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古琴绝弦(1 / 2)

(),

“力拔山兮气盖世。”

江寒开口念道,同时双手握住了插在石上的戒尺。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头顶竟然升腾起一股直柱般的才气,聚而不散,直达三尺有余。

同时江寒双臂使力,戒尺上的铁链一根根崩直,啷铛作响,戒尺一寸寸的向上。

原准备离开的孔元济看到这一幕不禁面露惊骇之色。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神力?

仅是这第一句诗,就让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力可拔山的威武战将。

作为孔家人,孔元济自然知道这句诗极好极好,若后面的诗句不差,至少也是足以闻州的诗作。

那位主考官看向江寒,也不禁面露惊色。

此刻那把戒尺已经被拔到孔元济先前拔起的高度,那主考官本来想让江寒过关,却发现戒尺竟然还在慢慢往上拔。

“砰砰!”

突然,捆着戒尺的铁链一根接着一根崩断,而后轰的一声,江寒直接将戒尺从石头中拔了出来。

拔出这口戒尺后,江寒才发现这口戒尺竟然长达一米,通体漆黑锃亮,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但这股气息却又让人感到一股虚假。

“这怎么可能?!他将那口戒尺直接拔出来了?!”孔元济面露惊色,他拔过这口戒尺,自然知道拔出这口戒尺的难度,适才他甚至只能拔出一半,另一半尚且死死卡在石头当中。

而江寒竟是直接将戒尺拔了出来。

而且那首诗尚未作完,甚至只有一句。

那位主考官也是面露惊叹之色,说道:“好诗,好力气!”

江寒将戒尺放回石头上的插口,而后朝着那位主考官拱拱手:“敢问是否已经过关?”

那位主考官点头道:“过!”

“不过,本考官另有一个问题,你这首诗为何不作完?”

江寒微微沉吟,为什么不作完?因为除了第一句写得气壮山河,势吞万里外,另外三句都是充满消极的。

这首诗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叫《垓下歌》。

诗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当时项羽败给刘邦,在垓下这个地方陷入刘邦的重重包围,粮草吃尽,兵将折损严重,已是山穷水尽。

而刘邦那边的张良献计,让人奏起楚国的歌声,使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占领了……这也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项羽惊醒后饮酒消愁,就作了这首《垓下歌》,说自己卓绝超群,气盖一世,可惜天时地利失去,乌骓马也跑不动了,乌骓马跑不动了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又该拿你怎么办?

这首诗成为传世之作,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却忽略了虞姬在之后所作的诗。

据说当时项羽作出《垓下歌》后,虞姬觉察到项羽萌发死意,已是挺剑作舞,并作了一首《和项王歌》。

诗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乐生。

……虞姬在作完诗后,就横剑自刎了,希望以自己的死唤醒项羽求生的欲望,能让他杀出重围。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项羽于乌江前自刎。

一代豪雄,死得慷慨壮烈。

这首《垓下歌》第一句气吞山河,气象壮大,可惜后面三句却过于消极。

如果作出来的话,只会影响第一句的威能。

因此适才江寒只念诵了第一句,但也是顺利地拔出了石中戒尺。

江寒微微沉吟,说道:“学生一时之间并没有想出后面该怎么写。”

闻言,那位主考官有些失望,这第一句便有如此威力,倘若之后的也不差,必定能成为一首镇国的战阵诗,若是江寒能作得出来,大夏的儒道力量又能强上几分。

只是这位主考官不知道的是,就算江寒想念诵出来,也不能增加其威力。

孔元济看着江寒,心中陡然生出一种挫败感。

这个江寒的诗才也未免太过恐怖了些,哪怕是一句诗竟也能超过自己的一首。

……

“好诗!”儒圣庙中。禇云栖忍不住赞叹一声。

“确实是好诗!”周鸿雁也叹道:“只是有些可惜。”

以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所表现的气象来看,简直让人惊叹不已,原本在场的大儒都以为后面会更加惊艳,一个个都等着呢,谁知道江寒竟然只作了一句。

“那个天龙遇上了第二阁的学子了!”就在这时,于钟景沉声道。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注视着棱镜上的一角。

只见蜿蜒的登山阶梯中,天龙拖着大刀追上了一名正在攀登的学子,竖着单掌问:“这位施主,请问这六字如何读之?”

那位学子惊疑不定,道:“我为何要回答你的问题?”

天龙和尚又问道:“那施主且看贫僧,像佛陀还是像恶鬼?”

那学子不答,转身就往阶梯上跑,刚才第一阁所发生的异变他看得清楚,一旦自己回答,就会被天龙斩首。

天龙和尚叹了一口气,道:“取死之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