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日。
成都府。
距离吕方去那静文书斋已经过去四天的时间。
不过以这个年代的印刷技术,显然不可能这么快便将吕方需要印刷的书籍给印刷出来。
三日前,龙泉军也已表态归降于义军,成都郡境内军队,不管是禁军还是绿营,再有城池守备军,尽归义军掌控。
义军算是真正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整个成都郡地盘。
吕梁和吕方说,他已经按徐景年的建议,派人去和潼川郡的官员、将领接洽。
俗话说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成都郡和潼川郡便差不多是这样的关系。
这两郡不管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生态,都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
虽说当年潼川郡的节度使并没有能够像是成都郡节度使那般做到等实在迫不得已才举城投降,但潼川郡内的民心和成都郡相差无几。若非是成都郡比之潼川郡更要接近大渝边境,只怕潼川郡内的义军也不会比成都郡要少多少。
如今,潼川郡内的义军数量,肯定仍然是大渝各郡中比较突出的。
若能得到潼川郡的支持,那义军的实力必然又将有如飞猛进。
……
此时,成都郡节度衙门外大街上。
场面很是热闹。
最外围,是站在各个客栈、商铺楼上观望的商贾、百姓。
再然后,街道上也被堵得密密麻麻,水泄不通。
又有两圈兵丁将这些百姓分隔在外边。
圈内,又是数百百姓,多是老人和青壮。
他们的前头,则是一排穿着官服的官员和吏员。
这些人来自成都郡内各州各县,上至各州刺史、各县县令,下至各村镇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再有护送这些老前辈的青壮们等等。
而他们之所以聚集在这,全是因为一件就这三天时间迅速在成都郡内传开的大事——“兴农大会”。
由两位皇子牵头,自成都郡节度衙门由上往下全部配合行动的一场关于农业发展的大会。
先是节度衙门给成都郡内各州、府衙门下达了文书,各州府衙又很快将文书分发到下边的县里,最后,各县衙又派遣小吏通知到下面的各村各镇。
改稻清田。
文书上最为核心的四个字足够让知道这个消息的百姓们大惊失色,不管是地主还是普通的百姓。
甚至觉得很是荒唐离谱,因为千百年来,大家早将种植水稻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起码在成都郡这片地方,没有任何哪种农作物能够撼动水稻的地位。
不过,文书上所写的另外一句话却又让他们不禁为之动心。
十七皇子得神仙所赐海外仙山之种,一亩之产可当水稻十倍往上之产。
而且文书上还说了,若是大家按照方法种植,最后所产农作物不及往年十倍的,由衙门补足。
这等于是两位皇子做了承诺。
就算到最后他们的地里什么都种不出来,也绝不会落到个鸡飞蛋打的下场。除非是两位皇子想要失去成都郡的全部民心。
于是乎,在短短时间内,各村寨的德高望重长辈都到了县衙集结。
然后又到了这节度衙门。
可以看得出来,此时虽然不少人脸上仍有倦色,但眼中更多的还是期待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