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月城停留两天后,李昌宪一行人坐火车回到了万陵县。
相对于新月城,李昌宪更喜欢万陵县城,这里不但是他的发家之地,还有太多熟悉的人和事情都在等着他。
最主要的是,万陵县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县城,道路宽敞,商业发达,百姓们安居乐业。
而建兴帝并没有跟着李昌宪去万陵县城,因为刚来时的那一声万陵县之王,直接让他惊醒了。
他不想寄人篱下,与其跟着李昌宪到万陵县城,还不如停留在新月城。
因为他知道,无论以后他去哪里,恐怕都是一个样,所以眼不见心不烦,到达新月城后,干脆直接不走了。
李昌宪并没有因为他不去万陵县城,而怠慢了建兴帝等人,先让他们住在城主府邸,然后又让人在新月城附近修建行宫,打算将这个行宫当作建兴帝以后的养老之地。
建兴帝很满意,他本来就有这个打算,不再想着和几个皇弟夺取政权,只想在这里养老,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
但是他身边的大臣们却不这么想,建兴帝在万陵县有行宫,还有万陵县的财政补贴他,而他们这些大臣们则没有人管了,在来到新月城后的第一天,他们不但要租房,还要亲自去打理所有的事情。
几天后,有的人终于撑不住了,开始逃离了建兴帝的视线。
一个人,两个人,直到最后大批的人都离开后,建兴帝才惊讶地发现,除了皇后和妃子们外,他身边的人只剩下茂正和另外一位大臣。
这位大臣是皇后的老丈人,其他人都可以走,但是他却不能走。
而茂正却是有苦说不出,兜来兜去,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甚至不如当初的岭南府城。
“茂爱卿,其他人都走了,你为什么不跟着走哪?”
茂正听后哑口无言,他也想走,但是他一时抹不开面子,还想再等等看。
谁知道他这一等,其他人都树倒猢狲散,而他等到的只是个寂寞。
“陛下,微臣实在是不想离开你呀!”
“茂爱卿,朕知道你忠心耿耿,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你再留在我这里,只能会浪费你的大好年华,你还是跟着李爱卿一起走吧。”
“朕不会怪你,也不会怨恨任何人,即使是李爱卿也是如此。都是朕的命不好,拖累了诸位大臣。”
“你过去告诉李昌宪,无论他以后造反还是打算割据一方,只要他善待朕和朕的家人们,朕都无条件地支持他。”
“啊,陛下,你也知道李昌宪想造反呀?”
建兴帝苦笑着说“朕又不是瞎子,这几天在新月城早已看透了,李昌宪一定会造反的。”
“不过,李昌宪把万陵县治理得这么好,比我的那几个皇弟强多了,所以把晋朝能交给他,让我看着也放心。”
其实在他心里,他更感激李昌宪没有杀他,当然也不可能杀他,毕竟他现在还有用。
或许以后有可能,但是当李昌宪夺取天下后,估计不会把他放眼里。
也就是说,已经不稀罕去杀他,还会继续供养他,把他当作李昌宪仁政天下的典范。
这比让他落在他几个弟弟手的里要好得多,起码他现在自由,愿意去那里就能去哪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去限制他,更没有人去陷害他。
当然这仅限于万陵县境内,其他的地方他根本去不了,而且他也不愿意去,毕竟万陵县这里安居乐业,没有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
如果去了其他地方,那就说不定了,生命安全不但得不到保证,而且还有可能被人押送到京城。
他在新月城生活的多好,穿着普通居民的衣服,在城内悠哉悠哉地转悠着,如果走累了,在茶馆喝喝茶,听听小曲,比他以前在皇宫内舒服多了。
没有人认识他,当然他也不认识他人,每天出去和人坐下来闲聊,最后也能混个脸熟。
这是他所向往的生活,而且他的皇后和妃子们也慢慢地适应了。
很快万陵县的政令下达到他这里,所有的适龄孩子都必须去学堂读书,直到长大成人后才允许毕业,而且还是强制性的。
女孩子也是如此,更让人惊讶的是,女孩子毕业后可以到官府上班,拿着和男人一样的工资,享受着和男人们一样的生活,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她们。
一时间,建兴帝所有的未成年孩子都去学堂了,就连跟着他们来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也是如此。
大批的人离开,让皇后和妃子们都坐不住了,她们在送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在学堂外面看到有招聘老师的通告,当她们试着去报名时,竟然被录取了。
她们也能当老师,也能有工作了,可以和其他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了。
顿时,她们很多人开始哭了。
一些大龄宫女和太监们很快有了小心思,万陵县禁止童工,而且所有受雇者必须和主人家签订雇佣合同,在雇佣期间,主人家不得随意打骂受雇者,否则会面临万陵县最严厉的惩罚。
当然受雇者不满意主人家,也可以申请离开,所以很快建兴帝的府邸里走了很多的宫女和太监。
剩下的一些人都是歪瓜裂枣,即使出去都不一定找到工作,所以他们不得不留下来陪着建兴帝一家人。
一些年轻的妃子们开始闹矛盾了,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新思潮,信仰女权主义,不愿意继续陪伴建兴帝这个半老头子,开始向往独立自由的生活。
建兴帝稍微不注意,一些年轻的妃子们都跑了,以至于最后都没有回来,身边只留下同龄相伴的皇后和几个年老珠黄的老妃子们。
最后,建兴帝也泄气了,走吧,都走吧!该走的和不该走的人都走吧,让他以后也落得一个清净。
相对于建兴帝一家人生活的越来越悲哀,而万陵县城的李府内,每天都是人来往,川流不息。
不但有来李府探望的熟人们,还有众多的小孩子们,而且大部分都是李向阳当年收留的孤儿,他们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那一对双胞胎姐妹,今年已经十二岁,长的亭亭玉立,现在把李向阳当成了他们的父亲,把李府当成了她们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