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修史(1 / 2)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580 字 2023-05-07

确认了‘补贴’策略,敲定产量快速增加导致过剩钢铁的流向问题,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执行方案。

首先,想要实现三年1万吨到2万吨的钢铁产量目标,不能只是太平钢铁公司一家。

这不是说太平铁矿没有单独扛下产量目标的潜力,毕竟10亿吨级别的储量,一两万吨年产目标,只相当于铁矿规模的十万分之一。问题在于,别说当下,就是几百年后,也要考虑的另一个关键,运输。

钢铁是非常沉重的。

比如在太平生产钢铁,运到北方,就说山东,那和在山东本地直接炼铁,其中成本的增加,那简直就是两个概念。

实际执行中,当然不能这么做。

因此,除了肯定还要重点发展的太平铁矿公司,其他的,至少,大明各个行省,也要有相应的官方冶铁企业,以便‘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说起这个,计划统管全国钢铁生产的大明钢铁集团旗下,已经不是只有太平钢铁公司一家,另外一个还更早,是朱塬在明州时遥控设置在山东沂州的沂州钢铁公司。

同样配套的还有沂州煤炭公司。

两家公司的运营都很不错,不仅为前方大军和后方明州提供了大批煤炭和钢铁,还帮助山东解决了一部分流民问题,这些都是后续其他行省可以参照的模板。

其次,大家讨论过程中又产生了另外一个灵感,被老朱当场敲定。

钢铁的补贴,可以和接下来的人口与土地登记相互结合。

因为税收等问题,这年代,地方上隐匿人口和土地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在,国家要白送东西了,你要不要?要的话,那就得登记。

话题还进一步延伸。

不只是钢铁补贴,比如接下来要广泛推进的全民教育,这也是第一个三年计划中被列举的项目。那么,你孩子要不要上学,要上,那也得登记。

中国人对教育的执念……

恰好就拿老朱来说,朱家当年属于到处给人耕佃的社会底层,也就比更底层的流民强一些,即使如此,老朱儿时还是被父母送去读过私塾,虽然只有几个月,却也可见,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条件,中国家长都不会放弃对子女的教育。

总之,接下来的各种政策其实都可以关联在一起,环环相扣。

这么讨论一番,钢铁之后,是又一个话题。

修史。

既然已经改朝换代,甚至这次比曾经还要彻底很多,连北元都没了,那也就更到了修史的时候。

议桉是宋廉提出。

对于此事,现场诸人的意见也是不一,赞成居多,却也有反对的,理由是蒙元为外族政权,并非华夏正统。

不过,老朱心里显然有了主意,简单商议,某人就直接拍板。

修!

朱塬对此也是赞成。

中国是什么?

朱塬觉得,那句话再贴切不过,叫做‘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从炎黄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就是千百年来不断融合而来。

这次不过再融合一个。

将来,按照朱塬的计划,必然还会融合更多。

既然如此,现在就必须把格局给打开,不能小家子气,纠结什么乱七八糟的‘夷狄之辩’。

内心里想着这些,被老朱点到,朱塬说的却是另一个:“祖上,《元史肯定是要修的,而且,要非常认真地修,耗上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在所不惜。”

老朱明显意外:“为何?”

作为一个超级务实的实用主义者,老朱同意修《元史,只是尊重一下历代惯例,可没想过耗费十年八年做这种事。

曾经历史上就是如此。

相比其他各朝历史要么几十年要么甚至几代人地耗时修撰,《元史只用了六个月就飞快完成,因此也成了二十四史中最差的一部,后世得了个‘元史草率’的评价。

朱塬曾经还翻过,确实很‘草率’。

当时的诸多事件和人物明明有着很值得记载的后续,比如扩廓帖木儿,结果,都是在洪武元年就戛然而止,以至于后世想要研究元朝,却发现史料实在稀缺。

这么想着,朱塬吩咐侍臣在会议桌末尾的黑板上挂上一副小号的世界地图,接着道:“祖上,还有大家,看看这张世界地图。前元疆土,算上目前依旧存在的各大汗国,横跨数万里之遥,咱们大明当下不过有其十分之一。修撰《元史,相当于咱们承认了元朝的正统,这其实也就意味着,作为正统的继承王朝,咱们在法理上也就拥有了接受前元疆土的正当性。大家不要小看这份正当性,这可以在大明将来的扩张过程中,帮我们消除很多不必要的阻力,说得不夸张一些,一个‘正当性’,抵得上百万大军。”

相关论调来自曾经不知哪里看过的一篇文章。

记得那文章说老朱修《元史就是这个目的,朱塬却觉得,老朱应该没想到这么深。

从某人立国后重修长城等举动来看,拿下中原,领土超越宋时,老朱就已经相当满足,其他的,某人更多只是确认一个藩属名义。

大概就是你向我称臣,咱们就和平相处。

老朱为此还在《皇明祖训里列了一长串的‘不征之国’。

说到底,这是老朱的局限性,或者,是整个封建时代大部分帝王的局限性,而其背后最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封建时代生产力的限制,导致王朝扩张无力。

沉迷扩张,反而可能拖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