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计划(1 / 1)

景依今天也是话赶话有感而发,她说完见旁边两个人都低头沉思不说话,赶紧说道:“嗨,看我,说这些干什么。你们快吃菜。”

此时萧翊霖说道:“如今底下的官员大多是荐举制,举荐官员主要是看德行和才能,大多是由地方官员定期定员向朝廷推荐人才。

只是如今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那些高门士族子弟可以凭借门第而世代为官,但庶族寒门子弟却难以进入仕途。久而久之官场也就被世族门阀所把持。”

林修寒点点头,“是啊,那些寒门子弟中也不乏德才兼备之人,却根本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想要获得机会就得极尽钻营请托。而这样的人德行又能有多好呢。”

景依之前没有关心过这个时代的官场制度,现在听两位大哥一说才了解一些。

她想了想自己知道了历史说道:“这种荐举制度确实有很多弊端。时间长了世族门阀把持着各个要害的职位,朝廷下达的一些政策实行起来势必会受到影响。”

景依没说的是久而久之皇权也就受到了影响。皇帝也会慢慢被架空。纵观历史,荐举制后来被淘汰,科举制实行起来,才给了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

萧翊霖一直也在寻求改变这种弊端的办法,说道:“景宴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不妨说说看。”

景依可不想多谈论朝政,嘿嘿笑道:“我一个平民百姓哪知道什么朝政,刚才都是瞎说的,瞎说的。咱们不谈朝政,快吃菜,一会儿都凉了。萧大哥,你多喝点儿这个鸡汤,补身体。”

景依为了转移话题赶紧给萧翊霖又盛了一碗鸡汤。

萧翊霖看得出少年是故意转移话题,不过他也知道这个话题不宜当着林修寒的面说。

林修寒主动聊起了冬小麦的事,“景宴,冬小麦已经停止了生长,如果天气再冷的话不会被冻死吧?”

景依摇摇头,“应该不会。我看过冬小麦的麦苗和埋在土里的根部,都还活着。等过了年开春天气暖和起来它们就会返青继续生长,而且生长速度比较快。明年五六月份就可以成熟。而春小麦则要等到秋天才能成熟。

最重要的一点是收割完冬小麦后田地还可以种第二茬庄稼。可以种大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还可以种植大白菜、萝卜等蔬菜。这些都可以增加农民的收获。”

林修寒听着眼睛闪闪发光,“如果真的像你说的能种第二茬庄稼,那第二茬庄稼就是百姓们多收获的,老百姓不用再交税,那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毕竟之前全国都没有种第二茬庄稼的先例,自然也就没有交税一说。

萧翊霖也很希望少年的试种能成功,“是啊,粮食不管是对老百姓还是对朝廷都太重要了。景宴,如果你的试种成功,势必会全国震动,到那时你不想引人注意都不行了。”

景依也想到了这一点,“那也没办法。以后我要做的事多着呢,不能因为怕出风头被人注意就不做了。”

萧翊霖点点头说道:“如果冬小麦试种成功,到那时就给你向朝廷报功,我想到时候皇上很有可能会召见你。你在皇上那里有了名号,别人也不敢对你太过分。再说还有我保护你呢,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林修寒说道:“对,景宴你之前就制出了水车,还有你想出来的耕地的犁,还有地龙、火炕,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如果你试种冬小麦也成功来话,你的功劳可是不小,我相信皇上一定会重重嘉奖你。

到时候京城里那些人肯定以拉拢你为主。不过对于某些人也不得不防。”

景依点点头,“这我知道。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我先把冬小麦试种成功,明年新开垦的荒地也会种上棉花、枸杞、向日葵,我还准备种一种油菜花试试。”

林修寒不由问道:“油菜花是什么?”

景依回道:“油菜花是一种开黄花然后结油菜籽得作物。油菜花的嫩茎及叶也可以当作蔬菜食用。油菜花可以养蜜蜂采花蜜,油菜籽含油量很高,可以榨油。

菜籽油可以食用。油菜籽还可以做饲料用来喂养猪牛羊等牲畜,促进养殖业发展。总之它全身都是宝,用处多多。”

林修寒惊讶不已,“这么好的东西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景依笑道:“可能是因为没有人种植,也没人知道它的价值,所以你没听说过。前段时间我在这边山里发现了一片油菜花,品种非常好,就把种子都收了起来。等明年试种一下看看。我还得提前打制一些蜂箱,到时候养蜜蜂。”

林修寒觉得自己在楚景宴面前就是一个孤陋寡闻的无知之辈。少年说的很多东西他都不知道。

不过林修寒不耻下问,不知道的就问,“蜜蜂也能养吗?蜜蜂不都是在野外自己生长的吗?我知道蜂蜜是比较珍贵的,不都是人们从野外找到蜂巢后获得蜂蜜吗?”

景依说道:“这是获得蜂蜜的一种方法。蜜蜂也是可以驯养的。肯定有会养蜂的人,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不行我就亲自上阵。

蜜蜂可以为农作物授粉,可以为农业增产。蜂蜜、蜂蜡、蜂毒和蜂花粉可以作为药物使用,所以养蜂的经济价值很高。可以发展成为一项事业。”

说起自己的计划景依是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

今天景依说出自己下一步的计划也是间接告诉萧翊霖接下来她会很忙,不可能经常往靖王府跑,所以靖王府有什么事还是少找她。

而且接下来她确实准备大干了。她有了宋远成这个帮手,一些计划可以提前启动了。

林修寒觉得今天又学到了不少东西,感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景宴,你的博学我自愧不如。”

景依摆摆手,“哪里,林大哥才是博学多才。”

萧翊霖也觉得少年确实博学,不只是在农事方面懂得多,在其它方面也很有见解。

刚才他觉得少年对于荐举制的弊端一定有办法,只是他不愿意说出来而已。也许他私下里可以问问少年。

茅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