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
此刻的内阁人数比之以往,少了一些。
李岩松正低头审着公文,忽而抬头看向张东相道:“老夫突然想起,春闱会试的结果该下了吧何时张贴榜文”
张东相对着报纸埋头认真,听到他问话,挪开报纸道:“昨夜听郑公说卷子都阅完了,应该就在这两日了吧。怎么,等不及要看一看考生的文章了”
李岩松欣慰道:“是啊,之前朝廷推出的政令效果也该大显,今年考生较之往年多了许多,想来一定多了许多锦绣文章。而且今年的策论是关乎西洋,老夫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
“最近老夫在看海外传回来的那些文籍,国体国情与我大景天差地别单说那希罗国,国之核心不在都城而在地方,各地领主贵族各自为政,看似散乱却是难以征服,即便攻克首都也难以征服国家,可偏偏还有一个神奇的教会存在。”
“考生不了解其中内情,不知对西方事务了解有多深,该如何作答张公,张公!我跟你说话呢,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李岩松滔滔不绝的说着,说完才发现,对面的张东相已经又捧起报纸聚精会神的看着,全然没有听到他讲话。
喊了两声,张东相被惊醒,惭愧道:“不好意思,看入迷了。”
“看的什么呀”李岩松探头望道。
“方正一写的,盗梦空间。”张东相舔舔嘴唇,意犹未尽道,“梦里一层套一层,时间还不一样,颇有些奇思妙想!你说现在这年轻人,脑子里都想点啥咱真是跟不上溜了。”
“满朝谁能跟上他啊最近天天写故事登报,还挺勤快。盗梦空间好看吗?”李岩松好奇道。
张东相摸着下巴,啧了一声:“我觉着还行吧,但不如上回那个雪国列车和东方快车谋杀案好看,这个打斗写的不好,一帮子人拿着枪杆子射来射去的,无趣至极。”
“你说这方正一,怎么一天到晚净写故事了,就算是为了推广火车,成天弄一些打架斗殴,蓄意谋杀的内容,百姓看了心里惊慌怎么办老夫就不爱看这个!”李岩松嘟囔道。
“哎,不然!”张东相道,“李公,你真应该多瞧瞧。这里面写的可都是锦衣卫大破贼人阴谋,生擒敌首。我可听家中下人说了,据说百姓看完了对锦衣卫那是五体投地,宵小都不敢犯禁。”
“兵马司的人看了不窝火啊民事的功劳他们立的,名声揽到锦衣卫那了。”
“那能咋地,百姓除了会看脸别的也看不出来。锦衣卫长得是好看,穿的还精神兵马司的人跟歪瓜裂枣似的,跟锦衣卫凑一块也不像好人啊。”
李岩松哑然失笑:“我看你也是看脸提起方正一,他之前那份提议设立科学博士的奏疏还有草拟的圣旨呢老夫再审一审,最好力求完美,别出什么岔子。”
张东相想了一会儿,道:“奏疏在这,圣旨我昨儿递上去了”
李岩松顿时怔在座位上,脑子嗡的一下!
下一刻他失声叫道:“你给递上去了!递上去怎么没跟我说过啊!”
张东相一脸懵,摊手道:“说什么,没问题呀!那圣旨不是你亲自校验完的,还夹了条子,我顺手就给递上去了。”
“这件事朝中不是没有异议,陛下也没有异议吗这有什么问题”
李岩松猛然起身,使劲一拍大腿,叫苦不迭的道:“没问题!圣旨没问题,朝廷也没问题!可是时间有问题!你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
张东相眨眨眼:“这不是什么特别的时候啊,也没过节啊!”
“科举!科举啊!”李岩松痛心疾首道,“现在有多少学子进京赶考,新设从八品官衔,不走科举。今年多少落榜的学子,你想没想过这些人看了榜文会是什么反应!起码应该等他们回家了再发,万一在京城闹将起来,可怎么收场啊!”
“不行不行我得去找陛下,希望圣旨还没传下去,要不然真要出大事了!”
李岩松说罢,提着官袍风风火火跑出公房,留下了满头冷汗的张东相。
景帝正在养心殿内看着海外传来的文籍,时不时提笔勾做些批注。
大景虽然派船出海已经有些时日,但是这还是第一次有如此大量的海外书籍传回国内。
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
其实作为一个早年外出征战的帝王,身不离宫也会时常感到烦闷。
看着这些关于海外的风土人情的‘洋书’,景帝倒是觉得轻松惬意不少。
一个皇帝,开眼界对他来说是件很有意思,也很罕见的事。
如今看的这写书,用来放松是极好的。
正当他看的聚精会神之时,门外一阵吵闹声响起。
“我有急事要觐见陛下!快让开!”
景帝眉头一皱,听着声音有些熟悉,朝身旁吩咐道:“殿外何人,放进来。”
郭天养立即起身前去,一出门立即惊讶道:“呀,李公,您怎么火急火燎的陛下找您进去呢。”
李岩松不由分说的闯进殿内,开门见山道:“陛下!臣等关于设立科学博士之职的圣旨可下了”
景帝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见他这个表情有些紧张道:“昨日就送到内务府,今早就拿到城内张贴了,有什么问题么”
李岩松双目立时紧闭,猛地一拍脑门:“哎呀!陛下这,这不妙啊!”
“如何不妙!”景帝书也不看了,神态紧张。
“科举之时,恐惹天下人不快呀!此次进京无数落榜学子若是看到这份皇榜该如何想”李岩松哀叹连连。
“东郊大学的学生,两三年便学有所成!更有甚者一年便能完成所有学业,入选皇家科学院!而那些举子呢十年,十几年,几十年寒窗苦读才有可能走到今日这一步,他们该如何作想啊”
“奋斗了半辈子,没考上不说。那些没读过什么圣贤书的年轻人,却早一步跻身官场!这谁能受得了啊”
李岩松喋喋不休,景帝的脸色开始越来越差。
心中也大感不妙!
这件事确实没过脑子,此前朝中并不是没讨论过这种情况,但是那时科举还没有展开。
而这份政令,整整拖了两个月才下决断,他拿到手后想也没想就批了。
当日就送了内务府,下发民间
如今竟是把科举这遭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