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青着脸,浑身湿漉漉地走了进来。
看到一向儒雅的苌弘竟然这幅样子,巩离也不由得哑然失笑:“苌弘大夫,为何如此?”
辛莫感到很不好意思,方才为了及时回来报信,把苌弘一个人放在了原野之中。
苌弘倒是没有生气,只是向巩离要了一件干净的衣服。
换上之后,重新拾起了儒雅的气质。
“只要没事就好,虽然惊险,但是也彻底解决了巩国的公族。巩君,你日后行事,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苌弘说道。
“大夫,方才辛莫建议我要唯才是举,即便是野人,也可得到重用,你觉得这样如何?”巩离问道。
苌弘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辛莫:“为何有这般想法?”
辛莫回答道:“如今王室官吏,都是世卿世禄。这些家族的子弟,良莠不齐,倘若都是苌弘大夫这般,那自然是宗周之幸,可是大部分人却都是巩由乐这般,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发动叛乱之人,灵王之后,王室一直动乱不断,也正是这个原因。”
“黄口小儿,你可知道你说的这些话,将给你带来多大的灾祸吗?!!”
苌弘突然厉声问道。
辛莫怔了一下,但是随即发现苌弘并非是在呵斥自己,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此时是春秋的中晚期,正是贵族政治的全盛时期。
各个国家都有强大的家族。
或者是君王的近亲公族,或者是世代为卿的卿族。
他们控制着一切资源,底层的国人和野人根本不可能掌控国家。
但是辛莫一句“唯才是举”,意味着给了下层的人,很多的机会。
更意味着,一大批贵族,或许要被这些人“淘汰”掉。
如果再想深一点,这还将动摇分封制的基础!
要知道分封制和严格的宗法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不靠血缘就能做官,那么这些家族也将慢慢分崩离析。
如今的这些家族,说是家族,其实和小国没有任何区别。
不依赖家族势力的官员,必定依赖提拔他们的君主。
这和世家大族天然对立,必将引起混乱。
苌弘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大夫,周初之时,诸侯国有七十一个,后来不断分封,诸侯国一度超过两百之数,先后更迭更是有五百之多!
“后来有些诸侯不断崛起,吞并周围诸侯国。齐桓公并三十五国;晋献公并十七国,降三十八国;楚庄王并二十六国;秦穆公灭二十国……
“如今的诸侯国,已经不足一百五十。”
“大夫可曾想过,这些被灭掉国家的公卿贵族,以及他们后代,都去了哪里呢?
“大部分都和我们辛氏一样,成为普通的士族。
“不过这些士族,要么饱读诗书,腹有经纬。要么身怀绝技,武力过人。要么头脑机警,能言善辩……他们的先祖,几乎都是熟悉六艺,做过各种官员的,后代也大多承袭了这些技能。
“甚至很多人家中,还留有先祖留下来的典籍。
“原本学在官府的局面,已经改变了。
“而今这些士人,要么做一名小吏,要么靠着技艺作为大族的家臣,如同我的一些同学一般。
“强国不断膨胀,这种落魄的大族子弟会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人招揽过来,才尽其用,何愁不能强大成周?”
辛莫讲出了自己的道理。
春秋后期,士人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庞大阶层。
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给后来百家争鸣打下了基础。
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完全变成了士人绽放光芒的时代。
若想在强如晋、齐、楚之中崛起,必然要比他们更好地利用这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