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2 / 2)

这也等于把大家平日里想象的历史画面,变为现实!

因此当这样的历史场景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带给观众们的视觉冲击,绝对是最直接也是最猛烈的!

这还没完。

台上光彩交织,变幻流转,又出现了一幕场景。

那位年轻的皇帝从大殿上退下来,回到平日里休息的寝宫之中。

这时贴身服侍的太监,替皇帝梳理头发的时候,看到皇帝的手中拿着一份奏折,便有些好奇地问道,“敢问陛下收到的是何奏折?”

年轻皇帝闭着眼睛,淡淡地回了一句,“大臣建议朕,减少宫中服侍人员。”

太监顿时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陛下,奴才斗胆说句话,哪个大臣的家里没有歌姬舞女呢?陛下的侍从也并不多,却有大臣建议削减一些,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年轻皇帝沉默不语。

太监心中有些着急,再次壮着胆子说道,“不知陛下是否准备采纳他们的建议?”

皇帝直言不讳,威严十足,“谏官提出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

这个太监服侍皇帝多年,自以为亲近,便故作不满地道,“如果陛下坚持采纳,请把奴才第一个削去。”

这位皇帝听后,当即召来主事太监,与其细细商议,最后选择了削减三十人出宫,领头的就是这位有恃无恐的贴身太监。

跟着皇后出现,有些疑惑道,“那位贴身太监已服侍陛下多年,还算诚恳,也不算是多余的人,为何要将他削减出宫呢?”

皇帝一字一句道,“言官乃是朝廷的耳目,他一太监,竟敢劝朕拒绝言官的谏言,朕又怎么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看到这一幕场景,全场所有人的心里都升起了一股敬意!

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位仁厚的皇帝,还是一位善于纳谏的明君。

到了这一刻,已经有观众猜出这位皇帝是谁了。

但他们都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安静地看了下去。

之后出现的场景,都是这位皇帝的生平所为。

比如有使者报告说,近年来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要求陛下派兵征战。

皇帝听后,摇了摇头道,“这是国王的罪过,如若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却要杀死无数百姓。”便置之不理。

诸如此类的场景,在舞台上一幕幕地闪过,也一次次触动了观众们的心灵。

甚至有的观众开始落泪了,希望这位皇帝能有个善终。

最后,来到这位皇帝临终前的场景。

他在病床前立下一道遗嘱,言明丧礼必须从简。

而当他驾崩的消息传出时,举国上下一片哀嚎、痛哭,全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甚至连路边的乞丐都一边焚烧纸钱,祭奠这位仁君,一边痛哭流涕。

这时整片天空忽然暗了下来。

原来是被焚烧纸钱的烟雾遮住了,明明还是白昼,却不见一丝的光亮。

随后这则消息传到辽国皇帝的耳朵里面,顿时让他大吃一惊,紧紧抓着宋朝使者的手,嚎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吾当为其立衣冠冢,以寄吾哀思!”

也就是这两句话一出,顿时震撼住了在座所有人的身心!

一个个的呼吸都仿佛停止了!

甚至有一些观众的身体都开始颤抖起来了!

那也是一种不受控制的颤抖!!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