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打算以这六座城池作为据点,可进可退,伺机而动。
郁闷的袁督师。
袁崇焕这几天一直被皇太极牵着鼻子走,根本猜不透八旗军下一步的行军路线,他还不敢率大军深入,否则一旦让皇太极钻了空子,绕路趁机攻下蓟,通二州,京师危矣。
所以蓟州城内的袁崇焕只是让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在皇太极的身后追击,袁督师想找一个能反败为胜的机会,或者不那么被动也好。
可一连好几天,根本毫无办法,只能每天听着坏的战报传来却只能无能为力。
他望了望辽东的方向,一时间陷入了迷茫。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侍卫的声音。
“禀大人,礼部尚书温体仁求见。”
“礼部尚书什么时候掺和兵部的事情了?”
“他说是皇帝陛下派来的。”
袁崇焕很烦温体仁,朝廷上的党争有一半是他的功劳,为人奸佞,唯利是图,却又深得朱由检的信任,袁督师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要见一见温体仁。
得罪谁也不要得罪皇帝。
袁崇焕在蓟州巡抚府上接待了温体仁。
温体仁率先行礼,向袁崇焕一拜。“一年多不见,督师大人别来无恙啊。”
“温尚书说笑了。”
袁崇焕虽然没有冷下脸来,脸上却依旧没有一丝笑容,他直奔主题的问道
“不知温尚书来此前线所为何事?”
“哈哈,督师您是聪明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的,陛下让我问您何故不出兵追剿皇太极。”
袁崇焕先是一愣,随后反应了过来,“现如今皇太极兵锋正盛,且轨迹不定,虽然现在被拦在了蓟州之外,但是恐再次奇袭京城,到那时候,就真的危险了。”
“此刻京城内外总共有勤王之师十余万,自保能力还是有的,督师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京城附近的军队虽说是勤王之师,但哪有一个是那么容易听调令的,前几日通州兵变又不是一个偶然,这些温大人不是不知道吧。”
温体仁一下子被皇太极堵的哑口无言,脸色刷的一下就冷了下来“最近京郊外围传言,你已经投奔皇太极,与其密谋共同拿下京师,现如今督师大人对关内的八旗军只追不击,听之任之,今日一看,这个传言所言非虚啊。”
“无稽之谈,我袁崇焕就算是死,怎么会和女真有瓜葛,从喜峰口破关以来,本督师第一个赶到蓟州拦住了皇太极,这明明就是敌人的离间计。”
“离不离间计的,袁督师虽然第一时间来到了蓟州,可锦州,宁远这些地方不战而失,十万八旗军消失在辽东你怎么会不知道,来到这里,只追不击,还说没有瓜葛。”
听到这里袁崇焕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督一片忠心,天地日月可鉴,又岂能信那些小人的泛泛之言。”
“我们信不信其实无所谓,现如今皇帝陛下已经信了,督师不是要表忠心吗?我来这里就是要传陛下口谕的,让督师大人三日内出兵,收复失地,荡灭女真。”
一听是皇帝的口谕,把袁崇焕所想要说的话全部堵了回去,一股寒意莫名涌上心头。
他看向温体仁,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袁崇焕一定辜负陛下所托,三日内一定出蓟州,收复遵化等城。”
“那在下就告退了。”
等温体仁走了好久,袁崇焕才缓了过来。
“陛下难道不相信我吗,臣的一片苦心啊,就这样要会灰飞烟灭了吗?”
呕心沥血几载,他看向墙上挂着的上方宝剑,仿佛看到了当年萨尔许之战的结局。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没有让朱由检等太长的时间,温体仁来蓟州后的第二天。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八,蓟辽督师袁崇焕率兵十二万出蓟州,寻找八旗军主力决战。
这是继萨尔许之后,明朝最大的军事行动,那一次,战场在千里之外,允许失败,这一次,战场就在关内,丝毫闪失,则天下倾覆,后果不堪设想。
袁崇焕深知这一点,但是皇命在上,他不敢不从。
哪怕是战死,也总比被别人认为是叛徒冤死好。
骑在马上的袁崇焕抬头看向天空,想起了自己的老师孙承宗。
那个瘦弱的小老头此刻应该为退敌兵在上下奔波呢,勤王之师间脆弱的关系全靠一个人维系。
“老师,或许我死,才能让陛下清醒。”
大明,你的未来在哪里?
他看了看脚下的土地,随后拔出配剑,声嘶力竭的喊道“出发,驱逐鞑虏。”
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不久之后皇太极就收到了消息,他目光深邃的看向蓟州,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
……
辽东,青台峪。
江枫这几天一路过关斩将,连下耀州,海州,屠城之事果然震慑力极强,等他来到青台峪的时候,城中守军百姓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得到了的是一座空城。
带走的全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就全都烧掉,江枫等人入城的时候,大火还没有熄灭,染红了半边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