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震动欧洲的危机最终带来的影响不光是仅限于欧洲,鲁尔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马上开始了与中国政府的交涉。
他们必须尽快的让中国放弃对苏俄的支持,因为法国必须要被他们惩戒,经济上的处罚肯定会让法国经济雪上加霜,如此一来波兰得到的支持就更有限了。
这时候苏俄很可能彻底打垮波兰最起码也是让波兰屈服,放弃对他们的敌对政策,这不是英国乐意看到的。
此外英国也需要中国在鲁尔危机中和他们站在一起谴责法国,给法国更大的国际压力。
为此,在鲁尔危机爆发后的那几个月,英国外交部异常繁忙,所有人的假期几乎都被取消了,他们忙着与美国协调对抗法国,与发箍哦征服进行接触企图让他们放弃物理手段收债,
在中国的大使馆忙着与中国政府谈判,然后试探英国商品重新进入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大市场的可能,并将此作为英国脱离经济泥潭的关键步骤。
对于英国政府来说麻烦的是,他们在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中必须降低使用国际压力的频率,并拿出一些诚意来,欧洲的混乱还是给中国人抓住了机会。
英国对中国做出的承诺是不干涉中国在其中亚势力范围之内的任何行动,而中国需要做的则是立即中断对苏俄的一切商贸往来,直到苏俄恢复地区和平,
此外双方在印度洋和南洋的对峙姿态需要改变,除了设立红色专线,双方定期互派军事观察团参观这些老建议外,英国终于有诚意和中国就印度洋安全提出交涉。
英国人可以将竞技神号调走,重新安排在印度半岛的西面,但是中国也必须确保郑和港内没有包括航母在内的主力舰以及航空巡洋舰。
这些东西让英国的安全受到了挑战,作为交换,英国撤走新加坡的部分军舰,主力舰方面只保留一艘战列舰。
新加坡的英国空军和苏门答腊以及邦加岛的中国空军部队出发前向对方通报情况,具体到飞机机型以及数量。
而苏门答腊岛的中用飞机也不进入孟加拉湾等地,英国空军军用飞机也不进入苏门答腊岛3海里范围内,
经过数月的谈判,英国和中国终于就这些问题达成了一致,双方还就印度洋上的海上搜救,灾害预警签署了一系列条约,这等于是巩固了之前中英之间的君子协定,保证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中英双方达成一致之后,中国政府也马上按照约定向驻苏俄外交公使发电,斡旋苏俄与波兰的冲突,并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以及商贸来威胁。
英国也买上对波兰进行“劝说”要他们接受苏俄提出的部分要求尽快停战。
而除了与英国接触外,德国也在鲁尔危机结束后与中国进行了接触,法国终究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而在且对抗结束后法军也没有立刻撤离鲁尔地区。
这一次法国的行动给了德国政府很大的刺激,他们向中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那就是允许德国海军官兵以教官,学院甚至雇佣兵的身份在中国海军的巡洋舰队中服役。
除了这个要求外,他们还要与中国签订秘密的订单,订购一艘航空巡洋舰,这艘航空巡洋舰在完工后暂时在中国海军中服役,然后在合适的时候交给德国政府。
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计划,中国中枢并没有立即同意,中国海军也劝说德国政府将这个计划推迟到1930年,
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将会有更多更好的航空巡洋舰,能够出售给德国性能优良的成熟产品。
不过对于德国海军官兵进入中国海军中服役的请求,中国中枢倒是没有拒绝,不过为了避免引起英美法等国的注意,他们中一些人被安排去了朝鲜等中国盟国。
在中国的一些德国海军官兵还加入了中国籍,这是必要的伪装,因为在明面上这些人是被德国政府裁撤的官兵,他们需要薪水养家糊口,
而一直大量招募德事人员“提高”本队水平的中国提供一张国籍显然是一种支付报酬的方式,当然这也是与德国政府的约定,等到德国政府需要的时候他们会立刻恢复德国籍,回到德国。
德国政府准备着复仇,而那些德国的爱国者也在处心积虑想要利用这场危机,在战后德国面临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的过程中滋生和繁衍起来的的工人党,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希特勒利用《凡尔赛条约》大作文章,认为德国的灾难来源于《凡尔赛条约》,号召德国人民起来撕毁《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挽救民族的危亡。
现在工人党已经发展到三万余人,成为德国一支新起的引人瞩目的政治力量,希特勒利用鲁尔危机成功的激起了德国人民对政府的愤怒情绪和爱国热情。
希特勒也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已到,他联合德军前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利用暴力推翻魏玛共和国。
在面对他的老朋友吴先生以及其他忠实信徒时,希特勒很是激动的说道“命运在关键时刻派遣我来担当绝望的德国人民的救星,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希特勒的忠实信徒们也在大声的表示祝贺,吴先生感觉他们仿佛是在庆祝救世主的降临,当然他自己也表现的很是激动。
而希特勒显然也将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他时常宣称拯救德国是他的“天命”这个词也是他最早学会的一个汉语词汇,他认为这个词非常适合他这种扛起拯救国家重任的人,甚至这个词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不过还有不少人对他这种自夸的行为嗤之以鼻,显然是不相信他所谓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