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6年9月,京城
周铉与成国公、定西候等1帮勋贵再次见面,安慰他们,并暗示众人:9月底,建虏就可能撤军。
成国公等听到消息,心情宽松了不少。
但紧接着,成国公问,这建虏撤离后,京城该怎么办?北方该怎么办?大明该怎么办?
周铉提出:关键点是皇上和朝廷。如果继续目前的局面,北方将凶多吉少。
1侯爵直接说:“周公子,只要不让局面太难堪,我就站在你这1边。为了大明,为了天下太平,我愿意冒险。”
成国公这次没有阻止这名侯爵。
周铉的两位岳丈永康侯徐锡登,怀宁侯孙维藩脸色很好,未说话,表情也未变化。
周铉丢下1句话:以后大家多配合。只要团结1致,总能渡过难关。
定西候那边,周铉也是要求大家齐心协力。
9月上旬,朝廷得到最新几条消息:洪承畴聚拢了白广恩、唐通、曹变蛟部,目前1共不到3万余人马,守护在宣府。
孙传庭部不到7万人,仍旧被建虏的骑兵看护着。建虏骑兵因为担心损失过大,不愿意进攻;孙传庭部只能守护在峡谷里。
“灭蒙古鞑子骑兵队”退回到了涿州。
山东兖州府、济南府、东昌府、登州府、莱州府等再次被建虏抢劫1番,并杀死了很多人。
周铉不知道由卢家良和王军率领的8000山东骑兵在哪里,他认为此时出击打建虏不好,不打也不好。
接下来的好几天,建虏又开始攻城了,朝廷官员对此已经有些麻木了。
9月中旬末,建虏那边再次派人向京城递交了撤军要求。此次撤军只要求100万两银子。
崇祯皇帝和1些大臣有些心动。
但国库和内库的确没有了银两;其次,公开场合,没有官员敢支持这么做,所以此事不了了之。
9月下旬,好消息终于来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建虏开始撤军了。
他们撤军的方向是蓟州。推测下来,此次撤军应该是经过蓟镇喜峰口回盛京。
根据锦衣卫送回来的消息,1路上建虏仍旧是烧杀抢掠,并运送抢劫而来的物资。
听到消息后,崇祯皇帝和朝廷官员终于再次高兴起来。
但高兴之后,1大堆事情让人焦头烂额。
孙传庭部、洪承畴部、“灭蒙古鞑子骑兵队”、辽东、左良玉部、方国安部都索要军饷,这需要达300多万两银子;
京城、蓟辽防线需要、宣府镇、大同镇等需要维修,否则建虏和蒙古鞑子会轻易再次入关;
河北、北直隶、山东都需要赈灾;
流寇占据了河南、湖广、陕西,如何对付他们;
还有,对大同总兵姜瓖、白广恩、唐通和蓟州总兵、宣府副将,该如何处置;对“灭蒙古鞑子骑兵队”该如何处置;
这些如果处置不当,会引起官军哗变。
朝廷上,众官员吵吵闹闹,都拿不出注意。
最后,官员们先处理最好处理的事情:对大同总兵姜瓖、白广恩、唐通和蓟州总兵、宣府副将被贬官,但戴罪立功。
对“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众官员仍旧要求拆分。朝廷发出诏令,要求10000骑调派到蓟州、宣府防线;3000骑留守与孙传庭部1起。
但该诏令暂时没有人接,因为找不到“灭蒙古鞑子骑兵队”具体位置。
对于洪承畴,众官员认为不好处理。
如果将其下大牢,那么又找不到合适的官员接任其职位;如果不下大牢,又难以服众。
经过多次讨论后,崇祯皇帝决定由内阁成员吴甡代任,但吴甡以对蓟辽防线不熟悉,担心会造成建虏再次入关事件,请求暂时任职。
洪承畴则被调回兵部待职。
讨论了这些官员后,1都察院官员突然提出,应该惩罚周铉。
原因有2:其1,“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不受朝廷约束和管辖;其2,左良玉部、方国安部果然发生在江南纵然官兵抢劫百姓,并杀死地方官员,而当初周铉信誓旦旦要歼灭这样的官军。
这些都有“欺君罔上”行为。
又1都察院官员则建言,让周铉戴罪立功,负责从大同、宣府到蓟州的防线。
这1建言可谓石破天惊!
从朝廷官员来看,绝对是件好事情。因为将大同、宣府到蓟州这个烂摊子摔出去了。
每次建虏就是从这3镇入关。只要兜住了这3镇防线,就不用担心建虏和蒙古鞑子了。
此时,兵部1郎中又建言,流寇大军已经占据了陕西,说不定会从山西发动进攻,需要派精兵强将守山西。
此言1出,更是让朝廷官员火烧眉头。
关键时刻,礼部郎中吴昌时认为山西位置非常重要,周铉有操纵“灭蒙古鞑子骑兵队”嫌疑,更有拥兵自重嫌疑,不能让他负责山西、大同、宣府和蓟州这些地方。
崇祯皇帝短期难以做出决定,留待再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