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杂二代的数据显示,应该没什么问题。
奶牛新品种的培育真的很耗时间,自然培育花上50年甚至100年都有可能。利用科技手段人进行工培育,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
而且成功率并不高。
秦西风等于是走了捷径,有最优秀的西域褐牛种牛,同时还拥有先进的“奶牛杂交育种”技术。即便是这样,新型褐牛的问世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老板,我个人认为新型褐牛(柯尔克褐牛)的培育是成功的。只不过限于申报的程序,咱们还得等很长时间。你现在对于新型褐牛的数量有了要求,那就只有再加大力度引进瑞士褐牛。”
杜晓燕明白了老板的想法,对方现在更关心数量的问题。
她觉得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广撒网,比如再引进3000头瑞士褐牛,然后利用最优秀的杂交褐牛种源进行配种,大量培育“杂二代”。
这些杂二代出生之后,肯定要经过筛选,不符合要求的直接卖掉,符合要求的开始培育“杂三代”。以此类推,最终形成稳固的“柯尔克褐牛”品种。
这个方案也有缺点,那就是烧钱,耗费的资金比较大。
天然牧业现在不缺钱,即便是种牛场在这一波行情中也赚得盆满钵满。优秀的冷冻种源,良种褐牛、良种褐牛(改良型)等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这些产品即便是供应内部的牧场,也同样是现款结算,毕竟都是单独核算的企业。
“这样,你做个方案上报给孙总,走一下程序。”
秦西风认可了杜晓燕提出来的方案,时间不等人,他不打算再继续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从现在开始,天然牧业的发展要提速,牧场拥有奶牛的数量必须要大幅增加。
“好的,我马上去办。”
杜晓燕做事雷厉风行,扔下秦西风就跑了。
秦西风也不介意,他随后驾车离开了种牛场,返回了村里。
瓦尔希姆牧场很快拆除了原有的畜棚和设备,运到了合作社养殖场的工地。两边同步开始安装畜棚、设备以及一些附属设施。
养殖场这边的进度很快,毕竟是成套的设备,使用年限又不长,畜棚很快就搭建了起来。经过技术人员的调试,运转正常、一点毛病都没有。
其他像牲畜粪便处理池、污水处理池等外部设施,已经建成,养殖场经过试运行之后,社员们就将所有的奶牛都转移了过来。
古丽丹和亚提克、菲茹孜等人忙的脚不沾地,登记造册、价值评估、饲养人员的挑选和培训等等。都是很繁琐的事情,很耗时间。
另外,养殖场占用了村里的土地,但社员并不是本村的人。
除了本村,塔沙杏花村的村民基本上也加入了合作社。亚提克出面去和对方谈,最终塔莎杏花村答应提供一些土地种植紫花苜蓿,专供养殖场。
其他村也有类似的安排,总之是按照加入合作社的人数多少来安排的。
瓦尔希姆杏花村提供土地建设养殖场,其他村提供或多或少的土地用于种植牧草,公平合理。但谈判的过程也得花时间和精力。
等所有的事情处理完毕,养殖场正式投入运行,无论是古丽丹还是菲茹孜和亚提克,不禁长舒了一口气!这段时间真是太累了。
瓦尔希姆牧场的升级改造项目完工要稍晚一些,主要是智能饲养系统的调试遇到了一些麻烦。等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合作社的养殖场早都投入了运行。
秦西风怪不了任何人,因为厂商和设备都是他亲自选的。
“一样的要求,甚至连具体参数都提供了,照猫画虎都还能出纰漏?”
他真的很无语,巴布鲁牧场的设备从表面上看也是国产设备,但这只是一个掩饰,系统奖励必属精品,肯定是经过“额外加工”的。
后来找的这家厂商,据说实力还不错,硬件设备没问题,还是差在整套的智能化系统上。
不过好在解决了问题,尽管拖延了一点时间。
“秦老板,蔡场长,真的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第一次做技术等级这么高的项目,耽误了时间,我们愿意认罚。以后要是有人来参观,还请二位多多美言啊!”
厂家的总经理亲自跑来,刚一见面就向秦西风和蔡友明道歉。
这次瓦尔希姆牧场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厂商甚至还组织技术人员去了巴布鲁牧场现场观摩,结果费劲做出来的设备和系统终究是差了点意思。
厂家的技术人员觉得巴布鲁牧场的整套设备和系统,应该是进口产品,只不过批了一张“国产”的皮罢了,原厂究竟是哪家,已经没办法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