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门见山,把话点透,道“乔市长,这些烂尾楼项目里有八成是作为不良资产从四大行和东商行剥离给城建投的,实际估值远低于之前的七八个亿,现在能值两个亿还得看有没有人愿意接盘。否则的话,其实一文不值。”
林白药的第一套方案,是打算用一千万对接城建投手里的所有烂尾楼项目,如果实现,估计能发一笔大财。
就算到年底只能用一千万先盘活十几万平米的商品楼,到了明年,借楼市暴涨东风,可以一边回笼资金,一边继续盘活,哪怕资金跟不上,把部分项目转让给别的进场的资本也能赚几倍的利润。
然而,乔延年不会同意。
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么激进的方案。
林白药这是以退为进,先抛出一个异想天开,再抛出第二个相对靠谱的,两者对比强烈,会让人更加容易接受。
在后世发展成熟的楼市里,烂尾楼收购的方式,大体就是这两种。
第一种是资产并购,类似林白药提出的第一套方案,由收购方出钱收购所有方的资产项目;第二种是股权转让,收购方收购资产项目所有方的股权,或者资产项目所有方将资产项目的债权转为股权,入股收购方,合作开发,参与分红。
但是在98年,烂尾楼作为新生事物刚出现的上世纪末,从政府到银行到地方,还在摸索着寻找解决方式,所以乔延年一看计划书,就立刻让马明志通知林白药来面谈。
因为他看到了计划书的可操作性很强,远比之前所有设想过的方案还要完善。
经过面谈,林白药的第二套方案更合他的胃口。
“乔市长,城建投入股还有一个好处,您可以往宁安地产派驻财务和审计人员,负责监督所有款项的使用。烂尾楼为何形成?很大原因是开发商从市里拿地皮,再用地皮去银行贷款,然后把贷款的一部分投入到金融行业,比如放贷炒股等赚快钱,再把另一部分拿去拿地皮,再去银行贷款,由此滚雪球的发展,制造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一旦金融行业发生波动,钱收不回来,或者楼市行情不好,新开的楼盘卖不出去,造成资金链断裂,开发商破产跑路,于是烂尾楼砸到了银行手里,砸臭了政府脸面,砸毁了买楼的那些老百姓的生活……”
“允许您和城建投进行资金监督,确保我的钱,贷款的钱,城建投的钱,全部用到烂尾楼项目处置里去,挪用一分,您要了我的脑袋!”
这等于是我掏钱带着你去大保健,还主动躺平先上,用自己的清白之躯验证小姐姐的身体健康,免除你的后顾之忧。
亲爹能做到吗?
亲爹也做不到这么贴心吧?
乔延年大为震撼,眼眸里的赞赏之意越发浓郁,道“林总,我很佩服你,但我不明白,你对明年楼市的信心,到底从哪里来的?”
林白药心里很清楚,乔延年说到底不是商人,他不会因为你说“我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我有经济数据分析模型,我有搏一把的勇气和最后获胜的信心”就甩开膀子陪着你疯。
他会考虑商业因素,但那不是主要的。
能最终影响他的决断的,只有政治!
“原本,这件事我不该提,但今晚和乔市长投缘,我多说一句。”林白药低声道“乔市长有没有在建设部政策法规司里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如果有,现在可以打个电话,问问他建设部是不是正在研究如何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房改新政?”
“什么?”
饶是乔延年养气深沉,也被林白药突然提到的建设部震住了。他同时想起那夜因为李敬东得罪了林白药,马明志连夜来东江宾馆告状,好像提过这位看似年轻的林总,背后大有来头。
他抱着半信半疑的疑惑,叫俞秘书进来先陪着客人,自己去里间打了两个电话,找到了某位政规司里朋友。
人际关系里有个“六度分离理论”基本理念是说地球上随便一个人通过五个中间人就能与另一个人发生联系。
先不说这个理论的准确性,至少乔延年不需要五个人,他只用打两个电话,就找到了足够的关系让电话那头的人,说出本该保密的内部消息。
“……乔哥,你消息很灵通啊,这不刚开始研究呢……对的,97之后,东南亚楼市也崩了,国内现在积压的商品房大概有4900多万平方米,这是雷啊,不赶紧排掉,早晚要出事……”
“嗯嗯,乔哥在地方主政,眼界确实比我们在部委的开阔,上头确实有把居民住宅列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意思,真要拉起来,那涉及的产业链就长了,建材、化工、钢铁……小了说,买了房不得装修,买家具、家电?这都是整个产业链的带动效果……
“好的,早听鱼总说起过乔哥,哪天回京了咱们聚聚……”
乔延年挂了电话,望着里间的房门,目光闪烁
林白药,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有能力知道部委的政策,背景之深,毋庸置疑。
既然有这么大的背景,想必也不会缺钱,到越州等大城市里提前收烂尾楼资产,赚的岂不是比在东江多几百倍?
何必守着东江这座小庙,费尽心思,平白送给自己莫大的政绩呢?
我不是他老子,又没漂亮女儿,也当不了他的老丈人。
林白药,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