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拄着拐杖的男人(1 / 1)

此刻的窗外已经细雨蒙蒙,雨滴啪打在会议室的窗户上,溅起一蓬水雾蹦散,扭曲的映照着室内幕布上的信封照片。

信封正面贴邮票处是一枚一元天空邮票,邮政编码处空白,左侧偏上位置是邮寄地址:A市长江路188号公安局刑侦支队,中间是七个方正仿宋打印字体:陈建斌支队长(收)。

“信封上打印字体的密度光谱分析显示和信纸上的字体使用的是同一台打印机。”

夏冬继续翻动投影是信封的背面:“信封的型号是DL信封也就是五号信封,SJ市希望纸制品厂于三零一八年七月印刷,印发量为二十万,在我市有大量流通。”

“邮票是三零一九年印发的制式邮票,使用量也非常广泛,粘附邮票的是固体胶棒,我们对胶棒的胶体成分做了分析,对比确定是DL牌办公胶棒。”

陈建斌冷峻如冰霜冻结的表情稍有缓解,微微点头,熟悉这位支队长的刑警队员都知道,这代表汇报工作过关了,夏冬暗暗松了一口气,转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技术室的工作做的不错,细节分析到位。”

话音落,陈建斌看向右手边的王涛:“王涛,你负责侦查工作,你这边的调查结果怎么样?”

王涛皮肤黝,黑寸板短发坐在陈建斌旁边身高要矮半头,脸上申请凝重如窗外铅云:“陈队,这几天我们对这份封信的来历进行了追踪。”

和夏冬温婉甜美的声音不同,王涛的嗓门很大声音浑厚,他接过夏冬递过来的PPT遥控笔点动PPT,投影幕布上呈现一张邮筒照片:“我们通过信封上的邮戳,找到了信件的邮寄地址,黄河路邮政投递站。”

王涛继续点动PPT翻页是邮戳的放大画面:“黄河路邮政投递站是每天下午四点前清理邮筒内的信件,然后在第二天盖戳送邮,邮戳上的收件时间是八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说对方是在八月二十七日将信件投入邮筒的。”

“黄河路邮政投递站门口附近有两个监控摄像头能够拍到邮筒,一个是投递站门口的自有监控正对着投递站大门和邮筒,另外一个是投递站临街道路西侧五十米外的交通违法监控。”

王涛声音低沉,陈建斌和夏冬的注意力都在投影幕布的照片上:“通过提取当天的监控记录,我们找到了投递这封信的人!”

陈建斌眼神一动,身体不自觉前倾,夏冬也没想到王涛这么快就找到了投递信件的人。

投影翻动,出现在幕布上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点击视频可以看到正是这个小男孩踮着脚将一封信投进了邮筒。

是一个孩子?

夏冬捂着嘴,眼神中满是不敢置信:“王涛……你是不是会搞错了,怎么会是一个孩子?”

陈建斌也用疑惑的眼神看向王涛,一封邮寄给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恐吓信,投递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孩子?

没错,陈建斌之所以如此慎重对待一封匿名信,就是因为这是一封恐吓信。

恐吓公安局刑侦支队……也算是天下奇闻了。

陈建斌看到这封信的第一反应就是假的,是恶作剧,但是常年游走在罪恶边缘,和各种穷凶极恶的罪犯打交道的陈建斌依然对这封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是信件的内容太过惊骇,另一方面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给刑侦支队写恐吓信?

王涛苦笑着摇摇头:“我的第一判断也是我们是不是看错了,但是经过反复确认,我们最终确定投递信件的就是这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但信件的真正投递人并不是这个男孩。”

陈建斌眉头皱的更紧,两鬓拉起了几条皱纹,眉心拧成川字但是并没有提出异议,显然在等王涛的下文。

“由于黄河路邮政投递站的取件时间是每天下午四点,所以我们调取了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四点之后,直到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之前的监控视频资料,这段时间内包括这个孩子在内一共有六人投递了信件,这六封信件都是在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二十八日盖戳送邮的。”

“其他五封信件我们都已经追查到了,根据信封上的寄件方地址找到了投递信件的五个人,排除了五人嫌疑。”

投影切换,正是其他五封信件:“这个投递信件的小男孩我们也已经找到了,他是附近一家饭店老板的孩子,在投递站对面的十二小学读四年级,当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的路上,孩子遇到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就是这个男人让孩子帮忙投递的信件。”

拄着拐杖的男人?

陈建斌精神再次振奋,男子拄拐,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但是暂时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故意伪装:“孩子记不记得对方长什么样,比如有没有特殊的面部特征,多高、穿什么衣服?”

“还有这个男人是在什么地点给孩子这封信的?”

陈建斌的问题果断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读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也就是十岁或者十一岁,这个年纪不太可能描述清楚对方的长相,但是对一些明显的特征应该会有印象。

“陈队,相关的问题我们已经询问过,孩子说对方带着口罩并没有看清对方的脸,他是看对方拄着拐杖,是残疾人才帮忙投递信件,男人当天穿的灰色夹克衫,身高和孩子的父亲差不多,我已经见过孩子的父亲,身高大概一米七左右,对方交给孩子信件的地点就在交通监控摄像头平行的侧面,一家面馆门前。”

陈建斌敏锐的把握到了王涛汇报中的重点:“你的意思是说,那个监控摄像头刚好没有拍到对方?”

王涛立刻点点头,翻动投影,是一张街面照片,上面标注了四个红点:“这是我们在街对面的三层楼楼顶俯拍的街景照片,第一个红点是邮筒的位置,第二个红点是投递站门口摄像头的位置,第三个红点是交通监控摄像头的位置,而第四个红点就是拄拐男子交给男孩信件的位置。”

照片很清晰,四个红点之间好像连接成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一下子呈现在陈建斌面前。

盯着投影幕布上四个猩红的标注点,陈建斌的思绪回到了三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