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回禀(1 / 1)

两人情浓的那几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宏正帝都是让皇后亲自伺候起床的。但后来他宠了惠贵妃,和皇后之间相敬如宾,便再没这规矩了。

宏正帝没想到此时皇后就守在外面。看她笑脸盈盈地样子,宏正帝的心里就是一热。果然是多年的夫妻,两人之间的默契还是在的。

昨晚他可没说今儿早上想让皇后伺候更衣洗漱。也不过是刚刚临时起意的。不想皇后却早已猜到,一直在等他起身。

“外面又下雪了。银装素裹的很是好看。咱们今儿有雪景可以赏呢!”皇后一边柔声细语的说着,一边扶着宏正帝下了床。

“好,咱们一会儿去御花园边的暖阁赏雪。”宏正帝也笑着应道。

等伺候宏正帝洗漱完了,皇后这才叫人上早膳。

红枣小米粥、鸡汤小馄饨、牛肉煎饼、灌汤小笼包、圆葱拌黑木耳、糖渍水萝卜丝、香菇菜心、杭椒牛柳等等,小圆桌上摆放的满满当当。

看着这一桌吃食,宏正帝眼里的笑意一点点的扩散,眼角、嘴角都舒展开来。这些基本都是他爱吃的。皇后对他的心,这些年一直没变过呀。

皇后亲手给宏正帝盛了一碗粥,“皇上,臣妾知道您不太喜欢甜粥,但这周养气补血的功效好。您多少用一些,好不好?”

她声音轻柔,还带了几分恳求,眼神里有透着几分担忧。

被人这样求着,宏正帝哪里说得出拒绝的话。更何况,他现在正是想和皇后修复关系,回到从前的时候。当下便从皇后手中接过白瓷碗,笑道:“皇后说好,朕自然要吃的。”

皇后脸上的笑容顿时灿烂起来,还有几分微微的松口气的感觉。

宏正帝心里酸酸涩涩的,舀了一口粥送进嘴里。有红枣的香甜,小米的软糯,味道似乎比想象中的更美好。

凤鸣宫外,楚洵和齐晏已经到了。

“母后可起了?”齐晏先问了一句。

“皇上和皇后娘娘正在用早膳。”守门的小太监回道。

“麻烦公公通报一声,我们有要事禀告。”楚洵道。

“还是等等吧。”齐晏却拒绝了,抬脚走向了大门边的门房。这里有炭盆,且能遮挡风雪,冻不着。

他毕竟是皇子,楚洵虽然心里着急,但站在凤鸣宫这里也不敢反对,只能随着齐晏一同进了门房。

“等父皇、母后用完膳了你再进去通报。”齐晏对小太监叮嘱了一句。

“是。”小太监忙应了。

齐晏看似脸上平静无波,心里却泛起了点点涟漪。

犹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他来给母后请安的时候,偌大的凤鸣宫里只有他和哥哥两个人陪着母后。而父皇,总是在一早就匆匆去了长乐宫!

大过年的,好像后宫的妃嫔们也能得到自己放松的时刻。大年初一到初三这三日,后宫的妃嫔们不用给皇后请安,可以在自己的住处享受年假。而完成了除夕任务的宏正帝,这三天都会在长乐宫住着。

齐晏不知道自己母后心里是作何感想。身为正宫皇后,新年伊始就不能得到自己夫君的陪伴,心里真的一点不难过么?

他记得那时候母后对着他们的时候都是笑的。似乎只要有他们就足够了。可就连他,有时候心底都会生出一丝渴望。渴望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父皇、母后还有他和哥哥,他们一家四口能坐在一起用早膳,开始新的一年。

只是多少年了,这个渴望从来都没有实现过。就好像只是他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一样。

所以在他刚刚听到帝后二人正在一起用早膳后,他下意识的就不想破坏!

即便这一刻早膳的桌上没有他和哥哥两人,却也算是完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梦想。

坐了大约一刻钟,小太监终于折了回来,“皇上请殿下和楚大人进去。”

齐晏点点头,起身朝凤鸣宫的大殿走去。楚洵在后面跟着,敏锐的察觉这位年轻皇子身上的情绪与进宫时的不同。他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但却觉得齐晏整个人似乎都便柔和了。

大殿里,宏正帝和皇后一同坐在正中,等着两人觐见。

如果是齐晏一个人,那多半是请安,可如今跟着楚洵,显然不是简单的事了。

皇后也是知道齐晏正和楚洵在查宁王回京那日遇袭的事。因为涉及到齐晏,所以宏正帝这会没让她避嫌,而是让她一起听一听。

行过礼后,楚洵便开口了。

“臣如今已经掌握了确实的证据。那日的刺客应该和右相大人有关。还请皇上批准臣进一步探查。”

他在宏正帝面前说话向来简洁明了,没有半分的拐弯抹角。所以一句话就把结果说完了。

随着他话音落下,整个大殿安静地落针可闻。帝后二人都在消化他这一句话的结果。

皇后看了一眼齐晏,眼神里带了询问。后者只能回了一个带几分茫然的眼神。

楚洵把审问结果和证据都摆给齐晏看了,可以说是没什么漏洞。齐晏即便心里另有怀疑,也不能反驳楚洵。所以,他也只能等待宏正帝的判断。

过了一会儿,宏正帝才开口道:“你确认无误了?”

“臣确认无误。”楚洵回道。

宏正帝皱了皱眉,眯着眼,再次沉默。

听着楚洵斩钉截铁的回答,皇后垂下眼眸,掩下眼里闪过的一丝笑意。

牵扯到右相就势必牵扯到惠贵妃,而这两人代表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年前惠贵妃和齐昱可是都受了处罚的。两人至今都还在禁足反省中。右相为了女儿和外孙搏一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么容易就被查了出来,是右相这个老狐狸的手段大不如前了么?

再说,如果是要刺杀齐晏,又偏偏选在宁王进京的那一日?开春后的春猎不是更容易找机会下手?难道牵扯进宁王,是想把水搅浑?

其实越是细想就越觉得有不合理之处。那楚洵又为何这么笃定呢?是真没有往深处想,还是故作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