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夺粮锋交向阳沟 上房论战出妙策(1 / 1)

虎贲巾帼传 琴藏古棉 1631 字 2022-11-09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春风拂面,桃李芳菲,山壑葱笼,红瘦绿肥。

延州城南三十里的向阳沟,一条沙石土路蜿蜒在山谷间,由南向北延伸开去。道路上,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款款而行,中间夹着数十辆木毂粮车“吱呀”向前,黄色军旗上大大的“唐”字煞是醒目,晴空之下,队伍扬起的尘土远远便可看见。

向阳沟北面坡顶的榆树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正午阳光下,斑斑驳驳的光影投洒于林荫中,仔细看时,数百双警惕的眼睛在暗处目光闪动,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坡下的唐军粮队--梁师都的骁卫将军刘旻精选了五百锐卒,卷甲韬戈,屏息而待,在此处已埋伏了两个时辰,就等着唐军的粮队自投罗网了。

梁军的致果校尉辛炳生在林中驻马而待,左手执绺,右手握剑,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眼前的唐军,脑海中盘算着攻击的队形,一分一秒地等待着出击的时刻。

在他身后,两百骑兵和三百步卒衔枚而立,整装待战。

回想临行之时主将刘旻的话语,辛炳生觉得言犹在耳,清晰可闻--“昼伏夜出,邀击唐军;烧毁刍粮,迅即撤离!”虽然连夜行军数十里,一个晚上没有合眼,但看到主将料敌无误,唐军已出现谷中,辛炳生倦意全无,心中腾起一阵莫名的激动。自己从军数年,虽然在担任马军总管的叔父手下小有战功,但今日独挡一面,率军伏击,这可是征战以来的头一次,既不能辜负主将的信赖,又要给叔父颜面争光,年青的辛炳生咧开一排细白的牙齿,咬了咬厚厚的嘴唇,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佩剑。

“将军,是否将我军携带的稽胡战旗打开?”辛炳生正在沉吟时,身旁的一个小校凑过来,低声问道。

辛炳生倚鞍而望,看着正在坡脚缓行的唐军,皆持短刀长矛,并无强弓硬弩,更无铁甲战马,遂将手一摆,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必了!刀剑出鞘,准备出击!”

只听到林中“唰唰唰”的声响汇成一片,旗手打开白旄,骑兵跃身上马,步兵刀枪在握,个个虎视眈眈,杀气十足。

辛炳生抬起手来,正了正头戴的红缨铁盔,拉紧系带,然后握住剑鞘,“哗”地一下锋刃见光,大声喝道“跟我冲!”一夹马肚,带领身后的两百骑兵一跃而出,引着大步跟进的步卒呼啸前涌,向山脚的唐军直扑而去。

马蹄阵阵,杀声震天,沙石飞滚,尘土蔽日。

梁军呈锥形阵势,奔着当面一字排开的唐军车队,猛冲而下,意图正中开花,拦腰截断,分而歼之。

辛炳生一马当先,鼓突双眼,大呼向前,八百步外,唐军一时震惊,车停马歇,士卒纷纷驻足瞭望;六百步外,唐军号角响起,士卒转身旋踵,从车底抽出五尺砍马刀,迅即列队;四百步外,唐军一分为二,前排士卒长刃相连,形成“刀墙”,后排士卒环刀在握,侧提身后;两百步外,长蛇阵般的粮车中“哗哗”乱响,半数粮车竟然谷物掀翻,散落于地,车上隐蔽的数人应身而起,半跪于车板,搭箭上弦,引弓待射;一百步外,唐军箭矢飞来,“嗖嗖”直响,如雨点扑面,防不胜防。

原来唐军早有准备!

眼见偷袭不成,只能改为强攻,辛炳生“唰”地一下,大力抽出鞍鞯悬挂的马槊,当空挥舞,寒光四射,领着骑兵大队扑向车队。

两军锋接,火星飞溅,刀枪落处,“当当”四响。

唐军前排的砍马刀上下翻飞,一堵“刀墙”密不透风,利刃所及,梁军骑兵人仰马翻,偶有骑手飞身跃下,接地而战,后排的唐军则手持环刀,猛扑而来,刀枪相交,血肉横飞,梁军始终无法接近粮车。

骑兵冲锋受阻,辛炳生内心焦急,拼杀间隙,回头顾望跟进的步卒时,只见唐军箭簇疾风骤雨般溅落己方阵中,缺少盾牌庇护的步卒冒死向前,接二连三地中箭仆地,从山岗上滚落下来,身后扬起百十道滚滚尘烟。

毁烧粮车已然不成,死拼硬打又非本意,辛炳生正在进退两难时,只见五十步外,唐军的一名将领身披绛袍,跨马横槊,正在指挥士卒节节反击。

“擒贼擒王,首断身乱!”辛炳生忽地腾起一个念头来,于是一夹马肚,甩开大队,直奔唐将,一杆数十斤重的马槊在手中左挑右刺,血雾飞溅,硬生生地在唐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眨眼之间,辛炳生已冲到对方面前,唐将见来者不善,立即挥槊迎击,两将交手,眼花缭乱,这边一个“银蛇夺喉”,直取要害;那边一个“渔夫摇橹”,化险为夷;这边使出“怪蟒翻身”,欲占先机,那边使出“顺水推舟”,借力打力……两人过手数十招,竟然难分仲伯,不见高下。

顷刻之间,两军步卒碰撞,短兵相接,喊杀声此起彼伏,谷中一时尘土飞扬。

辛炳生见不能力克对手,如此僵持,于已不利,于是拉绺侧身,横槊平击,使出一招“神龙现尾”,一夹马肚,便朝着自己的阵中奔去。回头斜睨时,只见那唐将在虎头兜鍪之下,唇红牙白,目如明星,面似满月,竟然也是一位不满二十的年青将军!

辛炳生心中暗自称奇,然而沙场激扬,箭矢无眼,容不得半点分神,辛炳生奔回本阵,急令号兵鸣金,卷甲裹旗,朝着向阳沟的坡顶急速退去。

唐军也不追赶,收拾军械,护住粮车,重整行装,准备继续赶路。

几名小校跑到唐将跟前,喜笑颜开,拱手贺道“宋将军有备无患,旗开得胜,可喜可贺!”

领兵小将宋印宝拉缰驻马,回以一揖,笑道“此乃霍公料敌如神!宋某初为领军,不谙战事,一路行来,仰仗诸位了!此去延州尚有三十里地,我等须加快步伐,方能在日落前赶回城中。”

“遵命!”

……

今日的向阳沟一战,数天前已被柴绍预料到了。

原来,那日午后,柴绍从延州府衙回到上房,坐在桌前,啜茶低语,同妻子论及晋阳战事时,忧心忡忡,气氛凝重,夫妻俩各有所思,好一会儿都没有言语。

片刻之后,李三娘才抬起头来,稍理鬓发,问道“夫君,你刚才说梁师都此番派兵南下,大概是为了策应进攻晋阳的刘武周,那你打算如何应对呢?”

“嗯,是这样的,”柴绍放下手中的茶碗,摸着自己宽大的额头,缓缓说道,“上午的军事会议,我已确定了延州‘只守不攻’的策略,正如郝齐平所说的那样——‘守,以待时变,尚可回还;攻,进退无据,反受其咎。’”

“可是,”李三娘浓眉紧蹙,不无担忧地问道,“坚守城池需要粮草,延州城中不要说军粮匮乏,就是百姓的口粮也没有富余啊!因晋阳战事吃紧,关中已经旬日没有供给延州了,我们又当如何坚守城池呢?”

柴绍点点头,回答道“夫人之言正是我之所虑!时值春夏之交,青黄不接,而数万人马不可一日无粮,我估摸着…”柴绍摩挲着光生的下颌,咂了一下嘴唇,说道,“城中所蓄粮草,虽不足以出城作战,但施行严格配给,尚能坚持数日,另外,我已派人百里加急,传书长安,恳请朝廷火速分拨粮草,以解延州的燃眉之急!虽然晋阳战事吃紧,但关中去年丰收,我想,若要朝廷一时之间调拨数万石军粮,恐有困难,但只求三千斛,应无大碍,只是当下朝廷百官的目光齐聚于晋阳,我们求粮得反复催促罢了!”

柴绍站起身来,反剪双手,踱了几步,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三千斛军粮运入延州,咱们又可以坚持十天半月了。”

“那得确保粮道无虞啊!”李三娘抬起双手,倚在桌上,托着下颌,眨了眨眼,说道,“梁军近在咫尺,粮道不能出现差池,否则,延州的军民只能摘取嫩叶,煮汤果腹了!”

柴绍听闻,沉沉地点头,思量片刻,扭头看着妻子,说道“我打算来个‘示弱于外,出其不意’,谁胆敢截粮断道,我便打他个措手不及!”

“何谓‘示弱于外,出其不意’呢?”李三娘问道。

柴绍嘴角轻扬,微微一笑,走到妻子身边,如此这般地附耳轻语。李三娘听罢,抿嘴而笑,说道,“路途颠簸,但愿车中所伏射手不要昏昏睡去。”

“所以,我准备从弓弩营中精选身强力壮者,随队潜行。”

“那么,此次押运粮草,你打算让何人领兵呢?”李三娘抬头问道。

柴绍踱到桌旁,坐回位中,回答道“宋印宝。”

“宋印宝?齐王府管家宋之伦的那个儿子?”

“对,”柴绍点点头,说道,“此人先前送信营中,力表诚意,愿意效命军前,我正好可以送给齐王一个顺水人情,更重要的是…”柴绍盯着桌上的茶碗,顿了顿,说道,“宋印宝虽然年青,但在太和山大战中作战勇猛,有些头脑,也曾质疑张世隆的擅动之举,战后我授予其‘翊麾校尉’之衔,令其押送张世隆回京,这趟差使完成得也很不错。”

李三娘颔首点头,说道“自古‘英雄不问出处’,无论官宦子弟也罢,绿林草莽也好,只要能建功沙场,便是我大唐的可用之才!”

“是啊,”柴绍抚掌笑道,“谁曾料想,昔日的终南山草莽,经夫人教习,今日竟成我延州的扼关雄狮!”

李三娘瞪了丈夫一眼,嗔怪道“他们本来就是雄狮,何由我来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