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面授机宜(1 / 1)

当日落西山的时候,真正的御前大会议终于结束了,不过朱大昏君并没有立即返回夏宫,而是在二楼的一间会议室又一次单独召见了西征诸将,也就是未来的封君们……

为得就是再一次面授机宜了,孙传庭这样的文武兼修的老学究,自然知道《明礼》基本就是《周礼》的翻版,但是如赵率教、毛文龙、满桂等人却不一定知道。

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完全照着《明礼》去做……所以朱大昏君就得想办法拐着弯暗示他们可以有相当的变通权限……

最后就是给他们打气了,可别以为有了模仿《周礼》的《明礼》,就你万事大吉了,在华夏大一统2000年后,到了大明大一统早就深入人心了,这种做法几乎就是叛经离道了,不过分地说就是谋逆了。

所以今后他们少不得就得被清流言官们弹劾了——当然朱大昏君依旧可以采取留中不发……

可他们这些人也不能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到时候还哪有心思打仗、开拓?尽把心思放在揣摩后方了…

而留在议政厅一楼的大人物们,则开始享受起了“自助餐”…说起来,朱大昏君还真是会玩,把他后世那套小资情调全都带来了…

此刻他坐在长桌首位,微笑着示意众人都坐下,毛文龙、孙传庭、赵率教、满桂等人都学着近卫军的模样给朱大昏君敬了一个抬手礼,然后笔直地坐在两侧。

“诸卿,《明礼》目前只是规定了大明内藩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将来的你们和你们的封国的政治制度。

将来还会有涉及外藩的制度出来,到时候,朕还会派人去请朝鲜、南安、水真腊、暹罗、占城、琉球等外藩藩主或国王参加大朝会,届时《明礼》将更加规范…”

真是为野心勃勃的帝王啊…

孙传庭听到这话,皱眉道

“陛下,那么外藩如果觉得《明礼》过于苛刻,与大明反目,该如何是好?”

“哼,反目,反了天了他们”朱大昏君还没有说话,满桂却抢先道

“到时候,臣为陛下前驱,灭了他们就是,臣就不信哪个不知死活的外藩敢反抗大明天兵?”

毛文龙和赵率教都在点头连连,就知道他们这些武夫终于在自己的军事改革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而这利益却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对外扩张,一旦停下了脚步,乱世恐怕就不远了吧?

朱大昏君扫过众人表情,笑着缓缓道

“反目,朕是不怕的,朕也用不着诸卿分忧,因为朕有的是办法,至于说什么办法,就先给诸卿卖个关子……”

什么?这么牛?

当然牛了,朱大昏君又不是那些妄自尊大的传统帝王,他的眼界和手腕对付几个土著之国,还真是没有多大成就感,但是他也不能把底牌全部漏给这些人…

而《明礼》中的外藩篇,他在心里也有了腹稿,而且早就在他穿越之前看网络的时候有了自己腹稿,穿越登基后,他便查阅了这个时空大明及周边藩属的实际情况,之后只需要略微改动下就能排上用场了……

所谓外藩就是那群名义上向大明称臣朝贡换取厚赏,实际上啥封建义务都不履行的藩属国。

朱大昏君可没那么好说话!你们随便给个三瓜俩枣的,就想从他的国库里面搬银子?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藩属国就得有藩属国的义务,不能只拿好处不尽义务,这种虚热闹朱大昏君可不喜欢,他喜欢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又不是大撒币!

另外,薄来厚往的事情,朱大昏君也不会干藩臣在下,皇帝在上。

打个比方,藩臣就是佃户,皇帝就是地主。

佃户给地主交租子,而地主则逢年过节给佃户家发点赏,联络一下感情,可是地主发出去的赏怎么可能比佃户上贡的租子还多?

这样干,地主怎么当得下去?

所以在《明礼外藩》当中,朱大昏君就明确严格禁止了“薄来厚往”。

同时也禁止“不贡”、“不敬”和“不臣”这三种行为。

所谓不贡,就是不按时纳贡纳贡必须年年纳贡,不能想着就纳,忘记就算。

如果因为某些特殊情况,实在没办法按时纳贡,也必须在事后补贡并且赔罪。

而不敬,则是指脚踏几条船,同时向几家称臣或是关起门当皇帝前者并不绝对不允许,而是必须求得他这个帝国皇帝和他的继承者的恩准。

而后者是不允许的,不过大明不一定会讨伐,而是会解除君臣关系,将之踢出大明藩属的队伍。

从今往后,就不能给大明当狗了!

而不臣,则是指藩属国不向大明商人开放,不给予优惠待遇,拒绝大明在藩属国土的上设馆的要求。

因为藩属国不是独立国家,没有完整的主权,所以大明的商人对藩属国而言不是“外国人”,而是“上国人”,不能拒之门外,不能施之酷刑,不能肆意夺其财产。

另外,大明身为宗主国,是有权在藩属国设“馆”驻官或驻军的。

至于设什么样的馆,是驻官还是驻军,是可以慢慢讨论的,但是藩属国无权拒绝大明设馆的要求。

总之,从他朱大昏君开始,当大明的外藩并不是一件特别舒服的事情了。

得叫他们知道什么是皇明昏君朱由检支配下的恐惧了……

当然了,周边的小国不当外藩还可以当个快乐的独立国,或是成为别国的藩臣。

朱大昏君现在也不是特别想收小弟那种距离遥远,或者没有什么油水,或者难以管束的小弟,他才不要呢!

他又不傻……

他将在短期内重点发展的小弟就是安南四主、占城、水真腊和暹罗。

因为油水多啊,可以积累向外殖民扩张的长期“饭票”,同时也能锻炼下生长于大明“大一统思维”的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殖民?

不是出去辛辛苦苦给蛮夷当农奴、当苦力,还恬不知耻地说自己是勤劳善良……

总之,将来的《明礼外藩》就要照着他这个思路编,一定要尽可能的压榨外藩们的“剩余价值”,为皇明走向寰宇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