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谜团(下)(1 / 2)

在十二年前的那场兵变之中,除了刚出生的李彧之外,先皇李伯宗的其他皇子皆不幸遇难。

包括当时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李显,而齐太后正是李显的生母。

而后宫之中的嫔妃也死伤惨重,李彧的生母郑妃在产下李彧之后也因失血过多不治而亡!

在大梁,立储一般会在皇子五岁之后。

立储之前会考其品行学识以及一些治国之道,只不过时间一长,这些都早已流于形式!

特别是大梁最近这几十年,所立太子一般都是皇后之子!

若是在第一个皇子到了五岁之后,皇后还未诞下子嗣,才会立第一个出生的皇子为太子,同时还会过继给皇后,由皇后抚养成人!

只是当初在平乱之后,因其他皇子都已遇难。

一国若无储君,根基便会不稳,在诸多大臣的建议之下,李伯宗便立李彧为太子,又将他过继给当时的齐皇后。

李彧生母已去,齐皇后又别无子嗣,所以这一切到也算顺利。

一开始齐皇后对李彧倒也算照顾,毕竟经过此事,整个后宫死了这么多人,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许多,两个人也算是相依为命。

可在一年之后,齐皇后发现自己又有了身孕,便生出了许多想法!

虽说尚且不知腹中是皇子还是公主,可自那之后她便越看李彧越不顺眼,多次以李彧行为不检、品行不端为由想要先皇将他太子之位废黜,这样一来,若是自己诞下一位皇子,那便顺理成章的立为太子,成为大梁的储君。

可此举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他们自然能明白其中的缘由,虽说李彧已经被过继给了齐太后,但毕竟并非自己亲生。

如今又有身孕,齐太后自然更加希望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继承大统!

只是齐太后给出的理由太过牵强,李彧当时不过一岁有余,何来的行为不检、品行不端?

而且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若是齐太后此举得逞,那么日后齐太后的人便会在朝中得势,他们日后必定会受到排挤。

想比之下,若是李彧继位,对于他们来说,则要公平的多!

再者,李彧虽说年幼,却也是李伯宗亲自册封的太子!

而且,立储废储皆是国家大事,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意下旨,更别是皇后三言两语就能左右。

况且,自大梁开国以来,后宫素来不得干政。

所以齐皇后虽说极为不满,却别无他法。

在那次平乱之后,先皇的身体每况愈下,两年之后还是驾崩了!

临终前,李伯宗将李彧托付给了吴王以及几位顾命大臣。

吴王代表皇室,与李伯宗自小一起长大,在平乱之中更是身先士卒,是李伯宗最为信任之人。

内阁首辅宇文德荣乃两朝元老,朝中不少官员都受过他的教诲。

枢密院代表军方,掌管天下军务。

吏部尚书乃六部之首,有制衡内阁的实力。

都察院虽说地位不高,可主掌监察、弹劾,位轻而言重!

至于齐太后,因为李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幼,先皇特许其在一旁听政,却无参政之权。

这些都是李伯宗多番考虑之后才定下的结果。

每个朝代甚至是每个皇帝更替之时,便会有不少人得势,也有不少人失势。

身为大梁天子的李伯宗自然知道这一点。

除了齐太后之外,其余五方都能相互制衡,也避免了某个势力把持朝政,甚至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发生。

毕竟李彧年纪太小,在朝中也没有靠山,原先还有齐太后照看,可自从齐太后有孕之后,便处处将李彧视为眼中钉,李伯宗也不得不让赵公公多加照看!

因为他也知道,在这深宫之中,不少的宫女太监都是一些王公大臣的眼线。

纵然他是大梁皇帝,也无法将这么多宫女太监都杀了,因为他知道,就算如此,不出十日,新换来的宫女太监就会成为新的眼线!

因为这些人的家人都在宫外,在那些王公大臣的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将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传递给他们。

所幸赵公公极明事理,也多亏他这些年的照顾,李彧才能活到今天!

想到此处,赵公公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也罢,虽说你如今受了伤,不过以你的身手,若是有人闯入,你应该也来得及赶到前面客房。若是他们敢来,我必会留下他们1

陈安晏不知赵公公心中所想,连忙说道:“多谢大人1

赵公公走到门口,却又折返回来:“那枚玉佩,能否再给我一观?”

陈安晏无法,摘下之后双手奉上。

赵公公取过之后,来到门口,透着外面的光线又看了一会儿。

陈安晏也不知他在看些什么,赵公公将玉佩拿在手上,又用袖口仔细的擦了擦。

这才又递还给了陈安晏。

陈安晏再次收好,赵公公却好像要说些什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可他还是什么都没说,又看了陈安晏两眼,便转身离去了。

此刻已是傍晚,厨房给薛启堂备了饭菜,却是没有给陈安晏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