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用刀请人(1 / 1)

(),

“我们调查过了,虽然不知道那掌心雷是咋做的,但是绝对不像常渊说的那样稀缺!”

“这掌心雷简直就是攻城利器,只要用到掌心雷,攻克城池那就是无往不胜。”

“只是这常渊实在太不识抬举,我们都亲自去与他交流,还答应捐赠万担粮食,他居然还是拒绝了。”

“可若掌心雷在此人手里的话,他夺取天下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咱们就算是与他人合作怕也没用。”

“哼,哪有什么迟早的事?这掌心雷虽然厉害,但也不是没有弱点,从之前的战场分析,掌心雷怕水,若是他们使用掌心雷时,咱们只需要一瓢水便可以轻易解决。”

“说的倒是轻巧,怕是实施起来不会容易。”

“但不管怎么说这掌心雷厉害归厉害,但也不是没有弱点,既然常渊不识抬举,拒绝了我们,那我们也不用吊死在此人身上,我们几家合力,要粮食给粮食,要银子给银子,我就不信了,刘建兴还能打不过常渊?”

白莲教名声太烂,这些世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与对方合作,南陈的三个皇子一个个看着也不堪其用。

城内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百姓纷纷出逃,眼看着还能有些能力的,也就是刘建兴,刘建兴曾经在朝为官,与这些氏族的族人都打过交道。

“咱们一去,刘建兴就热情招待比常渊识趣多了。”

“刘建兴此人以前虽然名声不显,但看他果断起兵造反的行动,怕是心有沟壑,是个心机深沉的人,咱们跟他合作恐怕会得不偿失,不得不提防。”

几个世家的人互通姻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摩擦虽有,但遇到大事也会不计前嫌的暂时合作。

从泰西县愤然离开后,几人便直接东去,转道去了刘建兴那处,受到刘建兴的热情招待。

在常渊那边遭到冷遇,而刘建兴却对他们礼遇有加,好多人家的心不知不觉的变偏向了刘建兴。

“无妨,只要粮食捏在咱们手里,就算刘建兴想做什么也有心无力,现在他已经答应了我们称王,到时候我们几家的读书人便可以分别管理他的各处地盘,若是他有什么动向瞒不过我们。”

在常渊那边,他们是想通过科举取士,进入常渊的管理层,而刘建兴这边他们一提出想要拥立对方称王,可以提供粮食输送人才后,刘建兴便立即答应,甚至筛选出各个地方需要的官员名单给他们,让他们自己举荐人才。

如此贴心的行为,再对比常渊,天平一下就倒了。

……

做好了人才培养计划后,宁长荣便开始四处搜寻合适的学员。

优先从他们自己人里面选,送到宁清西那培养的孩子好多都被选上,但有一些孩子崇拜自己父亲,想到处行兵打仗,不愿意以后做文官,宁长荣也没有强硬要求。

他选来的这些孩子有文官士兵的孩子,有孤儿,也有天分,较好的农家子,甚至也有他自己的同乡。

宁大牛的儿子宁大光也被选中了。

但宁大光完是靠自己的本事,宁长荣没有放一点水。

之所以要精心挑选,是因为这批人他们会采用免费教育,不收任何费用,若是学得好的话还有银子奖励。

初步定了2+1+2的计划,头两年用来学识字算数,第三年第四年用来学习政务处理,后面一年就是他们实习的时间,一边学习,一边跟着当地的官员处理政务。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忠于他们自己的人。

长此以往,人才便会源源不断的涌现。

相比较那些思维已经固定了老兵,这群孩子显然有很大的潜能可以挖掘。

学生需要老师,宁长荣自己也有不少事要处理,不可能亲自从头到尾的培养着他们,只能是抽空去看看,所以他们需要寻找合适的老师。

不过这事儿也不用宁长荣操心,他只要把事情报上去之后自有人去处理。

于是宁长荣先前提出的用银子邀请,若是银子不管用,就使出刀剑邀请的法子开始启动了。

……

“大哥,已经检查过了,他家没人,跟河运上的人也沟通好了,只要咱们把人带上,就可以顺着船回去。”

“行动。”

带头的人一声令下,随后这群人便翻墙而入,冲进一户人家。

董仲仁睡得好好的,突然被架在脖子上的东西惊醒。

脖子上是在月色下反光的刀,看清楚眼前的局势后,他不慌不忙道,

“你们是何人?为何擅闯老夫宅院?”

“你就是国子监祭酒董仲仁?”

上头让他们请那些会读书的人回去,这些人一想,谁有教读书人的官厉害?

国子监祭酒教出来的那些读书人,一个个都是当大官的,所以他们决定直接请最厉害的。

“老夫是董仲仁没错,但如今已经不是国子监祭酒。”

黑衣人皱了皱眉头,“什么意思?”

董仲仁点了点头,实在不懂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人,大晚上闯入他的宅院。

“几个月前老夫已经被新皇罢免。”

就因为他当场说了一句百姓困苦,不宜征兵。

“行行行,既然你当过国子监祭酒就好,我们今天来也是想请你去教人读书教人做官的,你愿不愿意跟我们走?”

纵然是董仲仁心性沉稳,也被这五大三粗的黑衣人搞得嘴角抽搐。

请人是这么请的吗?大晚上闯入别人的宅院,用刀剑来请?

想到家中老小,董仲仁耐住心思,“你们请人,却连自己是谁都没有告知,让老夫如何答应?”

黑衣人挠了挠头看着左右,“我没说吗?”

左右两人摇了摇,“大哥,好像是没说。”

黑衣人不好意思的对董仲仁道,“可能是忘了吧,那我现在跟你说吧,我们东家是北边的大户人家,想请人教孩子们读书。”

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否则哪有用刀剑请人?而且北边,那不是贼寇之地?

只听黑衣人又道:“你放心,我们东家很大方,只要你愿意跟我们去教书的话,每月可以给你五十两银子。”

呵,五十两那可真不少啊,以他如今的俸禄,换算成每月也就只有三十几两而已,不过如今他已经被罢免了,自然也没俸禄了。

看着董仲仁沉默不语,黑衣人还以为他不愿意,急忙道:“一百两!这是最高价了,一个月一百两银子,提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这是银子的问题?董仲仁实在不明白面前这黑衣人是真傻还是装憨。

(本章完)