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愤怒(1/5)(2 / 2)

董平是欢喜传媒董事长…

欢喜传媒之前叫做21控股,是在徐争、宁昊入股后才得以更名。

这种操作在资本市场上又被叫做借壳。

董平还有个称号“传媒股壳王”,擅于资本市场游戏,操盘影视公司借壳上市。在欢喜传媒之前,董平曾成功将两家公司运作上市。

05年,保利华亿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华亿新媒体,2008年董平对外转让17亿股份,成功变现221亿港元退出。

2009年,董平将自己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上市公司上联水泥,后改名文化中国,2014年,他将公司按104亿港元的估值卖给了马芸,也就是现在的阿里影业。

这位资本市场的高端玩家不是靠电影票房赚钱,而是通过买壳、注入资产,再将公司高价抛售盈利。

对,就是帮赵燕子在100天赚了62亿港币的文化中国!

而赵燕子,正是徐争《港囧》的女主。

《港囧》的三家出品方分别是真乐道,光线和普林塞斯,而这背后就是三个投资人,徐争,王长田,赵燕子。

这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线都串起来了?

徐争因为光头,粉丝笑称聪明绝顶。一方面当然是在演艺事业上的才华,另一方面则是他在资本市场上的敏锐操作。而《港囧》正是绝佳例证。

拍《泰囧》时,徐争拿着剧本到处找投资人,连续被拒后终于得到了光线王长田的青睐。

徐争用边演边讲的方式打动了王长田,给这部电影投资了3000多万,《泰囧》票房大卖1268亿,创下首部华语电影过10亿票房的纪录。光线传媒大赚4个多亿,回报超过10倍。

更没想到,光线传媒股价因此一度飙升64,市值增值超过33亿,王长田身价增值近10亿元。

资本市场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4亿竟然能撬动33亿。3000万一转眼就变成了33亿,放大了100倍。

而徐争作为导演,按照事先合约,可以拿到10的分成,也就是4000万。

赚了个零头…

不甘心!

这种赚小零头的事在《港囧》时就不存在了。

徐争凭借知识产权和劳力投入在一开始就拿到了《港囧》接近一半的票房分成。

也就是说,徐争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港囧》未来的一半利润,当然也就得承担50的风险。

为了规避掉这个风险,徐争在《港囧》上映前用15亿把《港囧》的票房收益卖给了21控股,也就是后来的欢喜传媒。

这样,如果《港囧》赔了,徐争已经纳入荷包15亿的稳定收入,而其他部分亏损则会被21控股的其他股东和股民来分摊。

如果赚了,21控股在香港股价势必上升,作为大股东的徐争自然也会从中分得一杯羹。

可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这个时候,21控股背后的掌舵手已经是玩壳专家董平了。

没有董平的指点,徐争也不会这么快地在资本局上如鱼得水。

导演中有西北圈,有京圈,有港圈,如果你哪个圈都不属于该怎么办?

那就自己组一个圈,大佬会向你靠拢。

徐争就是其中典型…

其实,他如果只是创作者也没关系…

至少,他为观众带来了很多优秀作品。3

坏就坏在贪婪,到后来甚至很多影视作品还没开拍就盈利了,靠植入广告、倒卖投资权等等,很多影视项目已经变成了金融工具,最终成品是什么样根本无关紧要。

问题是,徐争现在跟天美混,赚的从来就不是零头…

(本章完)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