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叹为观止!(来了!)(2 / 2)

这些年亲政以来,大宋朝江河日下,朝廷已经意识到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因此有了庆历新政,但很快便以失败告终。

诸多大臣不断地上书,讲述朝廷遇到的困难,在此之前,赵祯对范仲淹等人的建策是十分钦佩的。

但今日听了章衡的讲解之后,他才忽然意识到。

与章衡展现出来的学问相比,范仲淹那些人提出来的改革建策,似乎变得十分的幼稚起来。

章衡提出来的经济学原理,似乎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

章衡今日经筵上见解的知识,给大宋君臣推开了一个新的大门,但银行的筹办的事情,一时间还是没有办法确定下来,因为信息量太大,君臣都要好好地消化一番。

赵祯当场宣布,将经筵延长为半个月的时间。

贾昌朝等人倒是没有反对,虽说此次经筵开展的时间不是常规的,但延续的时间上并没有超出常规。

以往的经筵分为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两次,每次的时间都将近两三个月,这一次只半个月,也不算长。

不过往常经验的经筵官有十几个人交替开讲,这一次的半个月却只让章衡主讲,没办法,这经济学也就只有章衡能讲嘛。

章衡倒是没有嫌弃辛苦,也没有因为银行筹办的事情没有立即得到确定而沮丧。

筹办银行乃是国策,这等国策的确定,就算是延续上几年的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经筵上将经济学,章衡倒是甘之若饴,在他眼里看来,大宋朝堂上下对于经济太过于不重视了,因此变革上也是瞎几把改,挣钱上只会加赋税,花钱上却是不太懂得精打细算。

俗话讲,吃不穷喝不穷,不会算计一辈子穷。

宋朝君臣便是如此,开源只会一招加赋税,花钱上却是稀里糊涂,这样不穷才是遭天谴呢。

章衡心里期望着能够通过这次经筵,给大宋君臣多灌输一些经济学思维,这样大约对这个国家也有些裨益,对于底层百姓也有些裨益。

至于经筵讲课的辛苦,大约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章衡天天都在崇政殿讲课,听课的人也越来越多,三省下属的诸多官员,枢密院的官员,三司的孔目官等,也被特召过来听课。

按照赵祯的说法是——让大家都开开眼。

章衡见此,便将其当做一个系统的经济学课程来讲了。

第一次讲课是以银行为核心,杂糅进一些经济学原理,主要是因为有侧重,时间上也不多,只能那般行事。

但这一次却是足足有半个月的时间,来听课的更是大宋朝真正做事的人。

别看听课的有部分是胥吏,但这些人才是真正干活的人。

他们若是能够听明白这些东西,那么做事思维一但能够稍微改变,那么便会有所不同!

当然,章衡也不是干巴巴地讲经济课,而是根据朝廷治理这个重点来讲。

章衡当过佥判,主持过仓场库务的改革,又在泉州干过知州,现在更是在三司里面担任要职,还是知制诰,可以说处理政务的经验上是相当丰富的。

加上后世的他也在大公司里面摸爬滚打过,所以他以这个为讲课逻辑,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这些治理逻辑,让这些真正干活的胥吏惊为天人!

在大宋朝的官场里面,主要有几大组成部分,有出身的官员,荫官加上胥吏,这是三大组成部分。

官员瞧不上胥吏,这是长久形成的潜规则,但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胥吏私下里也瞧不上官员。

在胥吏眼里看来,很多官员就跟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他们读书是很厉害,吟诗作赋那都是一等一的,但真到了做事的时候,有时候甚至像个白痴。

当然也有十分厉害的,但那只是少数而已。

但这个章侍讲却是不同,这个章侍讲讲解的经济学十分的有趣,这倒是罢了。

关键是,这章侍讲分析起如何处理政务时候展现出来的熟稔精明,却是令他们十足惊奇的。

这章侍讲看着不过二十岁的年纪,但论述处理政务上时候的老练,连他们这些积年老吏都要为之叹为观止!

这次长达半个月的经筵,章衡获得好处也是极大的。

章衡树立起来一个极好的形象——他是个真正能够干事的人。

听过他讲课的人,无论是赵祯也好,贾朝昌这些宰执也罢,还是这些干事的胥吏,都认为章衡在处理政务上的干练,而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学者。

章衡树立起来的这种形象,对他以后的仕途有极大地帮助。

在赵祯贾昌朝这些人看来,章衡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因为他是真能干事的,赵祯甚至有些遗憾,遗憾章衡年纪还有些小,资历上还有些不足,不然将其放在更加重要的岗位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而在胥吏们看来,章衡不可欺辱,以后章衡一旦成为他们的主官,他们便不敢随意欺瞒,因为在章衡面前,他们的那些欺上瞒下的伎俩,大约都是掌上观文而已。

实际上,这次经筵的确对章衡未来的仕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世学者对此次经筵评价极高,此次经筵将章衡打造成为一个领域上的宗师。

甚至后来有经济类学者认为,章衡是经济学科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