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5年8月上旬,京城
张国维见到周铉时,有些欣喜。因为他听说过这一年多来,周铉带给朝廷和大明的惊喜。
他早就想与周铉好好交流一番,可是碍于面子,他没有主动上门。周铉成婚那天,他也是因为周奎发了请帖,所以主动参加了。
双方一阵寒暄后,周铉将上次从建虏那边缴获的野山参、皮货送给了张国维作为礼物,还简单聊了聊建虏腹地的情况,张国维大感惊奇。
21世纪的明朝历史知识告诉周铉,张国维原本在治水和河道疏通方面很有水平,也做了不少好事,所以陈新甲下大牢后,他便被提拔上来。
可在战事方面,他的确经验有限。清兵入关后,他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随后,周铉提到30万石粮草的问题,他希望由兵部出面,向户部要这批粮草;然后,“京东方”商号去户部管辖的京城粮库去运输粮食。
张国维当然答应了周铉请求,并承诺明天去办理此事。
鉴于兵部很多官员都听说过周铉的一些“神话”,张国维也想了解一下周铉对建虏和流寇的看法。
于是,他问道:“周国舅,这次驰援开封能否狠狠痛击流寇,甚至灭掉流寇?”
“本兵大人,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流寇认为与官兵打仗没有希望,为什么要攻打开封呢?”
“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下认为:首先,官兵缺乏一个统一集中的指挥;其次,官兵的作战能力较弱,很容易溃逃;最后,流寇也应该有大量的骑兵,他们要逃还是很容易。”
“为什么以前的流寇一击即溃呢?”
“本兵大人,流寇也会成长!而且,流寇由分散变得越来越集中,这样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变强。”
“周国舅为何知道他们集中到一块?”
“这个容易判断,十年前,流寇可是有几十支队伍;然而,现在只有几支,连献贼也被闯贼合并了,这样当然战斗力就变强了。”
“可崇祯13年,流寇还在四处逃窜;这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如何能发展这么快?”
“本兵大人应该知道,这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流寇可是拿下了湖广和河南除开封及以北的所有城池。这对流寇来说,也是一种战斗力增强的训练。”
“周国舅如此一说,让老夫很是担心啊!那你建议由谁负责这次指挥呢?”
“本兵大人,恕在下直言,目前情况下,谁当统帅都可能都很难取得胜利;如果孙传庭大人统帅,最多也只可能不败。当然,流寇要拿下开封,也非易事。”
“看来,周国舅对官军很不看好。为何如此?”
“本兵大人,这十几万官军,却有七八个总兵,如果每个总兵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仗很容易出现崩盘;同时,官兵的战斗力太差劲。连正常的饷银与粮草供应、日常训练都难以做到,如何保障他们有战斗力?”
听周铉这么一分析,张国维认为很有道理。其实仔细想一想,就算从没有上过战场,也容易得出不看好的结论。
但他心中还是有疑团,并继续问道:“为何上次在朝堂之上,周国舅不提出如此看法?”
周铉苦笑着道:“本兵大人,在下提出来有用吗?这么多总兵,还有朝廷如此缺银两,官军如此缺饷银和粮草,这些一提出,肯定会遭人反对,甚至弹劾。”
张国维坐在一边,面色黯然。
周铉继续道:“如果不改变税制,这以后能够收的银两很难增加。与此同时,建虏和流寇越来越难打,张老先生难道就看着这一切发生吗?”
张国维答道:“周国舅,老夫乃六部尚书,连内阁都算不上。朝堂上的事情,老夫真的管不了。”
周铉又提到辽东、蓟州、宣府防守建虏的问题。
他特别提出,宁远有6万余兵力,作为一座孤城,自身缺乏粮草供应,何不干脆退到山海关,增强山海关的防守。如此,多余的兵力还可以增援蓟州、宣府,甚至参与围剿流寇。
可张国维首先本身反对将大明的土地白白送给建虏;另外,他认为此方法,无论是百官还是皇上,都不会同意。
周铉提出了两个假设:其一,如果建虏断了宁远城的供应路线,该如何办?其二、蓟州、宣府,甚至大同,如果因为兵力不够,被建虏再次强行破关,又该如何?
张国维摸着胡子,不能回答这些。
周铉最后说道:“张老先生,以后兵部有困难,在下尽可能帮老先生一二;但如果在下被其他官员误解,也请张老先生说一两句公道话。”
张国维点头,并连忙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