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稍稍沉醉了一下满院子的美好,叮嘱写意几个安排后续,朱塬还是要开始下午的工作。
吴祯赶到,运粮计划就要加速。
到了外院自己的办公室,朱塬第一个喊来了前太仓市舶副提举常报,询问并催促全新市舶法令的拟订进度。
这些日子,常报一直在根据朱塬的要求,通过收集唐、宋、元等各朝的市舶相关法律,还有朱塬参照前世记忆提出的一些建议,草拟全新的大明市舶法。
因为前世的经历,朱塬很清楚,想要促进一项产业的发展,最基本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立法。
把规矩立起来,有法可依,且不能朝令夕改,人们才能放心地去投入,去发展,去壮大。政府也能从一项稳定发展的产业中收取赋税,并将一部分赋税转为继续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大致讨论一番,朱塬要求常报三天之内将法令初稿完成,刚刚打发走对方,姚封又来找。
造船厂麻料不够了。
桐油、石灰和麻是这年代木制帆船必备的三种材料,基本都是用于填缝和防水。
朱塬离开金陵第一天,在那艘巨舟上就了解过这件事。
造船过程中的木料缝隙,先要用揉捻很碎的细麻丝填补粗缝,外层再粘上石灰与桐油的混合物,相应混合物还会用于封闭铁钉钉眼,通过隔绝避免铁料生锈。最后,还会再刷一层防水桐油。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做这些事?
有!
问题在于,从朱塬曾经一个商人的角度,非常简单两个字。
成本!
就像离开金陵第一天在巨舟上通过一个老船工了解到张士诚曾经用大食海商万里迢迢带来的沥青刷在船底用于防水那样。
老船工不知道价格。
不过只是想想,一桶沥青,经过万里转运,大概也抵得过一艘小船的造价。
因此,桐油、石灰和麻是沿海居民千百年来总结而出的最经济实惠且原料最易取得的造船解决方案。
这也是朱塬在那天日志里感慨自己对当下造船工艺无可置喙的原因之一。当前条件下,古人在造船领域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朱塬以后来人眼光觉得古人想不到的,或许,只是在现有成本允许范围内做不到而已。
朱塬与姚封讨论过后,拟出了两份公文,让人送出。
第一份是知会沿海州县,务必继续将库存的麻料送来明州,不得推诿拖延。
这年代,麻其实也是税收的一种,各地州县都有储备。
第二份给金陵。
希望老朱传令给长江流域各个州县,同样将自用之外还能结余的库存麻料沿长江而下送来明州。至于其他行省地区,太远,或者陆运不便,只能放弃。
朱塬还与姚封商讨公开收购麻料的可能性。
毕竟当下手里有钱,接下来还会有更大一笔进账。
讨论结果,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
问题还是成本。
这年代,物流体系非常落后,因此,如果想要广泛收购麻料,就必须派出足够多的人手穿州过县,再一番搜集转运,最终送到明州,一斤麻的价钱可能要抵得上一斤棉花了。
因此还是通过官府征收更加便捷。
不过,两人倒是又初步确定了另外一个想法,打算推动沿海州县加大种麻规模,就像之前已经确定在明州各地河岸路旁大规模种植油桐一样。
这两件事又有不同。
油桐不会占用耕地,营海司自己就可以拍板。
麻会。
这就需要得到金陵的许可。
其实最近朱塬也在逐渐完善另外一个想法,若随后要执行,需要的麻料数量将会非常庞大。因为麻料不仅是造船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缆绳和编织渔网。
明州这边突然缺麻,就是因为朱塬之前挪用了一部分用于编织大型渔网,让自己从金陵带来的千料海船尝试出海捕鱼。
这一方面是为了给各处忙碌的士卒民夫加餐,另一方面,恰好也关系到朱塬一直在酝酿的那个想法。
朱塬和姚封这边说着事情,又有吏员来报,明州知府陶黔亲自押着一批铁矿到了船厂岸边。
两人便一起赶往城西。
铁料,同样是造船必备。
还是出于成本考虑,铁料来源最好就近。
朱塬通过询问,得知明州西部山区有黄铁矿,质量一般,但好在距离剡江不远,剡江是甬江上游一段支流,先汇入奉化江,再在明州府城与余姚江汇合,变成甬江,直入大海。
因此,相关铁矿开采后可以顺水而下运来定海。
这件事还有个小插曲。
根据朱塬提议,朝廷才刚刚发布禁止随意开矿的法令,那怕地方官府有所需求,也必须知会中书获得批准。
朱塬能便宜行事,但还是守规矩地为此特意走了一番流程。
陶黔亲自押送过来第一批黄铁矿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些煤石样品。朱塬看过之后,别说用来炼铁,连通过烘烤加速阴干造船木料的想法都彻底打消
那煤石质量实在太差,根本不能算煤炭,只能算勉强可烧的石头。而且开采也没有临近剡江的黄铁矿方便。
还不如就近伐木来用。
说到底,依旧是成本。
就像烘烤木料。
旁观者大概会想,不就是柴火吗,满山坡都是啊,砍来用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