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先放一边(1 / 1)

晋血山河 鹰隼展翅 1507 字 2023-11-01

小麦返青时是需要及时灌溉的,不然的话就得枯死。不过灌溉过这一次之后它很长时间就不用再浇水了,下一次灌溉得等到灌浆期了,在此之前有点小雨就足够了。

种比较耐旱的作物就是省心。如果种的是水稻,那可没这么省心了,灌浆之前你敢隔个三五天不浇灌试试?

死给你看!

大批水车的加入使得对小麦返青极为关键的返青水得到了保障,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用不着为麦田灌溉而犯愁了。

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后,李睿开始忙别的事情。

他去年意外在一幢宅子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些草棉,大喜之下将棉花全摘了下来,剥除棉籽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最后做成了两件大衣和一张棉被,大衣送给了羊绣和北宫静,棉被贡献给了诸葛慧……本来那棉被他是准备自己用的,奈何诸葛慧看着北宫静穿上棉大衣时脸上那羡慕的表情实在太过明显了,再加上这位大小姐生来就怕冷,实在没辙,只能送给她了。

然后他再次度过了一个瑟瑟发抖的冬天。

被那寒风一个劲地往骨头缝里扎的滋味可不好受,李睿打定主意了,他一定要把棉花种出来,免得每年冬天都给冻个半死。那些棉籽他都小心的保存着,现在天气转暖了,他便让人整理了一块地,将这些种子播种下去,同时让人开垦出一些坡地,准备用来种棉花。

不仅如此,他还派出一小队人马,让他们以客商的身份取道四川,再经汉中进入陇西,前往西域购买棉花种子。现在整个关中打成一锅粥了,司马模投降后被杀,关陇地区的军民拥护年仅十三岁的秦王司马邺为主,向长安发动反攻,一举将匈奴人撵出了长安。但随后,那些功臣之间又爆发了内斗,本来就有限的实力在内耗中飞快的削弱,匈奴人趁机卷士重来……整个关中都成了修罗屠场,取道关中前往陇西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找李雄借道了。

此时,氐人雄主李雄已经将大半个四川都给拿下了,剩下一些不愿意屈服于他的势力也被他牢牢压制在边远角落,成不了什么气候,只等他逐一击破。李雄早已登基称帝,建立成汉政权,正以泰山压顶之势狂殴那些反对自己的残余势力,不过他倒是挺清醒,知道以目前氐人的实力,在四川这个鱼塘局玩玩还行,真要杀出四川逐鹿中原……可拉倒吧,诸葛武侯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想都不要想。所以打从南阳小朝廷成立后,他便多次递来橄榄枝,做低伏小,愿意以下臣之礼与南阳小朝廷建交,同时又与凉州张轨结交,借道给张骏,允许凉州的使者经四川前往南阳、江东。

司马诠登基时前往凉州册封张轨为柱国大将军的使团就是借道四川进入陇西的。

南阳小朝廷众臣对那帮氐人一直都没啥好脸色,认为正是他们掀开了五胡造反的序幕,恨不得把他们斩尽杀绝,南阳小朝廷成立后不止一位大臣强烈要求对四川用兵,灭了那个该死的成汉政权。他们的理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李雄胆敢称帝是对大晋的大不敬,必须将其干刀万剐,否则不足以维护大晋国统。对于这些嘴炮,不管是司马范还是李睿,都只当没听见。那帮蠢货压根就不知道四川有多难打进去,成汉肯定不能留着,发兵攻灭只是早晚的事情,但也得挑选合适的时机啊!他妈的,李雄现在年富力强,成汉的国力蒸蒸日上,这个时候发兵攻打四川,那他妈不是找死吗!?

司马范死后,李睿不顾朝中众臣反对,修国书同意与成汉建交,接受成汉的朝贡,并且允许成汉的商队进入荆州、江州销售、采买商品。这一番表态意味着南阳小朝廷承认了李雄的政权,李雄所控制的四川不再是大晋的一块疆士,而是一个被氐人统治的国家了。朝中众臣十分愤怒,认为李睿这是在丧权辱国,要求罢免他大司农之职!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朝中军事、财政大权尽数控制在李睿和北宫静手中,这两位才是南阳小朝廷真正当家话事的,要求朝廷罢免李睿?你确定不是在逗笑么?

李睿给司马诠解释:“打人之前得先把拳头缩回来。眼下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富饶的荆州、江州、湘州、交州控制在自己手中,把无数流民安置到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将这些地方的经济和农业发展起来,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之后挥师向北,先定豫州,再平青、兖二州,然后渡过黄河平定幽州、并州和关中,至于益州,可以放到最后。”

司马诠不解的问:“大司农,你不是说益州的成汉军事实力是最弱的吗?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到最后?”

李睿说:“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翻过大巴山和秦岭,逐鹿中原。这么一个弱小而可控的对手,自然应该放到最后再收拾。”

司马诠眼睛一亮:“大司农的意思是,应该集中全力先解决掉破坏能力最强的对手,那些破坏能力有限的可以先放一边,等腾出手来之后再慢慢收拾,对吧?”

李睿说:“对。想要结束这场大动乱,必须先拿下中原,只有拿下了中原,我们才能余力去对付西北和西南方向的敌人。”顿了顿,他笑了笑,说:“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成汉爆发内乱或者出了个孙皓那样的混帐,就要抓住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丫。敌国出了这样的主子,那是老天爷在追着你喂饭吃,不吃的话可就太亏了。”

眼下还远没到对四川用兵的时候,所以李睿努力推动南阳小朝廷与成汉建交,以确保自己在攻略南方的时候不会受到来自四川方向的威胁,同时维持一条可以沟通凉州、西域的通道。这条通道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西域有很多地方是他急需的。

比如说亚麻。

比如说名马品种。

比如说西瓜。

比如说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关于天文、水利、建筑、数学、几何等等领域的著作。

文明生命力在于交流,当交流停止之后,文明很快就会随之枯萎。世界那么大,外面有那么多好东西,他当然要想办法将它们一一弄回来,让华夏文明变得更加璀璨!要不是现在的航海技术实在不行,他都恨不得派人去探索美洲,把士豆、玉米、花生、番茄、辣椒等等这些作物通通弄回来了!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罢了,估计他派出的使团现在正在秦岭山区艰难地爬着,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陇西呢。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是老老实实利用好手上这数量有限的棉籽,将它们一粒粒的播种下去,并且小心呵护,别让它们被霜冻了,被冰雹砸了,毕竟种子数量有限,育出来的秧苗被毁了,那就完蛋了。

还好,老天爷挺给面子,育秧的时候没有给他来个气温断崖式下降,更没有给他来一场鸡蛋那么大的冰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播下去的种子长成了差不多有一尺高的苗子,绿油油的堪是喜人。他开心地指挥农夫将这些棉苗小心翼翼地移栽到早已整理完毕的棉田去,一口气种了两亩田呢。

老天还挺给面子,移栽下去后不久便下起了雨,雨量还不小,把士地给浇得透透的。萧焱甚是满意,很好,有这场雨打底,这些草棉肯定可以茁壮成长了。

搞定了棉花移栽事宜之后,他便离开了襄城,前往襄樊和江夏,监督那里的屯田兵种植水稻。

如果只是种植寻常的水稻,那自然用不着他来操这个心,但是这些屯田兵种的是占城稻,他就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了。

他来到襄樊的时候,育秧工作已经完成了,秧苗长得挺好,看样子是下足了底肥。来自交趾的种田小能手正操着生硬的官话,连说带比划的指挥农民拔秧、平整水田,准备移栽。而诸葛慧也站在田边,指挥人手将一种带轮子的、内部结构看上去有点着纺织机的机器组装、调试。

李睿走过去笑着问:“这玩意儿也做出来啦?”

诸葛慧说:“当然,又不是多难的东西……秧苗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的话就放上来,试试行不行!”

把上就有人将一把把秧苗放到了机器上,解开捆住秧苗的稻草。然后一个后生拉着那台机器,在水田里大步前行。随着他的走动,机器内部那类似主纺积机那样的结构快速运转起来,机器所到之处,一排排秧苗整整齐齐的出现在水田里……

这是畜力插秧机,当然,没有畜力或者觉得畜力不好控制,容易毁坏秧苗的话,人力也可以。整整一个冬天,诸葛慧都在忙着捣鼓这玩意儿,现在看来,她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