端王进了屋先行了礼。
“嗯,有点事说说,你们还记得当年父皇封异姓王是因为什么才成功的么?”
“异姓王?哦,因为有莫大功绩吧,起码得是军功。”
说到一半睿王停了下来看着皇帝,那眼神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没有问出口。
皇帝笑了笑也不隐瞒,“朕想封文祁做王,想咨询一下你们的意见,朕很担心文祁的未来,她为大齐是出了力的,朕不想让她将来被兔死狗烹。”
隐下了没说皇后偏心眼让他想的很多的事。
睿王多精明啊,和端王对视一个眼神。
端王鞠躬行礼率先开口,“要说封侄女为王,我是第一个赞成的,这孩子让人心疼也让爷们佩服,封她为王我这头没有任何意见。
老四和老六那头想必问题也不大,宗室这头请皇叔出马说两句,再不会有问题。主要是朝堂那头,恐怕会遇到空前的阻力啊。”
宗室这头是惦记文祁给过的好处的,都是一家人,肉烂在锅里没必要去做这个恶人。
何况文祁性子很大气,自己有口吃的也没忘了兄弟姐妹,但凡人品能力过得去的,她记得见着人都能拉一把,没忘了谁过,真心不错。
皇帝点点头,这和自己预想中的情况差不多,宗室这头水磨工夫这么多年下来文祁的确靠自己的一份心收复了人心。
这一点不用怀疑,如今就是朝堂的阻力了,并没有先例封女人为王。
“不过我认为目前不合适不代表以后没机会啊,以前还没有女人上朝呢,也没有女人去战场打仗呢,孝闲公主不也破了例么?文祁不也拿了军功回来么,比谁差呢?自己没本事还要挡着别人封赏这是什么道理。”
睿王也挺不服气的开口,心里是认可文祁的,何况自家小子可没少得姐姐照顾,命都是她救回来的。
“朕再琢磨一下该怎么行事更妥当一些。”
皇帝的口气是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促成此事的成行的,可见态度之坚决,这和皇后偏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皇兄是不是因为嫂子偏心惹您不安了吧。”
端王知道一点。
皇帝脸一下变得黑沉,重重叹口气却什么都没说,表情已经说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