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便等同于后世的国家,稍大一些的国家,都会说自己有多少主站坦克,配伍了多少个装甲兵团。
但是,这个魏舒,就在前不久的大原之战,攻打戎狄之时,魏舒亲自指挥,竟是命令晋国士兵悉数放弃了车战而改为步战。
要说起原因来,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彼时的戎狄,大都匿于丘壑之间。这些地方,车马极为难行,也不具备平原地带可以疾驰狂奔的条件。
所以,山丘之间,动用车战,虽是可以勉强为之,但终究难全其功。
而这个魏舒,就是这么豪横。竟然敢跟习惯在山间行走的蛮夷玩起了1v1。
我战车不要了,就跟你光明正大的打一场山地战!
按理说,在没了战车的加持下,普通的以务农为生的晋国人应该是玩不过一直盘踞于丘壑之间的蛮夷的。
但这魏舒,还真就有这样的本事。他还真是以少胜多,打赢了这一仗!
要说这有点像什么?
大致就有些类似于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带着几千骑兵,奔袭几千里,以匈奴人的玩法反而把匈奴人给打趴下了。
而也正是这一战,让当时的人们都意识道,他们即便是脱离了战车,只要是大胆灵活的去尝试各种新的战法,其实也能打好仗,而且,反而会好打很多。
所以,此时战争的艺术,就是在魏舒的手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理论。
要怎么来形容他的这种功绩呢?(其实不应该称之为功绩,因为创建和改变任何战争方式都不应该称之为功绩。)
就好比是后世的海湾战争,突然让大家意识道,原来钢铁洪流终究是敌不过科技时代的变迁。
当然,这么说可能是有些夸张了。
但是他这一套更为先进的步战理念,却是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所以,要说其他人说要打楚国,恐怕没几个人敢相信。但这魏舒说的话,那就没人敢不当一回事了。
虽然他们魏家在六卿中算不得出彩,但就他个人的魄力与智慧,在如今的晋国六卿之中,那绝对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再者,晋侯如今也是隐忍了好些年,对自己手底下的这群六卿,对于自己逐渐衰微下去的本就怨气颇多。
听得魏舒如此说,他正可借机发发飙,所以又如何肯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魏卿言之有理!荆蛮实是欺我中原太甚,此时不征伐更待何时?!”
干起来!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呢?
终究瘦死的骆驼还是要比马大,你一小小蛮夷之邦,也敢妄自觊觎侵占中国之地?
“韩卿!”
“寡人命你即刻亲率三军,会盟诸侯,讨罪于楚国!”
其实按理说,这时候的晋侯,对整个国内的局势已经是没有太大的掌控力。
甚至可以说,他这个国君,已经没有任何的实权。更不要说是这些关乎礼乐征伐的事了。
但他在这时候之所以仍旧能够发号施令,这完全是因为在这件事上,有魏舒的话当了铺垫。而魏舒在说出这一番话后,也并没有被其他几家,尤其是韩家、范家、中行家所反对。
换句话说,晋侯不过是顺水推舟的耍了一把酷罢了。
一如当年的平丘之会一样。
然而,又正如之前所说的,晋国如今本就是一盘散沙。如今陡然提及起兵伐楚,那除开魏家之外的另外几家呢?
他们的态度又如何呢?
韩起作为中军将,也作为这一时代仅存的还有“争霸”观念的晋国卿大夫,他理应是赞成的。而韩氏和赵氏素来就是同盟,所以,赵家虽然赵武(赵文子)已逝,但即位者赵成也始终与韩氏交好?所以,韩、赵、魏三家自然是不会来拆晋侯的台。
而与之对应的,范氏、智氏、中行氏三家,则是对此竭力反对的。
这里还需要再说一句题外话,就是这个魏氏的宗主魏舒。此人在后来接过了韩起的执政大棒后,在其执政六年里,可谓是尽展才华,使魏氏成为了当时的一支大族,而这也为一百年后的三家分晋有其一的魏国基业是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