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王宏宇写的《生产论》序言,要让士农工商兵都能看懂,
而且第一关就要让朱由校和魏忠贤看得明白。
这次要发表的《生产论》序言,实际上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掀起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浪潮。
《生产论》是用普通人日常用语写得,这样能看懂的人就大大增加,也加快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步伐。
王宏宇的一个举动就会起到双重作用,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革命。
当然,会遭到保守文人士族、官僚的强烈反对。
甚至会集体向天启皇帝上书,要求严惩王宏宇这个始作俑者。
不过受益者毕竟是大多数人,随着王宏宇白话不断面世,白话文会逐渐取代文言文,最后文言文只能变成研究历史、考古的一门文学科目。
王宏宇在写给天启与魏忠贤的信中,把《生产论》白话文面世的好处讲的很清楚,让他们做好接受文人、特别是东林党攻击的准备。
不过这样的白话文,正适合魏忠贤这样初懂文墨的人
成千上万初懂文墨的人逐步拥有话语权,整个大明农、工、商、兵会掀起通过、报刊、杂质、科普小册子学习文化与技术的热潮。
所以写成日常用语的形式,也就是白话文,只要认识少量的字就能把意思想出来,结合前后几句话,就能把不认识的字认出来,下次再遇到这个字就想起来那句话,这个字不用他人教就学会了。
他对于之乎者也很厌烦,还有竖着从右向左、竖排写毛笔字,确实有一点阅读难度。
普及简体字就逐渐提上日程了。
王宏宇已经列出了大部大写字与简化字的对照表,只是他的文字水平实在有限,无论是大写字还是简化字都是中级水平。
他要收集资料和人才,估计短期内很难办到。也不知道努尔哈赤是如何发明女真文字的,想必绝对有一套班子,他再聪明也不会一个人能完成的。
这就需要现在争取一个好的基础。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哪一项都不能差。
目前浑河军3000人,建设军屯3000人,总数其实不多,最大的瓶颈就是粮食。
往大了说,还是经济限制了兵马的数量。
王宏宇当然要加速发展,除了靠襄阳等地供给、从市集采购,以后用红薯作为补充,还要有更多的方式搞到粮食,从而支撑起他的采矿、手工业投资、存续和发展。
南洋大米滞销,此时的运输能力不足以运到太远的地方,但是王宏宇可以发展过去啊~
云贵川搞定以后,还要在广西、海南做大港口。
这就是他下一步战略目标。
红薯到位以前,虽然没有办法招募更多的屯民,工坊数量和种类不能一下子摊太大,但可以先抓几个重点做。
京城已有钟表、煤炭、施工队和情报站。
保定布局了书坊和文化产业。
开封则是种植草药和大蒜,以及芝麻、大蒜的酱料产业。
襄阳各地布置了情报站和采购分销的商铺。
郧阳工矿资源最好,又有3000建设军屯,目前直接开采石煤、铁矿和绿松石等,初步开了冶炼作坊。还专门搞水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这些是郧县以外的,围绕人口有3万多人的郧县,还需要更多符合本地资源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